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电路应用实验.pdf
《组合电路应用实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电路应用实验.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 3组合电路应用实验组合电路应用实验3.13.1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验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验1.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2)用实验验证所设计电路的逻辑功能。2 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数字逻辑电路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组合逻辑电路,另一类是时序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任何时刻的输出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而与这一时刻输入信号作用前电路原来的状态没有任何关系。根据实际给出的逻辑问题,求出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最佳逻辑电路,这就是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所要完成的任务。由小规模集成电路(SSI)构成组合逻辑电路
2、设计一般可分为以下 5 个步骤进行:(1)分析任务要求,确定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列出真值表。(2)根据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并用布尔代数法或卡诺图法化简,得出最简的逻辑函数表达式。(3)按化简后的逻辑表达式,对照真值表进行功能检查,以确定所设计的电路是否符合要求。(4)按照具体情况对化简后的逻辑表达式进行整理,具体可能是:从尽可能简单的角度来考虑选用元器件。设计任务中规定了所用的电路类型,如规定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等。从经济角度考虑选用价格便宜的元件或利用现有的元件来构成电路。(5)选用元件时,可以用同类型号的元件来实现相同的逻辑功能。对于小规模器件来说,应充分利用每个门的扇
3、入系数,力求用最少量的门获得最佳效果。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步骤也可用如图所示的框图来描述。图 311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过程框图上图中的逻辑化简,是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步骤中较重要的一步。为了确保逻辑电路结构简单以及使用器件较少,通常要求尽可能简化逻辑表达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电路结构达到最佳。前面几步只是完成了基本的逻辑设计任务,至于设计功能是否正确,电路是否稳定可靠,还需进行静态测试。也就是说根据 真值表来改变输入变量,测出对应的输出值,验证电路的逻辑功能。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组合逻辑电路 设计过程。例如,要求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将 8421BCD 码变换为余 3 码。根据题意,列出真值表。这是
4、一个码制变换问题。由于都是 BCD 码,因此它是一个四输入、四输出的逻辑函数。根据两种代码的编码关系,列出真值表如表311 所示。表 311代码转换电路真值表输入输出A A0000000011111111B B0000111100001111C C0011001100110011D D0101010101010101WW0000011111X X0111100001Y Y1001100110Z Z1010101010 选择实验器件,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由于设计要求没有具体指定采用哪一种逻辑门电路,因此可以从门电路的种类、数量、速度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首先根据代码转换真值表,化简
5、后得出最简与或表达式。然后根据电路成本和信号处理速度两个指标变换函数式。变换的原则是应尽量利用公共项以减少逻辑门的数量和类别,同时要设法减少逻辑门的级数以减少信号传输延迟时间,以此得到最佳逻辑函数式。该电路的化简过程如下:用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如图 312 所示,即采用圈圈合并最小项的方法。函数化简后乘积项的数目等于合并圈的数目,每个乘积项所含变量因子的大小,取决于合并圈的数目,每个合并圈应尽可能的扩大。化简后各输出的逻辑表达式为图 312表 311 对应的卡诺图 画出逻辑电路原理图。该电路采用了三种门电路,输入至输出的信号传输时间为两级门的延迟,速度相对较快。逻辑电路图如图 313 所示
