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评审材料1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设计.pdf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评审材料1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评审材料1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设计.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评审材料(一)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设计目录1.管理团队.-1-提升工程 2.0 整校推进实施方案.-1-2.教学现状.-6-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评告.-6-3.保障制度.-8-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考核实施办法.-8-职称评审及岗位设置量化评价表.-10-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考核办法.-11-4.发展规划.-12-提升工程 2.0 年度工作计划.-12-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发展规划.-14-未来学校创建三年规划.-19-5.培训名单.-24-应培尽培说明.-27-1.管理团队鹤鸣山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沅陵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鹤鸣山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整校推进实施方案二、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二、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培训团队三、培训团队四、学校概况四、学校概况(一)学校简介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一)学校简介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小学现有班级数76个,学生人数4000人,教职员工217人,学校自2000年来-2-1.管理团队启动信息化建设,从校园模拟闭路电视系统单项建设着手,到后续学校网络基础建设,再到班班通建设,鹤鸣山小学至今进行信息化建设已有
3、20年。至今,学校建立校园局域网,千兆网进校园,WIFI全覆盖,全校网络正常有序运行,教师在校园内随时可以应用平板、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进行教学相关工作;每个公室都配备一到两台了电脑,为教师电子备课和网络研修提供平台。所有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部分教室是交互式一体机(创显或鸿合或希沃),部分还是老式投影,信息化教学手段常态化开展。大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部分教师开始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等软件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学校重视教育信息化软硬件的建设、更新和使用,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学校经常组织老师参加各类信息化
4、的学习,老师们微课制作能力得到提升;学校鼓励老师参与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进行电子备课,教师也积极参加省市级信息化教学比赛活动,公开课考评标准中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作为重要标准,教学中体现高标准、严要求、重思维、创新发展的特色,为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在“微课”、“课件制作”、“一师一优课”晒课等活动中多次获奖。(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我校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35岁以下占15%,3550岁占比45%,50岁以上占35%,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5人。年轻老师可以比较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学,但是他们的教学经验明显不足,
5、对于怎么用好信息技术是一个急需突破的问题。对于年轻教师我校将会提高他们的课堂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能及学科融合的能力。中老年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但还停留只会制作简单的PPT基础之上,甚至有些老师还只会用PPT课件进行教学。这些老师对信息技术的技术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难,从思想意识上对信息理解也存在一种偏差,要提升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要从实验上改变他们的想法,再从技术层面,让他学习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技能,并能够应用这些技能实施实施课堂教学。(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
6、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其次我校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47岁。年轻老师可以比较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学,但是他们的教学经验明显不足,对于怎么用好信息技术是一个急需突破的问题。中老年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但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有待提升。五、学校信息技术发展愿景五、学校信息技术发展愿景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环境,达到学科与信技术融合,鼓励教师智慧学习、创造性智能教学。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推动教研教改和学校管理工作。六、本年度目标任务六、本年度目标任务为实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7、工程2.0的总体发展目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特制定本年度目标:1、制定切实可行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学校规划和年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2-1.管理团队2、教师采用线上研修,线下实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完成线上线下学习(线上学习不少于30学时)3、结合研修课题有效开展线下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展示评课等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4、结合研修课题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分层次分学科落实培训任务。七、主要措施七、主要措施1、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2、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3、全校整体培训动员、推进信息技术应
