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pdf
《局部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复习题及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局部解剖学复习题答案局部解剖学复习题答案1.翼点: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颞.碟四骨在此相接,多呈“H”行的缝。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2.海绵窦: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颧骨岩部的尖端。3.3.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位于额顶枕区中部,坚韧致密,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该肌的枕腹,两侧至颞区逐渐变薄,与颞浅筋膜相续。4.颈动脉鞘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5.气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
2、、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等。小儿还有胸腺上部、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6.颈动脉三角颈动脉三角:有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封套筋膜,深面有椎前筋膜,内侧是咽侧壁及其筋膜。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深淋巴结等。7.下颌下三角下颌下三角:有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线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封套筋膜。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其内容物有下颌下腺、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和下颌下神经节通过。8.腮腺鞘腮腺鞘:由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的腮腺
3、咬肌筋膜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9.甲状腺囊甲状腺囊:有两层,外侧是由颈深筋膜中层脏部包裹甲状腺而形成的假被囊,又称甲状腺鞘;内层是由腺体周围结缔组织增厚而形成的真被囊,又称甲状腺纤维囊。真、假被囊之间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其间含有甲状旁腺和血管等。10.剑肋角剑肋角:是剑突与肋弓形成的夹角,左侧剑肋角是心包穿刺常用的进针部位。11.动脉导管三角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内有动脉导管(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12.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段:即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呈锥形,尖向肺门,底向肺表
4、面。肺段内有肺段支气管及肺段动脉伴行。13.13.腰肋三角:腰肋三角:位于胸骨部和肋部之间,有腹壁上血管以及来自腹壁和肝上的淋巴结通过。14.胸肋三角胸肋三角:位于腰部和肋部之间,底为第 12 肋。其前方与肾相邻,后方有肋膈隐窝,故肾手术时应该特别注意,以免撕破壁胸膜而引起气胸。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是膈疝的好发部位。15.胸膜隐窝胸膜隐窝:在某些部位,壁胸膜相互反折形成的胸膜腔隐窝,即使深吸气肺也不能深入其间。16.心包裸区心包裸区: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只剩下一小部分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 45 肋软骨相邻,此区称心包裸区。17.食管后间隙食管后间隙:位于食管与脊柱胸段之间的疏
5、松结缔组织,内有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和胸导管等。食管后间隙向上与咽后间隙相通,向下通过膈的潜在性裂隙与腹膜后隙相通。18.腹股沟管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约1.5cm 处由肌和筋膜形成的潜在性裂隙,长约45cm,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19.腹股沟三角(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Hesselbach 三角)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三角内无腹肌,腹横筋膜又较薄弱,加之腹股沟管浅环也位于此区,因此是腹前外侧壁的又一薄弱部位。20.胆囊三角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线区域称胆囊三角(Calot 三角),三角内常有
6、胆囊动脉通过,因此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21.腔隙韧带腔隙韧带:腹股沟韧带内侧端一小部分腱膜由耻骨结节向下后外侧转折并附于耻骨梳,其转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折处形成腔隙韧带(陷窝韧带),附着于耻骨梳的部分构成耻骨梳韧带(Cooper 韧带)。耻骨梳韧带耻骨梳韧带:见上。腹直肌鞘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的纤维组织,由 3 块扁肌的腱膜组成。前层有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腹膜下筋膜:即腹膜外组织,又称腹膜外脂肪,位于腹横筋膜