6、。图 313 代码转换逻辑电路原理图3 3实验预习要求实验预习要求(1)复习用 SSI 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相关内容。(2)根据实际任务要求,从设计过程到电路图实现,设计组合逻辑电路。(3)制定测试方法和步骤。4 4实验内容实验内容(1)使用若干与非门和异或门设计一个一位二进制全加器或全减器。(2)设计代码转换电路(如 8421 码转换为余3 格雷码;8421 码和余 3 码的代码转换电路)(3)如果将旅客列车分为特快、直快和慢车,它们的优先顺序为特快、直快和慢车,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趟列车从车站开出,即只能给出一个开出信号。请设计一个满足上述要求的排队电路。(4)设计一个保险箱用的4 位代码
7、锁。该锁有A,B,C,D的输入端及一个开箱钥匙孔信号ON的输入端,当开箱时(ON1),若输入的代码(例如ABCD1011)与设定的代码相同,保险箱就打开(X1);若代码不符,电路就发出报警信号(Y1)。写出设计步骤,要求使用最佳设计方案来实现。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测逻辑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注:(1)设计时要把控制要求抽象为二值逻辑命题,以确定输入、输出变量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2)在实验进行中,插拔集成芯片或改变电路连接线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否则集成芯片容易受到较大感应或电冲击,从而导致损坏。(3)实验电路中的连接线长度要尽可能短,其目的是防止噪声干扰及减少传输时间。5 5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设备
8、与器材(1)数字逻辑实验箱一台(2)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 74LS00,74LS10,74LS20,74LS86 等6 6实验思考题实验思考题(1)通过实验,你认为SSI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关键步骤是什么?(2)对于同一个命题,是否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比较各自的优缺点。(3)为防止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接反,而造成器件损坏,保护电路如何设计?7.7.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各题实验任务,列出相应的真值表、画出卡诺图,写出最简的逻辑表达式,画出设计的逻辑电路图。(2)将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3)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4)实验体会和设计分析。3.23.2字符编码显示电
9、路实验字符编码显示电路实验1.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2)掌握 TTL 逻辑门组合应用和七段显示器使用方法。(3)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2.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状态完全取决于同一时刻输入状态的组合,与电路原来的输出状态无关。图 3-2-5 是一个由逻辑门构成编码显示组合电路,可以分析,6 个输出Ya,Yb,Yc,Yd,Ye,Yg与两个输入K1,K0有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两个输入组合成四种编码输出状态,控制七段显示器显示四个特定字符。(1)七段共阴显示器原理七段显示器内部由八个发光二极管组成,七个段划和一个小数点,位置排成.”形。八个发
10、光二极“管的连接方式有共阴接法和共阳接法两种。共阳接法就是把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高电平驱动的公共端 COM,各管的阴极由低电平有效的段码信号ag 控制。共阴接法则相反,它的公共端 COM 是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由低电平驱动,而各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由高电平驱动。图 3-2-1 表示了七段共阴显示器的内部原理、外引线排列图以及常用显示符。各段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发光,导通电压UD约为 2V,导通电流ID约需 310 毫安,电流太大可能会损坏器件。所以,使用时必须根据所加信号的幅度选择限流电阻。图3-2-5 中,七段共阴显示器的公共端COM 接地,段控制端 ag 通过限流电阻
