(人教版)杭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杭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杭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谚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结冰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量B“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雪水化成河是液化现象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用地膜覆盖农田3夏天妈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冒着“白气”,放在空气中解冻一会儿,塑料包装表面出现密密的小水珠,等到牛排变软之后,妈妈就知道牛排解冻好了。上面描述的三个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BCD4如图是海
2、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 AB段是气态C海波在 BC段需吸热,温度升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4min5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6从冰箱冷冻室拿出一块冻肉,表面还没有结霜,过一会看到其表面有一层霜,这层霜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C冰箱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7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寒冷的北方
3、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D冻肉上的水凝固而成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A洒在地面上的水干了C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高于标准大气压B100的水蒸气和 100的水温度一样,如果烫伤到人以后,烫伤效果也一定相同C实验中会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在上
4、升过程中越来越小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10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在做海波熔化实验时,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A海波是晶体B海波没有固定的熔点C海波熔化过程经历了9分钟D第 9 分钟时海波处于固态11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图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ABCD12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
5、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3小红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_(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2)小红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 图线,由 a 图线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3)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_(选填“b”“c”或“d”)。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塑料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原理来测量温度的;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
6、柱处的刻度应标_;再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此时液柱向左移动,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室内温度_(选填“高于”或“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我们应该选容积更_(选填“大”或“小”)的塑料瓶。15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并放入冰箱,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_,从而使西瓜保鲜时间更长。从冰箱里拿出西瓜时,发现保鲜膜上有水珠,水珠是水蒸气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根本区别。液体沸腾时,必须要达到沸点,并在沸腾过程中不断_热。“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并没有停止_,只是暂时止住沸腾;“釜底抽薪”是指从
7、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材,停止加热,是_止住沸腾。17浓度为 75%的酒精有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当使用酒精湿巾擦手时,会感到手的皮肤变凉,是因为酒精在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_。18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强冷才能发生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凝结成小冰晶,雪熔化时会_(填“吸收”或“放出”)空气中的热量,所以才会有俗语“霜前冷,雪后寒”。19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试管内液体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乙试管内液体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20通过观察图所示的“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的场景,结合日常生活的
8、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_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其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_。(选填序号)A B CD三、解答题三、解答题21炎热的夏天,小李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放置一会儿后,发现啤酒瓶的外壁会“冒汗”,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帮他解释一下原因22去年寒假期间,小聪到太原五龙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人工造雪”的成因23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与水的质量都保持相对稳定,试证明这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C。24炎热的夏天,为什么人站在树荫下
9、比站在遮阳伞下更凉快?25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现象,仿佛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这是为什么?2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小丽拿了两瓶饮料,一瓶热的,一瓶凉的,当她打开汽水瓶时,随着“嘭”一声响,往往可以看到瓶口处冒“白气”,为什么?答:这是因为突然打开瓶盖时,瓶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对外_,内能_,温度_,瓶口附近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大量的小水珠,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2)夏天烈日下,小明同学光着脚在海边玩,踩在沙滩上感到烫脚,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_,在同样受热时,吸收的热量_,因此在相同情况下,沙子的_比海水的大(3)对 100g 的水加热,水的沸腾图象如图,请你计算从开始
10、计时到加热3min 内吸收的热量_(请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C解析:CA结冰是由液态凝固成固态,需要放出大量热量,故A 错误;B露的形成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 错误;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故C 正确;D雪水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D 错误。故选 C。2A解析:A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把湿手伸到干手器的下方吹,能加快空气的流速,能加快蒸发;给盛有酒精瓶子加盖、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用地膜覆盖农田,会减小液体的表面积,蒸发会减慢;故A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 A。3A解析:
11、A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冒着“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塑料包装表面出现密密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在包装表面;牛排变软是由固态熔化造成的;故物态变化相同。故选 A。4D解析:D【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把整个图像分成3段,首先是固体吸热升温;然后一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可以看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熔点及熔化所用的时间;最后是晶体完全熔化完后继续吸热升温的过程A由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是晶体,故A错误;B据熔化图像可知,海波在AB段是固态,故 B错误;C据熔化图像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故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故
12、C错误;D据图像可知,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4min,故 D正确。故选 D。5C解析:CA蒸发和沸腾属于两种不同的汽化现象,故A 错误;B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则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故B 错误;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 正确;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之一是液体的温度,而且沸腾过程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C。6A解析:A从冰箱冷冻室拿出一块冻肉,表面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到低温的冷冻肉会直接凝华形成一些白色的小颗粒附在上面,即我们看到的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 A。7A解析:A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态变化 人教版 杭州市 初中 物理 年级 上册 第三 物态 变化 测试 包含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