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的数学课获奖科研报告.docx
《操场上的数学课获奖科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场上的数学课获奖科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操场上的数学课获奖科研报告 摘 要: 测量旗杆的高度是以测量操场上的旗杆高度为背景进行的教学和学习,作者尝试走出教室上了一节活动课,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迷信标准答案、合作意识差、缺乏良好的实验素养、判断能力弱、对错误数据不能甄别等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作为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课堂实验 测量 “在操场上怎么上数学课”?有人肯定有疑问,数学课无非写写算算,主要学习推理和计算,只要一张纸、一支笔和一块橡皮就够,跑到操场上干什么?以前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的实践才发现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数学虽然以推理
2、和演算为主,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每一个分支都有生活实践的影子,而且应用于生活方方面面。数学课堂上的教学不应局限于书本,而应该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我在操场上组织学生上了一节活动课,体会颇深。测量旗杆的高度是以测量操场上的旗杆高度为背景进行的教与学,教学内容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及实际运用。它将生活中不易直接解决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用解三角形的知识寻求不同方法解决,渗透着识模和建模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非常适合上活动课,因此我决定给学生创造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学校操场上上这节课。这节课上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预想
3、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属于活动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方法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方法2:利用标杆;方法3:利用镜子的反射),弄清基本原理(三角形相似的有关知识)。为使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本节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探究测量方法,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讨论,了解并掌握基本原理,明确每种方案测量的方法和需测量的数据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分小组做准备工作,每组5人,在小组内讨论需准备的工具和进行分工。第二课时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实际测量并填写实验报告,根据不同方法求解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测量时,为使解决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被测物也可以选定旗杆
4、之外的物体,如树、路灯杆、篮球架的某一边等,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发现新思路、新方法。 (二)教学预想 八年级学生大约十三四岁,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厌倦,本节课采取活动课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其学习愿望。本节课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对相似三角形有一定的理解。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在分组合作活动及全班交流
5、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和现象 (一)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1.本节课的课题是测量旗杆的高度,实际目的是测量一些不便直接测量的量,具有普遍性,被测物可以选定旗杆之外的物体,如树、路灯杆、篮球架的某一边等。由于课题是要测量旗杆的高度,因此大多学生测量目标都锁定为旗杆,没想到到操场后这些学生都傻眼了,原来课本上的旗杆只是一个杆子,而我们学校的旗杆还有一个底座,旗杆的影子被分为几部分(如下图),问题变复杂了,学生按原定方案不会解决了。当时感到意外,备课时根本没想到理论和实际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实际与理论知识的差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操场 数学课 获奖 科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