11、接 5V 电源。由于 TTL 逻辑门输出的高电平驱动能力有限,所以或非门输出通过反相缓冲器 1413(2003)驱动显示器的 a,b,c,d,e,g 各段。其中f 直接通过限流电阻接电源,不受输入K1,K0控制,所以f 段始终发光。(2)集电极开路的反相缓冲器功能1413(2003)为集电极开路(Open Collector)反相达林顿结构,内部有 7 个互相独立的复合达林顿管。电路原理及引脚排列如图3-2-2(a)所示。当缓冲器输入为低电平“0”时,复合管截止,OC 输出为高阻状态,对外电路没有影响,相应段的发光管仍然导通;当缓冲器输入为高电平“1”时复合管导通,输出低电平使相应段的发光管截
12、止。所以当图 3-2-5电路中或非门输出为“0”时,显示段亮,输出为“1”时,显示段灭。(3)动态扫描显示原理图 3-2-5 电路中采用一个显示器根据K0,K1控制显示不同的字符。如果K0,K1由一个 2 位二进制计数器的输出控制,使K0,K1的状态呈“00”“01”“10”“11”“00”自动顺序变化,则四个字符亦随控制码顺序循环显示。如果采用四个共阴显示器组成如图 3-2-3 所示的动态扫描显示电路,替代图 3-2-5 中的一个七段显示器,则四个显示字符可以同时稳定显示。四个显示器的阳极 ag 一一对应连接,由缓冲器的输出控制。各显示器的阴极公共端信号 Y0Y3 由 K0,K1 通过 2
13、线-4 线通用译码器顺序产生,扫描控制时序如图3-2-4 所示。由于任意瞬时只有一个共阴显示器的阴极为低电平,所以此时反相缓冲器输出的阳极控制信号只能对该显示器有效,使之显示相应的字符,其他阴极为高电平的显示器呈灭显状态。这样,扫描时钟信号 CP 控制计数器使各显示器分时轮流选通,同时控制逻辑门编码电路产生不同的字符显示段信号,使各显示器逐位顺序显示。每位显示的时间为一个CP 周期,显示扫描周期 T 为时钟周期的 4 倍。只要扫描时钟频率足够高,使每个显示器每秒的导通次数大于 50 次(四位显示的扫描时钟频率大于200Hz),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可以观察到各位显示器同时显示。时钟频率越高,
14、显示越稳定。3.3.实验参考电路实验参考电路4.4.实验预习要求实验预习要求(1)根据图 3-2-5,列出电路各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并将输入K1,K0为不同状态时,逻辑门电路的输出Ya,Yb,Yc,Yd,Ye,Yg和七段共阴显示器输入ag及相应的显示字符填入表 3-2-1 中。(2)用 2 输入与非门设计显示自选字符,如“H”,“O”,“P”,“E”(“H”,“E”,“L”,“P”或“C”,“L”,“E”,“A”等)。列出真值表,写各输出的逻辑表达式,画出电原理图,标出引脚编号。逻辑门的个数不能超过8 个。逻辑门采用四-2 输入与非门 74LS00,引脚排列见实验 4.1 图 4-1-2(c)
15、(3)根据发光二极管发光时的导通电压和导通电流选择限流电阻的阻值。*(4)根据动态扫描原理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其中2 位二进制计数器用双 JK 触发器构成,型号从附录中自选。双 2 线-4 线译码器的型号为 74LS139,功能及引脚排列查阅实验 3.5 图 3-5-1。(5)认真阅读实验内容与步骤部分,充分了解实验方法和过程。表 3-2-1图 3-2-5 电路输入、输出逻辑关系K10011K00101YaYbYcYdYeYgabcdefg显示字符亮亮亮亮5.5.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内容和步骤(1)检查实验装置与器件。根据四-2输入或非门74LS02的逻辑功能检查器件。或非门的输入信号由数
16、字逻辑实验箱上的逻辑开关提供,输出状态用箱上的逻辑指示灯检查。当任一开关的状态为高电平“1”时,或非门输出低电平“0”,指示灯不亮。当两个开关的状态均为低电平“0”时,或非门输出高电平“1”,指示灯亮。(2)按图 3-2-5 电路连线,输入K1、K0接逻辑开关。限流电阻采用 8 联集成电阻,9个引脚,内部连接方式如图 3-2-5 虚线框所示。8 联电阻的公共端有标记“”,接+5V 电源。集成电阻直接插在反相缓冲器的输出引脚边,如图 3-2-2 所示,以减少连线。缓冲器输出ag接共阴显示器的段码输入端,显示器公共端COM 接地。根据表 3-2-1 改变开关状态,观察显示字符是否与分析的结果相同。
17、(3)按预习要求(2)设计的电路改接编码组合电路部分(缓冲器和显示器电路不变),观察显示结果并与设计要求比较。*(4)用 JK 触发器连接成两位二进制异步计数器,控制编码显示电路的输入K1,K0,扫描时钟采用逻辑实验仪输出的1Hz 脉冲信号,观察显示效果。*(5)按预习内容(4)设计的电路连接动态扫描显示电路,扫描时钟频率改为1kHz,观察实验结果。6.6.实验设备和器材实验设备和器材(1)数字逻辑实验箱(2)双列直插集成四-2 输入 TTL 或非门 74LS02(3)双列直插集成四-2 输入 TTL 与非门 74LS00(4)七段共阴显示器(5)九引脚 8 联集成电阻(6)集成七达林顿 OC
18、 反相缓冲器 1413(2003)*(7)双 JK 触发器*(8)2 线-4 线译码器 74LS139(9)数字万用表7.7.实验思考题实验思考题(1)若限流电阻为 1K,当反相缓冲器输入Yb为“1”时,输出信号电平约为 0.3V左右。根据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和电流,图 3-2-5 电路中的I,ID,Io各为多少?当Yb为“0”时,各电流又为多少?(2)若动态扫描显示电路的时钟频率为 1Hz,四位字符可能如何显示?如果时钟频率为 100Hz 呢?8.8.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要求(1)预习要求(1),(2)的内容。(2)列出限流电阻参数选择的计算方法。(3)回答思考题。1 台2 片1 片1 个1
