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个案报告(共10页).doc
《二级心理咨询师个案报告(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心理咨询师个案报告(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 案 例 报 告 文章题目:一例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江苏省南京市 所在单位: 一例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这是一例关于高中女学生,因上课回答问题时,被老师当众指责和同学哄笑,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以致产生了对学校恐怖心理咨询案例。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林某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与林某及其母亲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林某调整认知观念,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了林某的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解除了对学
2、校的恐怖,咨询效果明显。【关键词】学校恐怖 认知疗法 心理咨询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林某,女,16岁,高一学生,与父母同住。父母为普通职工,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二、个人成长史独生女,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8个月会说话,1岁会走路,3岁上幼儿园,当时能背唐诗100首,深得长辈老师喜欢。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并成为班里的小干部,各方面表现都好,没有被老师批评过。12岁来月经,周期不稳定,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7岁以前父母同外公外婆一起住,父亲工作忙,在一起的时间少,母亲
3、工作三班倒,多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7岁以后跟父母同住,父母关系好,对林某要求高。从小活泼外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得尽善尽美。三、主诉和个人陈述1、主诉:因“害怕上学四个月”而就诊。2、个人陈述:在三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时发呆,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就根据当堂所讲内容猜测回答,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厉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心怦怦乱跳,双手发抖。第二天上学时走到校门口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不敢进校门,隧到学校旁边的书店看书。老师发现她没有上学,也没有请假,请家长到学校说明情况,父母回家批评了她,并要求她正常上学,次日上课时,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心慌胸闷,呼
4、吸急促,全身发抖,大汗淋漓,送到医院后很快缓解,父母不放心而让其住院一周,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出院后只要提起与上学有关的事就很不舒服,情绪低落,惊慌,感觉气不够用,发抖,如果不去想上学的事,则一切如常。三个月来请家教在家学习,一个人在家心情不好,常为一些小事跟父母发脾气,学习效率也低,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看电视、上网,考试成绩下降。渴望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到学校学习,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克服对上学的恐惧心理。3、观察和他人反映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四、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选择测
5、试为SCL-90、SDS、SAS。1、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3,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2.5,抑郁2.7,焦虑3.9,敌对1.4,恐怖3.1,偏执1.0,精神病性1.6,其他1.6;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5个。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2、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提示有轻度抑郁。3、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提示有中度焦虑。五、评估与诊断1、 评估:学校恐怖症倾向,属于严重心理问题。2、评估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其主观与客观世界是统一,且自知力完整;心理活动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人格
6、相对统一,不属于精神疾病。(2)根据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标准:来访者对上学表现出明显和持久的恐怖,恐怖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出现学校恐怖有三个月的时间,且与创伤事件有关。对恐怖的处境学校有回避行为,造成社会功能轻度受损。自己知道惧怕上学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智能完整,能够在家完成学业。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3、鉴别诊断:(1) 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林某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 与抑郁症相鉴别:林某虽有情绪低落,但
7、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因此可排除抑郁症。(3) 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和恐怖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两者不同。形成恐怖症的焦虑是由特定的物体或处境引起的,为了减轻焦虑有回避行为。焦虑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 4、心理测量结果支持本诊断。六、原因分析1、生物学原因(1) 求助者16岁,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自尊心比较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且内容容易泛化。(2) 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2、社会原因(1) 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形成了我是可爱的、完美的,别人不能批评我的错误认知。(2) 经历了对林某来说
8、刺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3、 心理原因(1) 个性因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2) 错误观念,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批评,一旦老师批评自己就受不了,感觉糟糕至极。(3) 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担心上学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害怕同学们取笑。(4) 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被老师批评的事情一直困扰着自己。七、咨询目标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消除林某对上学、对老师和同学的惧怕。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改变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其自信心。()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
9、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八、咨询方案的制定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其次改变其对学校的恐怖行为;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治疗。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上学,内在却是由于完美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的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级 心理咨询 个案 报告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