8、用能力提升工程2.04、对年龄大的教师确定帮扶责任人八、能力点选择八、能力点选择02资源获取与筛选0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06技术支持的问题呈现与解决07技术支持的学习交流09技术支持的学习成果展示 15家校互通17技术支持的专业自主学习18.技术支持的集体备课19.技术支持的听评课九、校本研修、网络研修时间进度表、具体责任人九、校本研修、网络研修时间进度表、具体责任人主题内容时间负责部门领导、管理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团队培训团队研修研究政策文件、部署制定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确定学校微能力点,成立领导小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全校动员大会提交学校整校推进方案,成立工作坊,教师确定研修的微能力点并开展
9、相应研修活动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题研修与实践,教师开展线上探讨活动教师开展线上研修活动,学习前沿热点课程及微能力点对应课程8月4日办公室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启动仪式8月28日教科室教务处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准备工作8月30日教科室教务处第四阶段第四阶段校本研修9月15日教科室教务处、各工作坊第五阶段第五阶段网络研修9月23日教科室教务处、各工作坊-2-1.管理团队第六阶段第六阶段第七阶段第七阶段校本应用考核总结宣传教师提交微能力点作业至考核平台10月20日教科室教务处、各工作坊教科室教务处、办公室汇总材料、宣传报道10月底十、网络研修教研工作坊安排十、网络研修教研工作坊安排坊
10、名坊名坊主坊主人数人数语文7373数学7373十一、能力提升工程十一、能力提升工程2.02.0帮扶、保障机制设计帮扶、保障机制设计1每个工作坊选定5个左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学员对年龄偏大的老师进行帮助和指导;2.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的美术、音乐、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组组成工作坊;3.分批分层培训,确保整体推进效果。信息应用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的能力。参加校本研修并成绩合格的教师计 15 学分,由学校提升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1.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的教学比武。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初赛,以培训团队为评审团进行决赛;2
11、.组织“智慧共享 融合创新”为主题的教学开放日;1.优秀融合课例收3.组织“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性应集用”为主题的市级大型教研活动。(已确定:2020年10月29 日,市生物融合研究团队联合全国生物课程教研基地、市教科院在高 一举行“生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研讨活动)-2-1.管理团队1.组织坊主团队、课改班教师团队集中研训。研训内容主要包括:新技术和新平台的使用、跨翻转课堂、创客教育等等。学科融合教学研究、STEAM教学、项目式学习、1.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更新和信息技2.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 术应用能力提升融合”为主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如:如何利用希沃白
12、板 5 进行互动教学等。2020年 9 月 30 日开始,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研修,成绩合格的计 32 学分。中国教师研修网在 2020 年 12 月 31 日前将学习数据通报学校及市提升办。-2-1.管理团队1.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变革,理解“能力提升工程 2.0”的政策要求,明确1.一份学校“能力2.能够根据学校实际确定未来三到五年的信息提升工程 2.0”整化建设发展目标,并能够分解目标,根据本年校推进实施方案;度目标,科学制订学校“能力提升工程 2.0”整2.一份“能力提升3.能够有效组织学校坊主团队根据实施方案制工程 2.0”整校推定学科信息化教学研修活动方案
13、,并支持学校进实施情况报告。培训团队带领教师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修;能够组织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2.0”的考核工作,并有效评估“能力提升工程 2 0”的研修效果。校推进实施方案;自身应承担的工作职责;1.能够根据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1.一份学科信息化实施方案,制定教研组信息化教学研修计划,教学的研修活动计并进行组织和实施;划;2.掌握信息化教学教研策略,能够指导教师开展信息技 术支持的学科教学、教研活动;能够上2.一节信息化教学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示范课;示范课;3.理解学校“能力提升工程 2.0”的校本应用考核办法,能够指导教师完成信息技术应用微能3.信息技术应用微力考
14、核。能力任务作业。1.掌握信息化教学策略,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 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1.我 的 问题反 思2.掌握信息化管理方法,能够对教学数据进行统 单;计、分 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策略,能够熟练应用信 息技术进行家校沟通与合作;2.自主选择的信息3.掌握信息技术支持教研的方法与策略,能够应 技术应用微能力任用信息 技术进行校本教研和培训学习。务作业。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3-1.管理团队考核能力点规范标准 和长沙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考核能力点评价标准,指导参培教师在 2021年 6 月 30 日
15、前完成校本应用考核资料提交。完成校本应用考核任务的教师计 25 学分,由市提升办负责考核。学校教师自主选择能力点的个数,依据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意见确定,具体如下:提升工程 1.0 发展测评获优秀的教师需完成 1 个微能力点任务;提升工程 1.0 发展测评获良好的教师需完成 2 个微能力点任务;提升工程 1.0 发展测评及格的教师需完成 3 个微能力点任务;提升工程 1.0 发展测评不及格或未参与的教师需完成 5 个微能力点任务。2022 年 12 月前年龄已满50 周岁的教师,选择 2 个微能力点进行考核。具体能力点如下: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资源获取与筛选微课
16、设计与制作*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技术支持的教学组织技术支持的问题呈现与解决技术支持的学习交流*技术支持的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学习成果展示*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探究学习活动设计技术支持的测试与统计*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家校互通*学习管理技术支持的专业自主学习技术支持的集体备课技术支持的听评课*技术支持下的应用数据分析1.中小学教师若要获得优秀等第,须选择考核规范中能 力点序 号 为4、5、8、10、11、13、14、16、20 中的任意两个参加考核且为优秀。2.提交网址:省校本应用考核平台。-4-1.管理团队阶段项目准备阶段内容1.制定方案与计划及考评细则;2.组建团队。1
