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知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防护知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护知识.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安一、防火、防爆全防护知识1、火灾的定义、形成条件、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形成的灾害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形成的灾害.灭火基本原理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燃烧的三要素即燃烧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阻断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过程一般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五个阶段.在灭火中;要抓紧时机;正确运用灭火原理;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2、点火源概念及分类点火源是指能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
2、反应的能量来源;这种能量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可分为火星、火焰、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在原材料使用会用到一些易燃易爆物品;这些物料具有闪点低;易挥发等特性;遇到明火或静电;很容易发生着火事故;在设备改造、检修过程中;违章动火或防范措施未落实到位;极易发生火灾;由于电气设备老化、短路;造成过载、过热现象;很容易发生火灾;雷击也是造成建筑物、配电设施火灾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归结火灾爆炸的常见原因有:1.吸烟引起的事故.2.在使用、运输、储存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时引起的事故.3.使用明火引起的事
3、故.4.静电引起的事故.5.由于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不当引起的事故.6.物质自燃引起的事故.7.雷击引起的事故.8.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如果带病运行或管理不善时;都会发生事故.例如安全阀、液压计失灵;压力过高而无法泄出;液位不准就会烧干锅等;都会发生爆炸.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控制这些点火源引起的火灾;为防止电器火源引起的火灾;电器线路、接头必须牢固;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随便使用电炉、电热水器等.为防止机械点火源引起的火灾;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制工具;应使用铜制或木制工具;不准穿带钉鞋;对机械传动轴与轴套;应定期加润滑油;以防止摩擦发热引燃轴套附近散落的可燃粉尘等;为防止静
4、电引起火灾;生产场所不准穿化纤工作服;必须穿棉布工作服等.3、爆炸、爆炸极限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是系统蕴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爆炸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归根结底必须有一定的能源;按能量来源爆炸可分为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把能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作爆炸下限;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汽和可燃粉尘危险性的主要参
5、数;物质的爆炸下限越低;危险性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物质危险性越大.从爆炸极限概念可以看出可燃气体或蒸汽发生爆炸必须与空气或氧形成爆炸混合物;且达到一定浓度;并有点火源才会爆炸.所以说;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系统内虽存在可燃气体或蒸汽;但整个系统是密闭的;在系统内形不成爆炸混合物;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4、防中毒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在常温常压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氨、氯等;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等;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如喷漆时形成的雾滴等;这些都是毒物存在形式.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进
6、入.毒物危害治理措施: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加强排风;将含毒空气排出也是防治措施之一;对接触毒物作业的工人进行个体防护有特殊重要意义;如穿防护服装;戴防腐手套;防毒面具等.总之;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有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等;岗位上操作室与生产装置隔开;加强系统密闭化减少跑冒滴漏;就是防止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措施.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一种不得已的安全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5、灭火的方法主要有冷却灭火法水、隔离灭火法开辟隔离带、窒息灭火法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主要有冷却灭火法水、隔离灭火法开辟隔离带、窒息灭火法泡沫灭火
7、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抑制灭火法干粉、火器和抑制灭火法干粉、12111211 灭火器灭火器.1 冷却灭火接喷洒在燃烧的物质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用二氧化碳灭火剂则冷却效果更好.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和容器等;以防止它们受热后压力增大变形或爆炸.2 隔离灭火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分散开;使燃烧停止.这种灭火方法;是扑救火灾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3 窒息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通常需要足够的空气氧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
8、气体稀释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燃烧物质因缺乏或断绝氧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性较强的空间或设备容器内的火灾.常用灭火器的名称和用途及种类灭火器的类型:清水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灭火器的类型:清水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1 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导电不导电;扑救电气、精密仪器、油类和酸类火灾扑救电气、精密仪器、油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物质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物质火灾.2 2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不导电不导电;可用于扑灭燃烧液体、可用于扑灭燃烧液体、贵重仪器、贵重仪器、油类、油类、可燃气体的火灾可燃气体的
9、火灾;也可扑灭带电设备的也可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火灾;灭火效果好灭火效果好;无毒性无毒性;无腐蚀作用无腐蚀作用;所以被广泛应用所以被广泛应用.3 3 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有一定的导电性有一定的导电性;扑救油类或其他易燃液体火灾扑救油类或其他易燃液体火灾;不能扑救忌水和带电物火灾不能扑救忌水和带电物火灾.7 7、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 1 占领上侧风占领上侧风 2 2 保持适当距离保持适当距离 2 23 3 米米 3 3 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4 4 忌颠倒使用忌颠倒使用 5 5 对准火焰根部对准火焰根部 6 6 由远及近由远及近;水平扫射水平扫射 7 7 火焰
10、未灭不轻易放松压把火焰未灭不轻易放松压把 8 8 一经使用一经使用需重新充装需重新充装.8、室内消防栓的使用方法1 打开消火栓门;按下内部火警按钮按钮是报警和启动消防泵的.2 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3 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4 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注:电起火要确定切断电源.9、室外消防栓的使用方法1 用扳手打开地下消防栓的水袋口连接开关.2 将消防水袋进行连接.3 用扳手打开地下消防栓的出水阀门开关.4 接连水袋口及出水枪头.5 至少两人以上手拿喷水枪头;向火源喷水直到火灭熄为止.消防安全的四懂四会:消防安全的四懂四会: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懂预防
11、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使用消防器材;懂灭火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懂灭火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懂逃生方法会扑救初期火灾;懂逃生方法;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二、电气安全技术(一)安全电压是指:42V、36V、24V、12V、6V.(二)安全电压的应用1、在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可采用 42V 安全电压.2、无特殊防护的局部照明灯应用 36V 或 24V 的安全电压.3、在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中等特殊危险环境中使用照明灯;应根据危险程度采用 24V或 12V 安全电压.(三)防静电安全操作1、工作中;应尽量不进行可使人体带电的活动.2、合理使用规定的劳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防护 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