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连拱隧道开挖施工技术研究.pdf
《双连拱隧道开挖施工技术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连拱隧道开挖施工技术研究.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连拱隧道开挖施工技术研究双连拱隧道开挖施工技术研究摘要:文章结合太澳国家重点公路济源至晋城(省界)段高速公路省庄连拱隧道的施工,对双连拱隧道开挖的施工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双连拱隧道类、类、类围岩的开挖、初期支护等施工技术。关键词:双连拱隧道开挖初期支护技术研究0 引言由于双连拱隧道在与洞外线路平面接线及洞口位置的选择上较为灵活,使得越来越多的中短隧道采用此结构形式,尤其对地形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双连拱隧道作为一种较新的隧道结构形式,存在施工相对工期长,施工繁琐、技术要求高等缺点,特别是左右洞开挖与支护交错进行,导致围岩应力变化和衬砌荷载转换复杂化;中墙顶部围岩因
2、受多次开挖爆破的扰动,极易发生塌方.因此结合省庄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对双连拱隧道的开挖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总结,以达到安全快速施工的目地.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 太澳国家重点公路济源至晋城(省界)段高速公路省庄隧道,为双跨连拱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进口桩号 K10+942,出口桩号 K11+145,全长 203 米,其中明洞长 22 米,暗洞 181 米。隧道最大埋深 56.5m,净宽 10。25+2.91+10。2523.41m,净高 7.10m,建筑限界高 5.0m。类围岩 45 米,类围岩 68 米,类围岩 90 米。全隧道均采用新奥法施工,柔性支护体系的复合式衬砌结构,并视地质、
3、地层条件增设超前小导管注浆,挂网喷锚支护,二次钢筋混凝土衬砌。1。2 技术标准 省庄连拱隧道按山岭重区高速公路标准设计,主要设计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 80km/h,双跨连拱:净宽 10.25+2.91+10。2523.41m,净高7.10m,建筑限界高 5。0m,洞内路面设计荷载为公路级。1。3 地质概况 洞身穿过的地层为强弱风化灰岩、弱、微风化灰岩,其中类围岩 45 米,类围岩 68 米,类围岩 90 米。隧道进出口,即类围岩段为强弱风化灰岩,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呈碎石状压碎结构,Vp=13502000m/s,围岩稳定性差,雨季时有滴水及渗流现象;弱风化灰岩,即类围岩段
4、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呈碎石状压碎结构,Vp=20003050m/s,围岩稳定性较差,雨季时有滴水及渗流现象;微风化灰岩,即类围岩段厚层构造,呈大块状砌体结构,Vp=30503050m/s,围岩稳定性较好。1.4 气候、水文 隧道沿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每年 6、7、8、9 四个月,年平均降水量 600.3mm,年平均气温为 14.3,最冷为 1 月,平均气温为0.2,最热为7 月份,平均气温为27。本区年平均风速为 2.2m/s,平时最大风速 20m/s,极大风速为 22m/s.隧道岩层未发现断层、褶皱,岩层内未发现渗水,主要靠大气降
5、水补给。1。5 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难点 隧道单洞开挖断面大,因此采用合理的开挖形式及施工顺序是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由单侧施工过渡到双侧施工,围岩应力释放不平衡,使中墙承受较大偏心荷载,可能导致中墙失稳,因此合理选择开挖方式、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工作面间距,直接关系道隧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中墙顶部围岩至少受三次爆破扰动,受力最为不利,且两侧正洞开挖,特别是上台阶开挖时,会对中墙顶部围岩扰动较大,因此正洞上台阶爆破应严格按微震控制爆破施工。2 施工方案比选洞身开挖是双连拱隧道施工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工期和后继工序及工艺流程的正常进行,在施工方案讨论研究时,根据本隧道双跨连拱
6、的特点,拟定了以下方案进行比选:2.1 类围岩开挖 由于类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围岩稳定性差,安全要求高,故采用三导洞法,中导洞先行,左导洞滞后中导洞,右导洞滞后左导洞,正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以稳定开挖面,开挖进尺按两榀拱架距离控制,中导洞掌子面超前主洞 30 米,侧导洞掌子面超前主洞 15 米,上下台阶掌子面间距 20 米.2。2 类、类围岩开挖2.2.1 开挖方案比选 方案一:中导洞、正台阶环导分部法,特点:可使用中、小型机械施工,施工工序多,要求掌子面稳定性好、地面沉陷小,周边松弛控制较好,安全,适用范围:地质条件差、安全要求高.方案二:中导洞、正台阶分部法,特点:可使用大
7、中型机械施工,施工工序较多,要求掌子面稳定性较好、地面沉陷较小,周边松弛控制较好,较安全,适用范围:工程跨度大、工期要求快.方案三:三导洞法,特点:可使用中小型机械施工,施工工序较多,要求掌子面稳定性好、地面沉陷较小,周边松弛控制较好,安全,适用范围:工程跨度大、安全要求快。由于类、类围岩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呈碎石状压碎、大块状砌体结构,围岩稳定性较好,经比选采用方案二,并对该方案上台阶长度进行比选:方案一:微台阶法,特点:台阶长度 35 米,初期支护闭合环能及时形成,施工安全;但所需工、料、机较多,工序交叉多,施工场面混乱,工序流程不清晰,地质条件差时不宜采用。方案二:短台阶法,
8、特点:台阶长度 560 米,初期支护闭合环形成稍晚,施工较安全,上下台阶可独立进行流水作业,施工干扰小,工序紧凑,进度快.方案三:中长台阶法,特点:台阶长度60 米以上,初期支护闭合环形成较晚,围岩较弱,破碎带及有地下水时对结构受力不利,上下台阶可独立进行流水作业,施工干扰小,工艺流程清晰。经比选采用方案二,最终选定中导洞、正短台阶分部法开挖方案.主洞开挖时上台阶长度 30cm,二次衬砌紧跟,距离开挖面不大于 50m,仰拱超前二次衬砌 20m。中导洞、正短台阶分部法有以下特点:上下台阶施工工序较少,每道工序的施工空间,均可采用机械装渣和出渣运输,既方便施工,降低劳动强度,也节约了成本,加快了速
9、度.有利于形成小段平行流水作业,作业面和作业时间集中,便于工、料、机调配.主洞开挖不需设临时支护,下台阶开挖在上台阶初期支护后施工,施工安全。开挖断面大,光爆死角少,断面圆顺,初期支护质量可靠.2.2。2 施工步骤 中导洞、正短台阶分部法施工顺序断面示意图详见图 1,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 2.主洞洞口段上台阶施工时,预留核心土,以稳定开挖面,并作为预支护和初期支护的工作平台,核心土在施作拱部预支护及初期支护后挖除。类、类围岩段不留核心土,开挖后即进行初期支护施工.主洞施工按中导洞、左主洞、右主洞,即顺序开挖,下台阶开挖(1)(2)两步交替顺序施工,以便于上台阶出渣,同时为尽快施作仰拱及二次衬砌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连 隧道 开挖 施工 技术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