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02师说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文言基础梳理】 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 B士大夫之族族:类 C君子不齿齿:提及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及:比得上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A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C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以故汉追及之 B及其所之既倦 C回朕车以复
2、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D事如此,此必及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此三者,吾遗恨也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深追先帝遗诏 D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危乎高哉! 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而其无忘乃父之志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D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既其出,则或咎
4、其欲出者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B非死则徙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沛公则置车骑论语六则 D居则曰:“不吾知也!”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11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而耻学于师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而今安在哉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不耻相师 A望西山,始指异之 B上食
5、埃土,下饮黄泉 C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泣孤舟之嫠妇 13下面对加线的“师”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则耻师焉 孔子师郯子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 A/ B/ C/ D/ 1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 吾师道也耻学于师孔子师郯子小学而大遗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吾从而师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B/ C/D/ 15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需停顿的地方为读。 B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
6、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 C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一祝祷、占卜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D文中的“六艺”,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文本综合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
7、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6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道理 B其出人也远矣出:超出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复:恢复 D君子不齿齿:并列 17下面的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皆出于此乎吾其还也 B于其身也以其无礼于晋 C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遂私见樊於期 18下
8、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古时候的圣人,虽然远远超出一般人,但还跟从老师请教;而现在的一般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B作者认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不在于他们先天的条件,而在于后天的学习与努力。 C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文句的,不是作者所指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被士大夫之族轻视,但那些士大夫们的明智程度赶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作者看来很奇怪。 1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彼与彼年相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说 师说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文言 基础 梳理 检测 语文试题 答案 统编 版高三总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