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教育部 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教师20191 号)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区生态教育改革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 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生态教师队伍建设理念,遵循教育规律,以校为本、以评促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的教育方针政策,立足南关 教育发展实际
2、,将提升工程纳入南关区生态教育发展中系统性思考,全面做好提升工程的谋划和发展。2.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相结合。在科学设计、合理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3.坚持应用驱动与过程调控相结合。明确提升工程实施路径及环节,学、练、用、评一体,进行动态管理与过程调控,及时进行评价、反思与总结,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式的深度变革。4.坚持目标引领与结果导向相结合。以示范校创建目标为先导,结合精准测评结果,引 导教师从技术学习转向问题学习,赋予教师在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的选择权,构建教师发展的开放空间。(一)总体目标:在省工程办的指导下,统
3、筹规划、系统推进提升工程 2.0 各项工作,通过四年的努力,探索“团队互助、学科联动、协同推进、整体提升”区域的信息化发展新机制,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实现从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到技术支持的学与教深层次变革,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二)行动目标:1.构建“线上选学+线下实践+测评助学”的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方式。2.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模式。3.培养 8-10 名信息化应用名校长,30-50 名信息化教学名师,8-10支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提升校长、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四
4、、实施步骤:为确保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按照多元互助合作理念与合作模式,设计三个实施阶段。(一)准备与启动阶段(2019.062020.03)。充分酝酿,做好前期筹划准备,启动阶段重点落实六项工作任务。一是顶层设计。调整工程领导小组,完善“提升工程 2.0”的顶层设计,制定并下发“三案一标”。即规划实施方案、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教师信息化教学测评助研修项目”实施方案以及整校 推进效果考核指标。二是组建团队,明确核心任务。区域拟组建三支团队:(1)专家引领团队由提升工程省级专家领衔组成区域专家引领团队。负责研制整校推进效果考核指标体系,修改、完善、制定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规章制度,确定基本信息
5、技术应用能力点,把握工程调控进程,审核学校选学选测方式,团队专家每人指导一个大学区。(2)培训指导团队由教研员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成员每人指导一所学校。负责设计与实施区域学科引领性研修活动、测评助学活动,定期深入学校指导校本研修、参与校本能力测评活动。(3)测评考核团队 由专家引领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代表组成。参与整校推进效果的考核验收,负责对抽测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各学校组建由校级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校长领衔、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三是校本研修。学校组建各类研修共同体,聚焦学校发展目标,线上进行微能力课程学 习,线下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开展研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 应用 能力 提升 工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