17、.项目启动仪式(含培训方案解读等);2.管理者、指导者及教师培训。1.网络研修:教师自主参与的网络课程学习、交流研混合研修阶段讨、同步直播课堂、研修反思等活动;力点进行的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研修。(2020年 9 月)项目启动阶段(2020年9 月22 日)(2020年 10 月-12月)2.校本研修:教师在学校或教研组组织下,围绕微能应用能力考核阶段2021年5 月总结验收阶段2021年12月学校组织本校教师登录湖南省能力提升工程 2.0应用能力考核平台,进行应用能力考核。省市区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办组织专家对学校进行评价验收,保留相关材料存档。1、教师完成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研修、
18、网络研修、校本应用考核三个模块学习,可获 72 学分,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统一 生成电子培训证书。2、2020年至 2022年湖南省全面实施提升工程 2.0,全省在岗教师均需完成培训学习。3、科学运用校本应用考核结果,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制约机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将纳入学校评先评优的指标体系。校本应用考核证书作为特级教师、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以及能力提升工程种子教师等评选的重要条件。此外,特级教师和省级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评选推荐等须取得优秀等第证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市级、县级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评选推荐等须取得优秀等第证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
19、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结果可作为教师职称(职务)评聘的加分条件。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教科室2020年9 月-5-教学现状近两年,我校通过校本培训、信息化课例研修、信息化课堂教学比武、“三化课堂”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加快转变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积累,涌现出了一批乐于研究、勤于钻研、善于应用的信息化教学引领教师,在他们的带领下,掀起了信息化教学热潮,并逐步形成了信息化教研氛围。近两年,有 1 名教师获得全国教育信息化作品征集大赛一等奖、获在线集体备课大赛省级一等奖若干、数十人获教育信息化类比赛市级一等奖。从 2017 年开始借助长沙市在线学习中心在寒暑假开展在线授课
20、和在线答疑。至今,已有 130 多位老师参与在线上课,开课 600余节,听课人次超 20 万人次。2019 年,将在线课程扩展到的周末,开设周末个性化课程 124 节,听课人数超 5万人次,学生参与率达 80%。2019年暑期,学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市教科院“双百工程”,推出 13 节名师公益课堂和 13 节暑期在线答疑课程,听课人数达 14262人次,产生一定的区域影响,并获评长沙市在线学习中心公益教学活动优秀组织奖,5 位老师评为优秀教师。在线课程的开展,学生通过远程自主学习,有效提升了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2019 年 9 月,我校荣获长沙市首批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2020 年疫
21、情期间,教师全员参与“停课不停学”线上网络教学,并推出 20 节名师公益课堂。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学校常态。2018 年 12 月我校成功申报了“智慧课堂的建设及应用探索”长沙市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项目。借助畅言智慧课堂平台在 2018级、2019级和 2020级共开设 16 个信息化课改班,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校现有 109 名教师任教信息化课改班,教师人数占比例 61.6%,开展信息化课改培训 24 次,利用智慧课堂平板授课 1200 多节,校级公开课 120余节,录制微课 100 多节。并以课题为引领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成功主持立项中央电教馆“智能互联教育项 目”课题 基
22、于智慧学习环境的初中分层教学研究和长沙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数据分析的英语个性作业设计研究,成功获批互联网+背景下中学英语听说智慧化教学有效途径研究实验基地学校。2016 年参加长沙市基础教育微课程建设项 目,承担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的微课开发工作,被评为“2016年市微课建设优秀学校”。2018年成功申报-6-教学现状长沙市基础教育微课程建设学校,2018年至 2020年开发了化学、生物、物理,英语、政治五门成体系微课 200 余个,累计微课资源 685 个。并将微课资源上传到智慧课堂、人人通云平台等学习空间供学生个性化学习,目前参与学习的学生人数达 1600人。深化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充
23、分应用公共资源,我校获评 2019年长沙市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教育部 2019 年度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活动优秀学校,2020 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人人通培训基地”。我校于 2016 年开始,利用智学网对阶段质量检测、平时测验进行人工智能批阅,常态化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价值,老师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针对性学习建议和个性化辅导。2018 年开始向学生推出“个性化学习手册”,帮助教师高效决策、减负增效,把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落到实处,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中国由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转变,创新人才是关键。我校于 2017 年开始开设机器人课程并成功申报
24、机器人特色项目建设。2018 年建成机器人教室,开创性地进行了机器人的普及教育,通过机器人和信息技术两大学科的创客机器人、信息学编程、3D 打印、智创未来四大特色课程,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实践氛围。短短两年时间,已有 1 名学生获得国际初中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 人入选信息学竞赛省队队员并获得清华大学降一本入学资格,1 名学生获得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金奖、2 支队伍获得机器人项目国家级一等奖、5 支队伍获得机器人省级一等奖,市级以上奖项上百人次。2020年,我校已全方位改革人工智能课程,将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一体化、项目化,旨在为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教育基石。我校获批
25、 2020 年未来学校建设单位,未来的雅实期望成为长沙基础教育教学的领跑者,先进教育思想和未来教育理念的聚集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人才库,学生素质提升和未来多元发展的原基地,未来智慧教育的示范校。-7-保障制度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提升 工程 2.0 评审 材料 学校 信息化 教学 发展规划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