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6篇).docx





《小班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6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小班认识图形三角形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认识三角形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形与三角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儿歌快乐小鱼; 2、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拼成的小鱼图形; 3、待涂色图形; 4、蜡笔;手帕;音乐磁带。 5、场地上划三角形、
2、正方形、圆形区域。 活动过程: 一、教师拼小鱼图形,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变出了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形状拼出来的? 二、出示正方形手帕,引导幼儿将其变成三角形。 幼儿人手一块手帕,操作一下。 三、引导幼儿重点观察三角形,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四、游戏快乐小鱼。 1、幼儿念儿歌,做动作。 2、老师念:“游到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池塘里”,幼儿游向相应的区域,并做小鱼的动作。 3、一名幼儿当小老师,来发出指令,其他幼儿和老师一起游戏。 五、欣赏挂图,你觉得好看吗? 引导幼儿说出没有涂色的是什么形状。老师与一名幼儿来给它打扮一下。 幼儿分组操作,给小图中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配乐)
3、。 活动延伸: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给老师或其他幼儿看,并说说自己给哪些图形涂了什么颜色。 附:儿歌快乐小鱼 小鱼小鱼游呀游,游到小小池塘里。 捉小虫,吐泡泡,真呀真快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认识三角形教案篇2 目标 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准备 1.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
4、准备)。 两根约4米长的绳。 2.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数一数 它们有几个角。 2.找实物 教师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 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幼儿三角形的名称, 教幼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幼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 一说三
5、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习。 认识三角形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幼儿略微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通过老师引导能正确的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形式感知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 2、运用多种感官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
6、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别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图片,几何图形组成的图画和三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你们拼拼图,你们愿不愿意图?。随后,我会出示用这三种图片组成的各种图片展示给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会和幼儿一起继续通过想象摆出各种图形。 2、提问;这么多好看的图形你们知道它们使用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3、幼儿回答完我会根据小朋友的回答用儿歌的形式把三种图形的特点 和名称说给小朋友们听。 二、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图形。 1、游戏;摸一摸。用摸得形式让小朋友体会这三种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说出图形的
7、名称。 2、游戏;谁的本领大。出示由图形拼成的各种图案让小朋友找出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3、游戏;小动物找家。出示小动物图片,我会告诉小朋友它们哭了,原因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帮帮它找找它们的家。例如;我会扮演小动物说说自己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来帮忙。 4、游戏;找图形宝宝。在教室地板上摆放三个图形宝宝,我喊口令小朋友找图形站好看谁找的快又好。 三、结束。今天我们玩得很开心,小朋友们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认识了什么图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们回家观察一下,你家里什么东西是由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组成的,明天来了告诉老师。 四、放排排队的歌,带小朋友去卫生间。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教学过程
8、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1、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 2、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 1、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 2、 孩子们兴致浓厚,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我觉得我原来的设计可以这样的调整:幼儿自我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认识三角形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1.三角形
9、的概念. 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习重点:“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学习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过程性学习 (一)学前准备: 1、定义:由不在直线上的三条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要素是、。 如图,三角形记为,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顶点为,三角形的内角为 注意:表示三角形时,字母没有先后顺序,但通常按逆时针来排列。 (二)探索新知 1如图,在三角形中, (1)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并填空: a+bccab a+cbb-ac b+cac-ba (2)结论:. (三)应用新知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班 认识 图形 三角形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