7、与腹壁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向后与腹膜后隙的疏松结缔组织相续。腹膜后隙腹膜后隙:位于腹后壁,介于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吃间隙上至膈,经腰肋三角与后纵膈想通;向下在骶岬平面与盆腔腹膜后隙相延续;两侧向前连于腹前外侧壁的腹膜外组织。因此,腹膜后隙的感染可向上、下扩散。胃床胃床: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肾角肾角(脊肋角)(脊肋角):在腹前壁位于第 9 肋前端;在腹后壁位于第 12 肋下缘与竖脊肌外援的交角处,此角称脊肋角或肾角。盆膈盆膈:又称盆底,它由肛提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的筋膜构成。直肠后隙直肠后隙:又称骶前间隙,前界为直肠筋膜鞘,后界为骶
8、前筋膜,两侧借直肠侧韧带与直肠旁间隙分开,上界为盆腹膜在骶骨前面的反折部,下界为盆膈上筋膜。坐骨肛门窝坐骨肛门窝:又称坐骨直肠窝,位于肛管两侧,尖朝上,低朝下的锥形间隙。其内侧壁的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它们的盆膈下筋膜;外侧壁的下部为坐骨结节内侧面,上部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前壁为会阴浅横肌及尿生殖膈;后壁为臀大肌下缘及其筋膜和深部的骶结节韧带。窝尖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窝底为肛门两侧的浅筋膜及皮肤。会阴浅隙会阴浅隙:又称会阴浅袋,会阴浅筋膜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围成会阴浅隙,内有会阴肌浅层,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的末支及其伴行静脉,男性尚有阴茎脚,尿道球及其内的尿
9、道,女性尚有阴蒂脚,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阴道下部。会阴深隙会阴深隙:又称会阴深袋,为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四边均封闭的间隙。深隙内有尿道球腺、尿道膜部、尿道括约肌、会阴深横肌。这两对肌与会阴浅隙的三对小肌一样,为会阴神经支配,受意识控制。硬膜外隙:硬膜外隙: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其内填有脂肪,锥内静脉丛,脊神经脊膜支和淋巴管等,并有脊神经根及其伴行血管通过,正常呈负压。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位于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肘外偏角(提携角)肘外偏角(提携角):肱骨的纵轴称臂轴,尺骨的长轴称前臂轴,二轴线在肘部相交,臂轴的延长线和前臂轴构成一锐角,正常值为1015。肱骨肌管(绕
10、神经管)肱骨肌管(绕神经管):由肱三头肌与肱骨绕神经沟围成,管内有绕神经和肱深血管通过。三边孔:三边孔:位于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上端之间的间隙。肱三头肌长头内侧的间隙,有旋肩胛血管通过。腕管: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股管:股管:为骨鞘内侧份漏斗状的筋膜间隙,平均长约1.3CM。收肌管(收肌管(HunterHunter 管)管):位于股中 1/3 段前内侧,篷匠肌的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是一段面呈三角形,长约 1517CM 的管状间隙。踝管:踝管: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1.1.简述额顶枕的层次简述额顶枕的
11、层次?覆盖于额顶枕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其中,浅部3 层结合紧密,合称为头皮。2.2.简述颞区的层次?简述颞区的层次?颞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颞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经颞区开颅术切除部分颞骨鳞部后,颞肌及其浅面的筋膜足可保护脑膜和脑,故颞区为开颅术常采用的入颅部位。3 3简述头皮的组成及其特点?简述头皮的组成及其特点?覆盖于额顶枕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其中,浅部3 层结合紧密,合称为头皮头皮。此区皮肤含有丰富的毛囊、汗腺、皮脂腺、血管和神经
12、,为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同时其也是一个良好的供皮区,临床上可在此处多次切取皮片而不影响头发的生长。此区浅筋膜富含血管和神经,位于颅的血管和神经的分布和行径特点特点有如下临床意义:a.神经分布互相重叠,在行局麻手术时阻滞单支神经效果不如同时阻滞多支神经。b.颅顶动脉来自颈内和颈外动脉,分支之间存在广泛的吻合,故头皮大面积撕裂伤时,也不易缺血坏死。C.由于血管和神经从颅周围向颅顶走行,故在行头皮单纯切开术时应取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血管神经。若开颅术做皮瓣时,皮瓣的蒂应保留在下方,以保留蒂内的血管和神经的主干,有利于皮瓣的成活和感觉功能的保留。该区的帽状建膜.前连枕额肌额腹,后连该肌枕腹,两侧与颞
