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确定并针对个案、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及调适,向他们提供具有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2、妇产科护理学: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也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真骨盆:骨盆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界线以下部分为真骨盆。4、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5、月经:(menstruation):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建立是生殖功能
2、成熟的标志之一.6、双合诊: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检查者一手示指和中指涂擦润滑剂后伸入阴道内,另一首放在腹部配合检查。7、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8、着床(implantation):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孕卵植入。9、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10、蒙氏结节(Montgomery tubercles):妊娠早期乳房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乳头增大、着色,易勃起,乳晕着色,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小隆起,称蒙氏结节。11、初乳(colostrums):在妊娠后期,尤其近分娩期,挤压乳房时可有数滴稀薄黄色液体
3、溢出,称初乳。12、早孕反应(morning sickness):妊娠早期(约停经 6 周左右),约有半数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或伴呕吐,尤其于清晨起床时更为明显,称为早孕反应。一般于妊娠 12 周左右自行消失。13、席汉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当产后发生大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溲,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临床上称之为席汉综合症.14、黑加征(hegars sign):妊娠 68 周时,阴道粘膜及子宫颈充血,呈紫蓝色,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15
4、、胎动(FM):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成为胎动.孕妇于妊娠 1820 周时开始自觉有胎动,每小时约 35 次。16、胎心音:每分钟 120160 次,在妊娠 24 周以前,胎心音多在脐下正中或稍偏左或右听到。24 周以后多在胎儿背侧听得最清楚.17、浮球感:胎头圆而硬,用手经阴道轻触胎头并轻推,得到胎儿浮动又回弹的感觉,称为浮球感,又称浮沉胎动感。18、胎产式(fetal line):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成为胎产式。19、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最先进入骨盆人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20、胎方位(fetal position):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
5、体骨盆的关系成为胎方位,简称胎位。(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21:围生医学:又称围产医学,是研究在围生期内加强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卫生保健,也是研究胚胎的发育、胎儿的生理病理以及新生儿和孕产妇疾病诊断与防治的科学.22、预产期计算:末次月经第 1 日起,月份减 3 或加 9,日期加 7;如为阴历,月份减 3 或加 9,日期加 15。23、髂棘间径(IS):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 2326cm。24、髂嵴间径(IC):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 2528cm.(以上两径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2
6、5、骶耻外径(EC):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 5 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 1820cm。此径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短,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26、坐骨结节间径(TO):又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双手抱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为 8。59.5cm,平均值为 9cm。27、绘制妊娠图(pregnogram):将各项检查结果如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位、胎心率等填于妊娠图中,绘制成曲线图,观察动态变化,及早发现及处理孕妇或胎儿的异常情况.28、先兆流产(threatened labor):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孕
7、妇不久即将临产的症状,称之为先兆流产。29、见红(show):在分娩发动前 2448 消失,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的粘液相混排出,称之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30、分娩:妊娠满 28 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31、早产:妊娠满 28 周至不满 37 足周期间分娩。32、过期产:妊娠满 42 周及以后分娩。33: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象曲线。34、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站立式,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 60 度。35、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36、生理
8、性缩复环: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称生理性缩复环。37、分娩机制(mechanism of labor):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38、衔接(engagement):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39、下降(descent):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下降。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40、俯屈(flesxion):当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劾接近胸部,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为
9、枕下前囟径,以最小径线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以上为分娩机制的全过程.41、临产(in labor):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 30 秒或以上,间歇 56 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42、潜伏期:指从出现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 3cm。潜伏期宫口扩张速度缓慢,平均每 23 小时扩张 1cm,约需 8 小时,最长时限为16 小时,超过 16 小时称潜伏期延长。43、活跃期:指宫口扩张 3cm 至宫口开全.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约需 4 小时,最长时限 8 小时,超过 8 小时称活跃期延长。44、胎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妇产科 护理 名词解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