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标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标准.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 2019-11-10 发布,2020-01-01 实施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 032019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以下简称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了。本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规定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的基本要求、气道吸引、气道湿化、气管造瘘口的维护、气管内套管清洗与消毒、气管套管更换的护理、气管套管拔除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八大方面的内容。标准都明确了哪些气管切开护理相关术语和定义?1 气管切开术 tracheotomy:切开颈段气管前壁,置入气管套管,使患
2、者通过重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2 非机械通气 non-mechanical ventilation:以人工气道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但无需呼吸机等机械装置辅助通气的方式。3 气管造瘘口 tracheostoma:气管切开或喉切除术后形成的临时或永久性的与外界大气相通的气道开口。4 气道吸引 tracheal suction:通过吸引器和吸引管经气管套管或气管造瘘口清除气道分泌物的技术。5 浅吸引 shallow suction:以所佩戴的气管套管的长度来估计,当吸引管远端能到达气管套管末端时进行的气道吸引。6 深吸引 deep suction:吸引管插入人工气道直至遇到阻力
3、时,回退吸引管 1cm 时进行的气道吸引。7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subglottic secretion drainage(SSD):利用带有 SSD 装置的气管套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对声门下气囊上分泌物进行持续或间断吸引的技术。8 气道湿化 airway humidification:采用湿化器或各种湿化方式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以增加吸入气体温湿度,使气管和肺部能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从而达到湿化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液纤毛正常运动的方法。9 持续气道湿化 continuous airwayhumidification:采用湿化仪器持续、均匀地向气道注入湿化液,或采用湿化装置以维持
4、上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或)过滤的方法。10 间歇气道湿化 intermittent airwayhumidification:采用湿化仪器或湿化装置间隔一定时间向气道注入湿化液,以维持上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或)过滤的方法。11 湿热交换器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er(HME):一种通过其内部的特殊材料吸收患者呼出气体的热量和水分,并在吸入气体时释放,从而对吸入气体起到加温、湿化、过滤功能的气道湿化装置,也称人工鼻。12 脱管 decannulation:气管外套管意外脱出气管造瘘口外,或未见脱出但气管外套管实际置于颈前软组织内。一、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5、,都有哪些基本要求?1 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 操作前后手卫生应符合 WS/T 313 规定。3 留置气管套管期间,应动态评估病情、呼吸、气管套管固定情况、气道通畅性、有无脱管及并发症。4 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气囊压力应维持在 2530cmH2O,宜每 46h 监测气囊压力。可每 46h 放气 1 次,每次放气30min 左右。对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套管,每次放气前应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5 对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隔离和自我防护应符合 WS/T 311 规定。二、气道吸引如何做?(一)哪些情况下需要做气道吸引?气道吸引有八大时机:1 气管造瘘口可见痰液或闻及痰鸣音。2 血氧饱和度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管 切开 机械 通气 患者 护理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