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工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工艺.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JBZ1803YJBZ180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1.2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主体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以下简称填埋场),填埋场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劳动保障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等有关规定。1.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应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为基础,并考虑城市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按不同城市、不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1。4 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垃
2、圾产生量、场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服务年限及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确定。填埋场建设规模分类和日处理能力分级宜符合下列规定:1.4。1.填埋场建设规模分类:类总容量为 1200 万 m3以上;类总容量为 5001200 万 m3;类总容量为 200500 万 m3;类总容量为 100200 万 m3。注:以上规模分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1。4。2填埋场建设规模日处理能力分级:级日处理量为 1200t/d 以上;级日处理量为 5001200t/d;级日处理量为 200500t/d;级日处理量为 200t/d 以下.注:以上规模分级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1。5 新建项目应与现有的垃圾收运及
3、处理系统相协调,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1。6填埋物1.6.1 填埋物应是下列生活垃圾:(1)居民生活垃圾。(2)商业垃圾.(3)集市贸易市场垃圾。(4)街道清扫垃圾。(5)公共场所垃圾。(6)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1。6。2填埋物中严禁混入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1.6.3填埋物应按重量吨位进行计量、统计与校核。1.6.4填埋物含水量、有机成分、外形尺寸应符合具体填埋工艺设计的1要求。2 2材料及主要机具材料及主要机具2.1 材料2。1.1 施工安装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对国外引进门的专用:填埋设备量与材料,应按供货商提供的设备技术要求、合同规定及商
4、检文件执行,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注的相应要求.2.2 机具设备2。2.1土方工程: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翻斗车.2。2.2钢筋工程:钢筋弯曲机、卷扬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粗直径钢筋连接设备(电弧焊机、直螺纹连接设备等)、钢筋钩子、撬棍、扳子、钢丝刷子.2。2.3模板工程:圆锯机、压刨、平刨、斧子、锯、扳手电钻2.2。4混凝土工程: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计量设备、混疑土输送泵、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翻斗车、汽车吊、空气压缩机、手推车、串筒(或溜槽)、铁锹、铁板。2.2.5焊接设备:LEISTER 双焊缝焊接机,压出 式焊枪、真空检测设备,小型发电机、KL 一 50 型弹簧焊接
5、缝拉伸检测设备.3 3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3.1填埋场选址3.1。1 填埋场选址应先进行下列基础资料的收集:(1)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及相关规划。(2)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场址周围人群居住情况与公众反映,填埋气体利用的可能性。(3)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土石料条件.(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5)洪泛周期(年)、降水量、蒸发量、夏季主导风向及风速、基本风压值。(6)道路、交通运输、给排水及供电条件。(7)拟填埋处理的垃圾量和性质,服务范围和垃圾收集运输情况。(8)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规划资料.(9)城市电力和燃气现状及规划资料。3。1.2 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6、(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及补给区。(2)洪泛区和泄洪区。(3)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 以内的地区。(4)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极河流和湖泊50m 以内的地区。(5)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 3km 以内的地区。(6)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洞区。2(7)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区自然保护区。(8)公圆、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9)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3.1.3 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7、(1)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2)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3)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 10 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 8 年。(4)交通方便,运距合理。(5)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6)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向下风向。(7)选址应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规划、环保、环卫、国土资源、水利、卫生监督等有关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3。1.4 填埋场选址应按下列顺序进行:(1)场址侯选在全面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初定 3 个或
