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梳理八篇.pdf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梳理八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梳理八篇.pdf(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梳理八篇 篇 1: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梳理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列坐其次 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古义:_ 2.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古义:_ _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古义:_ 4.因此游目骋怀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_ 5.信可乐也 今义:指书信 古义:_ 6.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古义: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将军夜引弓()相如引车避匿()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引赵使者蔺相如()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2
2、.是 是日也,天朗气清()敢不唯命是听()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觉今是而昨非()3.一 因此兴怀,其致一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不期而遇()良马期乎千里()5.致 因此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家贫,无从致书以观()6.次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初一交战,操军引次江北()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死生亦大矣()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4.足以极视听之娱()
3、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译文:_ 2.当其欣于所遇。()译文:_ 3.亦将有感于斯文。()译文:_ 答案:兰亭集序 一.“悟”通“晤”。二.1.它旁边,是两个词;2.指自然界的万物;3.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4.用来;5.实在;6.这次集会的诗文。三.1.导引/拉开/退却/引用/延请/率领;2.这,此/宾语前置的标志/判断动词“是”/正确;3.相同,一样/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一点,少量;4.至、及/满一年/约定/期望;5.思想情趣/达到/招纳/得到;6.旁边/次序,按照次序/驻扎。四.1.大,形容词做名词,大事;2.一.齐,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把
4、看作相等;3.贤、少长,形容词做名词,贤能的人、年纪轻和年纪大的人;4.形容词做动词,穷尽。五.1.省略主语(名士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2.状语后置句 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3.状语后置句 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篇 2:兰亭集序知识梳理 兰亭集序知识梳理 一.基本常识 1.有关序、跋类文体 放到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到卷末为跋或后序。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身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
5、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21379),东晋闻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 XX)人,后居XX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其子王献
6、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3.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 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好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二.字词语言 1.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 通 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 通 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 古:长 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7、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 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 古:兼词,“之于”合音 今:常用义为众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古:读 zeng,竟 今:读 zeng 多作姓 向之所欣 古:过去、原来 今:常用义为方向 终期于尽 古:至、及 今:无此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士 少长咸集 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环绕 一觞一咏 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
8、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因此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5.虚词利用 因此 因此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因此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因此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
9、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三.理解分析 1.结构脉络(一)叙宴集盛况(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3)盛况 流觞曲水,一觞一泳(4)感受信可乐也(二)发人生感慨(1)为人处世的方式 静态晤言一室 动态放浪形骸(2)感慨抒怀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三)明作序要旨(1)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写作动机“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2.重点语句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10、”,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为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这句话首先是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第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的生死的看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长寿
11、和短命,没有绝对的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他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与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显然是荒谬的。作者在第三段引出孔子“死生亦大矣”的观点,以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无常而作生死之事之叹,来说明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之荒诞。3.写作特色(1)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 第一段叙事、描写,二.三段议论、抒情。先叙兰亭之会盛况,描写山水景致,而后由乐入悲,转入对生死问题的议论,抒发感慨之情。文笔洗练,自然有致。(2)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兰亭集为游宴诗集,作者借为其写序表明了自身的生死观。并批判了崇尚玄学的当时存在着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使本篇
12、立意高远,不同凡响。四.补充拓展 1.补充注释(1)“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道是主宰万物的,它不会随外物(包含人的生死)而变化。(2)“一死生”“齐彭觞”不是庄子的原话。庄子原话是:“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自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均见庄子。齐物论)(3)滥觞本文有“引以为流觞曲水”句。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吟诗歌赋之雅俗。江河发源处水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崏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后以此来比喻事物的开始。如:楚辞中的谣歌可以
13、看作是我国五言诗的滥觞。2.知识拓展(1)东床东晋名相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即指王导的家族。晋书。王羲之传载:“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郗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后因称女婿为“东床”,也称“坦腹”。(2)兰亭序帖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兰亭序帖后,爱不释手,常常“朝夕观览”。贞观十年,让冯承素、虞世南、禇遂良等人摹拓十本,以赏近臣。死后将其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
14、次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以冯承素临摹最为逼真,较有影响。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个半印,故又称为“神龙本”。(3)课外阅读王勃滕王阁序,比较两序的风格异同。3 知识扩展:兰亭集序同步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因此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
15、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因此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10 分)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3.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极: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与:5.虽趣舍
16、万殊,静躁不同 趣:6.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8.不能喻之于怀 喻: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10.因此兴怀,其致一也 致:二.翻译下面的句子。(15分)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译文: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译文: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译文: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5.虽世殊事异,因此兴怀,其致一也。译文:三.阅读全文,完成下列 14 题。(1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 毕:全,都 B.因此游目骋怀 骋:舒展 C.暂得于己 暂:暂时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寿命
17、)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B.引以为流觞曲水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仰观宇宙之大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 仰观宇宙之大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
18、、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到会人的快乐。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四.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2.是日也,_,_。仰观宇宙之大,_,因此游目骋怀,_,信可乐也。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_,_。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后之视今,_,悲夫!【参考答案】一.(10分,每个 1 分)1.副词,全,都。2.形容词,高,长。3.活用作动词,尽情享受。4.动词,交往,相处。5.动词,
19、取(进取)。6.副词,竟然,却。7.名词,造化(大自然)。8.动词,明白。9.活用作动词,把同等看待(把看成一样)。10.名词,情致,情趣。二.(15 分,每句 3 分)1.很多有贤才的人都来了,年轻的、年长的都有。(“贤”形容词作名词,1分;互文修辞手法,1 分;句意 1 分。)2.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管弦之盛”定语后置,1分;“觞”1分;句意 1 分。)3.等到对自身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情的转变而变化,感慨也就油然而生了。(“所之”“系”各 1 分,句意 1 分。)4.(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
20、,把长寿和短命看成一样是荒谬的。(“一”“齐”各 1 分,句意 1 分。)5.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也不同,但人们产生感触的情致却是一样的。(“殊”“致”各 1 分,句意 1 分。)三.(12 分,每小题 3分)1.C(暂:表示短暂的时间。古代的“暂”,只指时间很短,没有与将来对比的意思。)2.C(代词,放到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事物”。A.介词,在;介词,对于。B.介词,把;介词,凭借。D.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放到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D 4.B(“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错误。)四.(10分,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1.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2
21、.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3.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4.齐彭殇为妄作 亦由今之视昔 篇 3: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 兰亭集序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转变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因此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二)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贤,意为“有才有德的人”)2.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
22、”)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意为“热闹的场面”)B.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C.形容词作动词:1.齐彭殇为妄作(齐,意为“相同看待”)(三)古今异义词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3.因此游目骋怀(因此,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四)一
23、词多义 1.之: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以之兴怀(代词)夫人之相如(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2.修:茂林修竹(意为“高”)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虽: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死生亦大矣。(语意山构成判断)B.倒装句:1.状语后置:会
24、到会稽山阴之兰亭。当于欣于所遇。终期于尽。不能喻之于怀。2.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C.省略句:(大家)列坐(于)其次。(大家)引(之)以为流觞(之)曲水。晤言(于)一室之内。放浪(于)形骸之外。理解分析 1.结构脉络(一)叙宴集盛况(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3)盛况 流觞曲水,一觞一泳(4)感受信可乐也(二)发人生感慨(1)为人处世的方式 静态晤言一室 动态放浪形骸(2)感慨抒怀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三)明作序要旨(1)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写作动机“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2.重点语句理解“向
25、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为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这句话首先是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第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亭集序 文言文 知识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