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教案(共4课)(2022新版).docx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教案(共4课)(2022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教案(共4课)(2022新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理想的家园13.洁净的水域【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用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2、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有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3.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水域、空气、生物、土地会产生不良后果,而恶劣的环境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人与自然环境需要和谐相处,人类必须要保护环境、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建设理想家园。【教材分析】洁净的水域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理
3、想的家园的第一课时。通过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及各种水体的特点。因此水域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本课将进一步带领学生关注身边水域的污染与保护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水域”和“污染”的概念。让学生清楚了解洁净的水对生命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增强青少年对于守护周围水环境的责任感。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通过正反例的对比,讨论水域的变化,将身边水域污染严重这一严峻事实性问题揭示出来,让学生思考水域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二部分,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土壤污水和地面固体废弃物进入水域,引导学生观察这一过程是怎么发生的,思考
4、去除固体废弃物的方法。第三部分,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滇池污染原因和治理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针对周围水域污染的具体原因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让学生调查了解所在城市水域污染情况及治理方法,了解其做法,评析其效果。【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学习了整个小学阶段关于水资源知识的后,学生对水、水资源、水循环等都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水是重要资源,且我国的淡水资源有人均储量低、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但对于污染还接触不多,因此本课将对水域污染及治理进行一个融合,去讨论怎样保护周围的水域,水域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方法。本课将借助正反例对比、建立模型、阅读资料和动手实验等方法,帮助学生由表及里
5、、由分到合地去研究,最终建立一个整体性的认知。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六年级的小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同时也兼备独立意识,吸取信息能力更强,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判断与辨析。通过三年级上科学第4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学习,学生对水资源种类及储量有了基本认知,知道人们要节约水资源。本课将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提升学生实验技能。【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能区别洁净的水域和受到污染的水域。2.通过讨论,知道污染的水域对人体健康有危害。3.通过实验,知道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如何从陆地进入水域的。科学探究1.能用通过观察对比河流周围环境,总结造成水域污染的原因。2.能通
6、过分析水质污染,举例说明污染的水会造成哪些危害。3.能通过资料阅读,分析滇池治理这一典型案例,指出人们是如何针对水域污染的原因设计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水域污染的危害性极其成因。2.在科学探究中,归纳概括人们治理水域污染的方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水域污染实例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原因,并思考如何治理水域污染。【教学重点】认识到治理水域污染的重要性,归纳概况其主要方法。【教学难点】在水域污染的原因和治理方
7、法之间建立联系。【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视频。学生污染的运河水、托盘2个、湿的泥土、食用色素、细碎的泡沫粒、水。【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2500余年的大运河是沟通中国南北交流的载体和文化纽带,如同一条珠链串起了19座珍珠般的城市。其中,无锡是唯一一座被运河“环抱”的城市,无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荣,运河在无锡的地位可见一斑。那你听爷爷奶奶说过以前的运河是什么样的吗? 2.(播放视频)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领略一下80年代的运河! 3.提问:以前的运河是什么样的?生活在河边的人在干什么? 4.小结:是呢,以前的运河河水很干净,人们用河水刷牙、洗脸、淘米、洗菜,甚至可
8、以直接饮用。那时的水域洁净澄澈,在这样的水域旁生活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今天我们就走进理想的家园这一章,了解洁净的水域。(揭示课题洁净的水域)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家庭调查,让学生初步了解以前的运河河水干净洁净。再视频播放80年代运河实录,通过直观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水域洁净的重要性,揭示洁净的水域这一主题。二、对比运河水与自来水,揭示水域污染的危害1.提问:我们学校就傍河而立,有心的同学肯定注意到了旁边的运河,你见到的运河和老一辈口中的运河有出入吗?现在的运河是什么样子的呢?2.出示材料:一杯运河水、一杯自来水。对比两种水,填写下表(学生活动)3.观察比较两杯水,你有什么发现?生:运河水,黄色浑浊,有腐
9、烂的气味且杂质多;自来水,无色透明,无气味,几乎看不见杂质。4.你觉得运河水能直接饮用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运河水很脏。5.是呢,这样的水是已经被污染过的水,不适合直接饮用。如何我们喝了污染的水会怎样呢?对动物和植物来说呢? 6.小结:如果我们饮用了污染的水可能会导致我们腹泻、发烧、肠胃炎等病症,严重甚至会危害我们的生命。生活在水边和水里的动植物也会受其影响生病甚至死亡,如果这些生病有毒的动植物被人们所食用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观察及感受出发,总结水污染给人们带来的麻烦,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水
10、污染的危害,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水域污染的成因1.(出示图片)水是生命之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秒钟就有1人因水污染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回顾过去,七八十年代生水喝,到现在的造水喝,水域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那么水域污染是怎么形成的呢?2.(展示无锡地图)我们以无锡为例,看看我们的运河都经过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因什么而造成污染呢?3.小组讨论、汇报。4. 水域污染的原因: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矿山污水、生活污水等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无锡地图,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原因。六年级的小学生吸取信息能力更强,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给学生提供证
11、据,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四、模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从陆地进入水域1.通过上述的归纳总结,我发现这些污染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污水,一类是固体废弃物。这些污染物大多是由于人类的不当活动导致了水域污染,那么是不是将它们丢弃在陆地上就万无一失了呢?接下来,我们再来进行一个模拟实验。2.模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从陆地进入水域实验实验材料:托盘2个、湿泥土、食用色素、细碎的泡沫粒、水。实验步骤:(1)在托盘的一侧铺一层湿泥土,在上面滴1020 滴食用色素,再铺一层泥土作为表层土,在最上面撒一些细碎的泡沫粒。(2)将托盘装泥土的一侧垫高,把另一侧放在另一个托盘里。(3)往泥土中慢慢倒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12、。实验要点:(1)铺完土稍微压实,防止土在倒水的过程中被大量冲走;(2)倒水速度要掌控好,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3)需选用可食用色素进行实验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是怎样进入水域的?4.追问:如何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5.小结: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也是造成水域污染的元凶之一。这些污染物经过雨水的冲刷进入水域,从而造成水域污染。对于此类污染,我们可以通过打捞固体废弃物、控制污染源等方法减少污染。设计意图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是引起水域污染的原因之一,但学生对此缺乏感性经验。在这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模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是怎样从陆地进入水域
