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高考复习(高三) .docx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高考复习(高三)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高考复习(高三) .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高考复习(高三) 教学目的: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教学重点: 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诗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或意象
2、)、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形象与鉴赏形象要点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一、什么是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是指诗歌中所塑造的形象,形象(意象)人(诗人之外特定的人物形象或抒情诗中诗人自己(或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景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写景诗中借以抒发情感的景物)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咏物诗中情感借托的事物)二、诗歌形象的分类1、诗人之外的主人公形象。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塑造了一
3、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在儿子远游前为儿子缝补衣服、疼爱儿子的慈母形象。2、诗人自己(或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3、咏物诗中借托的物象。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石灰这一物象。它在深山中被开采出来,然后在烈火中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诗人借石灰寄托自己不畏
4、艰苦的考验、坚决保持清廉品质的志向。4、写景诗中描写的景象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写寒山、石径、人家、白云、枫林、红叶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秋山晚景图。流露出诗人对秋天喜爱之情。从诗歌主客体角度来看,诗歌形象可分为客体形象和主体形象。所谓客体形象是指作者在诗中刻意描绘的物象,如优美的景物、发人深省的古迹、耐人寻味的事物等;所谓主体形象是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之中的带有作者浓郁主观色彩的自我形象。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景象属于客
5、体形象。据此我们可以想象出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站在江边目送友人依依不舍的诗人自己的形象,这就是主体形象。再如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中的“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是客体形象,而所传达出来的男主人公离别后的凄凉情怀,则是主体形象。 要点: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一、形象鉴赏 人物鉴赏思维切入点: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关键字词,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鉴赏依据)3、诗歌塑造人物的方法(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
6、引法。(5)抒情寄托法。例1:简析下面这首唐诗中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分析:抓人物语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参考答案: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例2:简析下面
7、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诉 衷 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人:陆游;世:南宋,抗金;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
8、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答案: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组织答案落脚点: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实践训练: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答案: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高考复习高三 鉴赏 古代 诗歌 形象 高考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