19、 个1 片1 片1 片1 台3.33.3 编码器和译码器实验编码器和译码器实验1.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译码器、编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2)利用译码器、编码器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2 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编码器编码器的逻辑功能是将输入信号中的一个有效信号变换成相应的一组二进制代码输出。优先编码器定义了所有输入信号的优先级别。当多个输入信号同时有效时,优先编码器输出的是对应优先权最高的信号编码值。图 3318 线3 线优先编码器 74LS148 的引脚排列图图 331 给出 8 线3 线优先编码器 74LS148 的引脚排列图。S为使能控制端或称选通输入端。选通输
20、出端YS和扩展端YEX的功能是实现编码位数(输入信号数)的扩展。,低电平有效。IN7的优先权最高,IN0的优先权IN0IN7是 8 个输入信号(编码对象)最低。编码输出是 3 位二进制代码,用Y2Y1Y0表示。表 331 为 8 线3 线优先编码器的真值表。表 331 8 线-3 线优先编码器真值表输入输出SIN0IN1IN2IN3IN4IN5IN6IN7Y2Y1Y0YEXYSl1 1 1 1 1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O 0 1 1 0 0 1 1 1 0 0 l l 1 1 0 0 l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21、0 0 0 1 0 0 1 0 1 0 1 0 0 l 0 1 1 0 1 1 0 0 0 l 1 0 1 0 1 1 1 0 0 1 0 0 1 l l 1 1 1 1 1 1 1 0 1在S=“0”时,编码器允许工作。当IN0 IN78 个输入中有“0”时,输出一组优先权最高的有效输入所对应的二进制代码。比如当S=IN1 IN3 IN4 IN60时,I N6的优先权最高,输出Y2Y1Y0=“001”(见表 3-3-1 第 4 行)。(2)译码器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它的逻辑功能是将每个输入的二进制代码,译成对应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译码器有变量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之分。变量译码器变量译码器的逻
22、辑功能是将输入的 n 位二进制代码译成 2n个输出变量。每个输出变量与唯一的一组输入码对应,当输入为某组码时,仅有与其对应的输出信号为有效电平,其他输出均为无效电平。典型的变量译码器型号为3 线8 线译码器 74LS138。图 332 所示为 3 线8 线译码器 74LS138 的引脚排列图。图 3323 线8 线译码器 74LS138 的引脚排列图。其中A2A1A0为 3 条译码输入端,Y0Y7为 8 条译码输出端,低电平有效。S1,S2,S3为使能选通端。表 332 所示为 3 线8 线译码器 74LS138 的真值表。表 332 3 线8 线译码器真值表S1S2 S3A2A1A0 l 0
23、 1 O 0 O 0 1 0 0 0 1 1 O 0 1 0 1 0 0 1 1 1 0 1 0 0 1 O 1 0 1 1 0 1 1 0 1 0 1 1 1Y0Y1Y2Y3Y4Y5Y6Y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由表332可见,当S1=“1”,S2 S3=“0”时,不论输入A2、A1、A0为何状态,
24、输出Y0Y7中有且仅有一个为有效电平“0”,有效输出端的下标序号与输入二进制码所对应的十进制数相同。变量译码器除了实现译码功能外,可以作为数据分配器使用。如果利用使能选通端中的一个输入串行数据信号,变量译码器就实现数据分配功能。另外,变量译码器还可以用来方便地实现多输出逻辑函数。显示译码器把输入的二十进制代码转换成十进制数码各段驱动信号的电路称为显示译码器。图333为七段显示译码器 74LS48 的引脚排列图。图 333七段显示译码器 74LS48 引脚排列图其中A3 A0为译码器的输入信号,Ya Yg为译码器的 7 个输出,LT为译码器的灯测试输入,BI/RBO为译码器的消隐输入/灭零输出,
25、RBI为灭零输入。表333为七段显示译码器的真值表。表表 333七段显示译码器的真值表七段显示译码器的真值表十进制输 入输 出BIRBO或功能LTRBIA3A2A1A0 ll11 1 1 1l 1lll1ll110 0 0 0YaYbYcYdYeYfYg1 1 l 1 1 l 1 0 0 1 l O 0 0 01 1 0 1 1 0 ll l l l 0 0 l0 l l 0 0 l l1 0 l 1 0 l l0 0 1 1 1 1 11 1 1 0 0 0 0l l l l l l ll 1 l 0 0 l l0 0 0 1 1 0 10 0 1 1 0 0 10 1 0 0 0 1 1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合 电路 应用 实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