13、的,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一过程是怎么发生。五、分析滇池污染原因和治理方法1.(出示阅读资料)提问:通过阅读,你知道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吗?2.追问:人们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治理滇池的?。3.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其实无锡也一直被称为太湖旁的一颗明珠,无锡的太湖在07年就遭遇了蓝藻危机,水域污染严重,(播放视频)从滇池的成功案例你能给太湖治理提些意见和建议吗? 4.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其实你们说的,当地的环保部门也都想到了,经过大家漫长的努力,现在太湖的水质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播放视频)对于太湖从清洁到污浊再到清洁的过程你有什么感受?5.其实除了滇池和太湖外还有很多
14、水域也都在遭受污染,所以我们要爱护水域,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设计意图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思考水域保护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真实的情境。选择滇池为例,是因为滇池水域曾遭受污染经过综合治理成功复原,造成污染的原因在其它流域也普遍存在。此外,滇池的治理方法也综合了治理污染水域的主要方式。再进行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解释 07年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方法,学以致用。六、拓展:调查身边水域污染情况,了解治理方法1.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借助网络、求助专业人士等方法调查无锡的水域污染情况及治理方法。2.接下来和我们的弘智少年一起来一次“净水思源 你我同行”的研学之旅吧!(播放视
15、频)3.愿生命之水长流,愿绿色家园长存,水是生命的根本,没有水就等于没有了生命。人类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就污染破坏我们共同拥有的水资源吧!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每一处水资源吧!设计意图水域污染现象在各个地区普遍存在,通过实地考察、借助网络、求助专业人士等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无锡水污染现状,掌握保护身边水域的要点及方法,激发了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后记】14.清新的空气【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
16、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用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
17、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5.3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说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能够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适当建议。10.5 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列举噪音、雾霾、污水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养成环保意识。12.4 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量可能产生影响。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教材分析】清新的空气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理想的家园的第三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空气
18、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空气的存在及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通过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的学习,认识了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等性质。因此空气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物质。作为讨论理想家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污染与保护问题,特别是因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与治理。全课由四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通过将清新的空气环境与污浊的空气环境进行一个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空气环境对于人与生物的重要性。第二个活动是有关雾霾知识的资料学习,让学生了解到雾霾是什么、怎样形成的以及有什么危害。第三个活动,通过指导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检测空气中灰尘的实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看似干净的空气中
19、其实存在很多污染物。第四个活动,针对此前学习所得,引导学生讨论应对雾霾的方法,以及可以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学情分析】通过前面近六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学生表现欲望变差,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于六年级学生,空气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物质,本课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污染与保护问题,特别是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与治理。我们既要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并让
20、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出自己感兴趣并能探究的问题,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良好的空气环境对于生物的重要性。2.描述清新的空气是什么样的,指出污浊的空气有什么危害。3.通过阅读资料指出雾霾是什么,针对雾霾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科学探究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汽车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2.通过检测空气污染物的实验,判断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了污染。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
21、及时反思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2.关心自己生存的空气环境,能针对当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积极提出建议。【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持空气环境清新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根据雾霾特点提出应对之策。【教学准备】教师介绍雾霾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学生两盆长势相同的绿色植物、大塑料袋、收集汽车尾气的管子、汽车尾气、水壶等;三面小镜子,凡士林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同学们是否向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郊游”?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郊游去。(图片出示,播放音乐郊游)2.学生交流:我们来到郊外,深吸泥土的芳香;
22、我们来到公园,欣赏百米的喷泉;我们来到山野,徜徉在绿水青山间;我们来到海边,陶醉于落日霞光下3.如果我们在途中经过了这样的地方,你会是怎样的感觉?(图片出示 :空气被污染的场景。)4.学生讨论,说说不同的空气环境对人的影响。(清洁新鲜的空气,让人觉得舒适;污染的空气含有有害物质,会导致刺眼、刺鼻、咳嗽、恶心等,危害身体健康。)5.我们毫无选择地呼吸着周围的空气,多么希望每时每刻能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揭示课题:清新的空气。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乐、图像结合的课件,以优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结合春游情境和当时当地的空气环境畅所欲言。二、探究空气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1.除了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空
23、气,陪伴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动物、植物也离不开空气。清新的空气和污染的空气对生物有什么影响?2.学生交流:清洁的空气有利于动植物的健康生活;污染的空气,会危害动植物生长。3.想不想亲眼见识一下?准备两盆品种及长势相同的植物,将两盆植物分别放进一个大塑料袋里;在一个袋里充入空气,另一个袋里充入汽车尾气,然后扎紧袋口。确保每天分别充入足够的空气和汽车尾气;置于向阳处,按时浇水。连续5天观察两盆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记录。4.请预测一下:上面的实验将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5.学生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到:两盆植物的长势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装在充入足够的空气的那盆长势正常;装入汽车尾气的那盆长得不好,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想的家园 小学 科学 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理想 家园 教案 2022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