8、3 个以上侯选场址。(2)场址预选通过对侯选场址进行踏勘,对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地质、水文、气象、供电、给排水、覆盖土源、交通运输及场址周围人群居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推荐 2 个或 2 个以上预选场址。(3)场址确定对预选场址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社会及环境比较,推荐拟定场址.对拟定场址进行地形测量、初步勘察和初步工艺方案设计,完成选址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确定场址.3。2 填埋场总体布置(1)填埋库区的占地面积宜为总面积的7090%,不得小于60%。填埋场宜根据填埋场处理规模和建设条件做出分期和分区建设的安排和规划.(2)填埋场类型应根据场地地形分为山谷型、平原型、坡地型。总体布置
9、应按填埋场类型,结合工艺要求,、气象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总平面应工艺合理,按功能分区布置,便于施工和作业;竖向设计应结合原有地形,便于雨污水导排,并使土石方尽量平衡,减少外运或外购土石方.(3)填埋场总图中的主体设施布置内容应包括:计量设施,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沥液导流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4)填埋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应包括:进场道路,备料场,供配3电,给排水设施,生活和管理设施,设备维修、消防和安全卫生设施,车辆冲洗、通信、监控等附属设施或设备。填埋场宜设置环境监测室、停车场,
10、并宜设置应急设施(包括垃圾临时存放、紧急照明等设施)。(5)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与填埋库区之间宜设绿化隔离带.生活、管理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的组成及面积,应根据填埋场的规模、工艺等条件确定,不宜超过表 173 所列指标.表 3。2.5 各级填埋场附属建筑面积指标(m2)日处理规模级级级级生产管理用房1200250040018003001000300700辅助设施用房200600100500100200100200注:1.生产管理用房包括:行政办公、维修间、计量间、门房、油站、化验室、变配电房等。2.辅助设施用房包括:住宿或值班宿舍、食堂、浴室等。(6)场内道路
11、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分为永久性道路和临时性道路进行布局。永久性道路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露天矿山道路三级或三级以上标准设计;临时性道路及作业平台宜采用中级或低级路面,并宜有防滑、防陷设施。场内道路应满足全天候使用。(7)填埋场地表水导排系统应考虑填埋分区的未作业区和已封场区的汇水直接排放,截洪沟、溢洪沟、排水沟、导流渠、导流坝、垃圾坝等工程应满足雨污分流要求。填埋场防洪应符合表 174 的规定,并不得低于当地的防洪标准。表 3.2。7防洪要求填埋场建设规模总容量(104m3)500200500防洪标准(重现期:年)设计5020校核10050(8)填埋场供电宜按三级负荷设计,
12、建有独立污水处理厂时应采用二级负荷.填埋场应有供水设施.(9)垃圾坝及垃圾填埋体应进行安全稳定性分析。填埋库区周围应设安全防护设施及 8m 宽度的防火隔离带,填埋作业区宜设防飞散设施.(10)填埋场永久性道路、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和防火隔离带外均宜设置绿化带。填埋场封场覆盖后应进行生态恢复。3。3 施工组织3.3。1 填埋现场前应根据设计文件或招标文件编制施工方案和准备施工设备及设施,并合理安排施工场地。3.3。2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制度;采用有效的劳动组织,运用科学方法,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数量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量的大4小确定。3。3.3 熟悉及审查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摸清工
13、程情况。3.3。4 明确提出施工的范围和质量标准,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各类填埋场施工工期可按表 l-75 所列指标控制),并向施工人员交底。表 3.3.4填埋场施工工期施工规模I 级级级级施工工期天然防渗12219156126人工防渗1221915694 4施工程序及操作工艺施工程序及操作工艺4。1 填埋场地基与防渗4.1。1 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4。1。2 天然粘土类衬里及改性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10-7cm/S,且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不应小于 2m。4。1.3 在填埋库区底部及四壁铺设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作
14、为防渗衬里时,膜厚度不应小于 1.5mm,并应符合填埋场防渗的材料性能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4.1。4 人工防渗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4。1.4.1 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绕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4。1.4。2 复合衬里应按下列结构铺设a 库区底部复合衬里结构(图1-32).基础,地下水导流层,厚度应大于30cm;膜下防渗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 100cm,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10-7cm/s;HDPE 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层,厚度应大于或等于30cm;土工织
15、物层。5图 132库区底部复合衬里结构示意图b。库区边坡复合衬里结构(图 133).基础,地下水导流层,厚度应大于 30cm;膜下防渗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75cm,渗透系数不应 1。010-7cm/s;HDPE 土工膜;膜上保护层;渗沥液导流与缓冲层。图 133库区边坡复合衬里结构示意图4.1.4.3 单层衬里应按下列结构铺设a 库区底部单层衬里结构(图 134)。基础,地下水导流层,厚度应大于 30cm;膜下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100cm,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cm/s;HEPE 土膜;膜上保护层;渗透沥液导流层,厚度应大于30cm;土工织物层。图 134库区底部单层衬里结构示意
16、图6b。库区边坡单层衬里结构图(图 1-35)。基础,地下水导流层,厚度应大于30cm;膜下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 75cm,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105cm/s;HEPE 土膜;渗沥导流与缓冲层。图 135库区边坡单层衬里结构示意图4。1.4。4 库区底板双层衬里应按下列结构铺设(图 1-36).基础,地下水导流层,厚度应大于 30cm;膜下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 100cm,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105cm/s;HEPE 土膜;膜上保护层;渗透沥液导流(监测)层,厚度应大于 30cm;膜上保护层;渗透沥液导流层,厚度应大于 30cm;土工织物层。图 136库区底板双层衬里应按下列结构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垃圾 卫生 填埋场 施工工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