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2022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训练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 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15 15 分)分)一、单选题(一、单选题(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2、分,共计分,共计 1515 分)分)1、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1kg 的水和 1kg 的冰的密度相同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2、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密度较大B甲的密度为 0.5g/cm3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2:1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3、如图,甲、乙、丙为底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容器,其内分别装有质
3、量相等的汽油、酒精和水,则装水、酒精和汽油的容器依次为(已知水酒精汽油)()A甲、乙、丙C丙、甲、乙B丙、乙、甲D甲、丙、乙4、“嫦娥五号”从月球取回质量为1731g 的月壤,其密度与干燥的细沙接近,则月壤的体积最接近()A109 cm3B106 cm3C103 cm3D1cm3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温度升高,则质量变大B根据m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V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通常与质量和体积无关D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第卷(非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
4、 85 85 分)分)二、填空题(二、填空题(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计分,共计 2020 分)分)1、爷爷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爷爷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 20mg/kg”。爷爷的体重是60kg。每粒药的规格是 0.2g,则爷爷一日应服药_mg,一日服药三次,每次服用_粒。2、对物质属性的研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带来了重要影响。物质的属性有许多种,如弹性、导电性、熔点、凝固点、沸点、密度等。请参照示例,通过比较两种物质某一属性的差异,举出一个对应的应用实例。【示例】属性比较:煤油的凝固点比水的低。应用实例:通常用煤油
5、作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属性比较:_应用实例:_3、写出下图天平左盘里烧杯和水的总质量_g。4、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_热量,从而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飘落大地。人工滑雪场的雪全部由人工制造(如图)。记者从造雪机销售厂家了解到,1 t 水可以造 2m3的雪,由此可知,人工造出的“雪”的密度约为_kg/m3。5、玻璃瓶装饮料上印有禁止 0以下冷冻的说明,这是因为液态饮料冷冻成固态饮料后,质量_,密度_,体积_,会把玻璃瓶撑裂而存在安全隐患。(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计算题(三、计算题(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7 7 分,共计分,共
6、计 3535 分)分)1、水平桌面上有一重力为 15N、底面积为 150cm2圆柱形壁容器。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将外底面积为 50cm2、高为 6cm 的柱形厚壁厚底杯装满水后(杯材料质地均匀),竖直放入水中,静止后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3cm,如图甲所示;再将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内,把空杯子竖直正立放入水中,待杯子自由静止后,杯底与容器底刚好接触,且杯子对容器底的压力为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5cm。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水=1103kg/m3。求:(1)空杯子的质量;(2)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3)该杯子材料的密度。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 12cm 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
7、一个体积为100cm 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是多少?(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 766g,则小球的密度为多少?3、如图所示,A、B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相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容3333器的底面积为30cm2,A 容器内水的深度为 20cm。(已知:酒精 0.810 kg/m,铁 7.910 kg/m,铝 2.7103kg/m3)(1)
8、求 A 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2)求 B 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3)将质量为1580g的空心铁球浸没在水中,质量为 270g 的实心铝球浸没在酒精中,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4、为节能减排,建筑上常在非承重部位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某块空心砖的质量为7.2kg,规格为30cm20cm10cm,如图所示,它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求:(1)该空心砖空心部分的体积;(2)制作该砖块的材料的密度;(3)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的质量。5、运油罐容积为 30m3,罐中装满某种油,从罐中取出12.3g 这种油,测得体积为 15cm3。问:
9、(1)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2)车上共装多少吨油?四、实验探究(四、实验探究(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计分,共计 3030 分)分)1、小陆同学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他准备了量筒(图A)和天平。(1)将天平放在_桌面上,先把_移至标尺左端 0 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直至天平横梁平衡;(2)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为 30g,接着他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 B 所示右盘中为 50g、10g 砝码各一个,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_g。然后他打算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
10、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到了第二天才能看清楚液面,如图A 中,读数时视线应该沿着_(选填“甲”、“乙”或“丙”),读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是 29mL,小陆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了,不利于快速实验,于是他找到了最大量程是 5mL 针筒(图 C),用针筒抽取体积是V1为 5mL 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7.5g;则酸奶的密度为_kg/m3;(3)同组的小昊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5ml 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空隙”里面也充满了酸奶,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值比实际值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小池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淘到一小块“陨石”但真伪难
11、以辨别。阅读资料后得知陨石密度一般大于 3g/cm3,于是小池对这块“陨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来初步鉴别真伪。测量过程如下:(1)他把天平放在 _桌面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零位,调节 _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陨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操作是首先 _、然后 _,直至横梁恢复平衡;(以上两空选填字母)A调节平衡螺母B拨动游码C取下最小砝码(2)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则“陨石”的质量m0为 _g;(3)将“陨石”(陨石不吸水)缓慢放入盛有20mL 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则石的体积为 _cm3。小池测出“陨石”的
12、密度陨石=_kg/m3;(4)若实验过程中,小池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经过思考,他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陨石”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如图丁 A 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陨石”的密度为陨石=_(用字母m0、m1、m2、水表示)。3、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红进行了如下操作:(1)如图甲是小红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错误之处是:_;(2)改正错误后,小红进行了多次
13、实验,图乙、丙为某次实验的部分情景,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按测量操作的完整步骤将表格补充完整。_的总质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盐水的密度/(g cm-3m1/g62.4m2/g40.0V/cm320.0)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水和冰的密度一般不同,水的密度为1.0g/cm3,冰的密度一般为 0.9g/cm3,故 A 错误;B利用密度可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一些物质密度相同的,例如:冰和蜡的密度都为 0.9g/cm3,故 B 错误;C在体积不变时,为了减轻质量,误;D发生火灾时,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变小,会大量聚集在房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沪粤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五 我们 周围 物质 综合 训练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