13、浅筋膜相续。头皮裂伤伴帽状建膜横断时,由于枕额肌的收缩使伤口裂开较大,缝合头皮时,应将腱膜仔细缝合,以减少皮肤张力,有利于伤口止血和愈合。4.4.简述气管切开的层次简述气管切开的层次?气管切开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补充:术中应注意:在第 24 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和甲状腺最下动脉、高位胸腺,术中应注意,以免损伤。5.5.简述甲状腺手术的层次简述甲状腺手术的层次?甲状腺手术的层次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补充:甲状腺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a.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应紧贴其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喉上神
14、经而影响发音。b.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应远离其下极进行,以免喉返神经而致声音嘶哑。C.甲状腺中动脉的结扎。d.甲状腺最下动脉的结扎。e.保留甲状旁腺。6.6.简述腰穿的层次?简述腰穿的层次?由于成人脊髓下端约平第一腰椎下缘,而马尾则浸泡在脑脊液中,故腰穿常选在第3-4 或第 45 腰椎进行。经过的层次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脊髓蛛网膜。1.1.根据解剖学形态学特点,如何鉴别腹股沟斜疝、直疝及股疝?根据解剖学形态学特点,如何鉴别腹股沟斜疝、直疝及股疝?答:腹股沟斜疝是从腹壁下 A 外侧的的深环进入腹股沟管,病程长者可进入阴囊,回纳后压内环,疝块就不再出现;直疝
15、则少见,直疝是腹壁下 A、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测版围成的腹股沟三角突出体表,无论病程长短始终不进入阴囊,压迫内环疝块仍脱出,股疝出现于腹股沟韧带的内下方,与前两者在解剖位置上有较大差距。斜疝股疝的嵌顿率高,直疝一般不发生嵌顿。疝块的外形:腹股沟疝块常呈椭圆形或梨形,其上方似有蒂柄,直疝呈半球形,基底较宽,股疝也呈半球形,但在平卧或回纳内容物后,疝块并不完全消失且咳嗽时冲击感也不如前两者显著。2.2.胃后壁穿孔食物易入何处?可与哪些结构粘连?胃后壁穿孔食物易入何处?可与哪些结构粘连?胃后壁穿孔后,胃内容物进入网膜囊,若网膜囊封闭则内容物局限于网膜囊内,网膜囊前壁为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
16、肠韧带,后壁为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在胰、左肾、右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肝尾状叶和隔下方的腹膜,下壁为大网膜前后层的愈合处。故胃后壁穿孔时,可与上述结构粘连。6.6.如何寻找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胆囊手术出血时应该如何止血?如何寻找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胆囊手术出血时应该如何止血?答:胆囊位于肝下面右纵沟前部的胆囊窝内,沿着胆囊颈即可找到胆囊管;胆囊管、肝总管与肝脏下面构成的三角区称为胆囊三角,胆囊动脉即位于此三角内,自肝右动脉发出。胆囊手术出血时在术中一定不要盲目钳夹,很容易造成胆囊及周围脏器的损伤,可局部压迫,一般小的出血会停止。较大的出血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找到出血部位后钳夹止血,肝床的出血压迫
17、都可奏效,不可盲目电凝止血,胆囊体部容易损伤肝中静脉,颈部容易损伤门静脉。8.8.脾切除时,要先切断哪些韧带、血管才能把脾拿下来?脾切除时,要先切断哪些韧带、血管才能把脾拿下来?脾切除术的主要是分离切断脾周围韧带和结扎血管。脾切除术时需要切断的韧带和结扎的血管有:1.胃脾韧带及其内的胃短血管、胃网膜左血管。2.脾肾韧带及其内的脾动、静脉。3.膈脾韧带。4.脾结肠韧带。9.9.简述有哪几个膈下间隙?简述有哪几个膈下间隙?答:膈下间隙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被肝分为肝上间隙和肝下间隙;肝上间隙借镰状韧带和左三角韧带分为右肝上间隙、左肝上间隙和左肝上后间隙;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分为右肝下间隙和左肝
18、下间隙;左肝下间隙被小网膜和胃分成左肝下前间隙和左肝下后间隙;在膈与肝裸区之间为腹膜外间隙。11.11.简述阑尾切口的层次?简述阑尾切口的层次?答:阑尾切除术可选择通过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交点并与此线垂直的斜切口。经过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筋膜下筋膜和壁腹膜。1.1.膀胱的位置和毗邻膀胱的位置和毗邻位置位置;膀胱空虚时位于小骨盆内,耻骨联合及耻骨支的后方,充盈时则上升至耻骨联合上缘以上,儿童膀胱空虚时也达耻骨联合上缘以上。毗邻毗邻;前面与耻骨联合和耻骨支接触,其间为耻骨后隙,间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并有静脉丛。下外侧面:与肛提肌、闭孔内
19、肌及其筋膜相邻,其间充满疏松结缔组织,称为膀胱旁组织,其中有至膀胱的动脉、神经及输尿管盆部穿过。上面和底的上部有腹膜覆盖,在男性膀胱上部借腹膜反折形成的直肠膀胱陷凹与直肠隔开;在腹膜反折线以下膀胱底与输精管壶腹和精囊相邻。底的下部连同输精管壶腹、精囊、前列腺一起,与直肠之间有直肠膀胱隔。在女性膀胱底后面有子宫颈及阴道前壁,其间隔以膀胱阴道隔。男性膀胱上面与小肠袢相邻,女性则与子宫相邻。男性膀胱颈与前列腺相邻,并借尿道内口与尿道相通,女性膀胱颈则直接与尿生殖膈接触,故尿道内口较男性者低。4 4、简述腋腔的尖、底及四个壁的组成?、简述腋腔的尖、底及四个壁的组成?答:尖由锁骨中三分之一段、第一肋外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局部 解剖学 复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