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附加题(20分)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繁衍()胚胎()拓宽()鳞次栉比() 祈祷()巨创()风靡()肆无忌惮() m食()ln峋()疾q()图文并mo() zhn酌()tio()望荒dn()如火如t() (二)古诗默写 (1)浩荡离愁白日斜,。(2)乱花渐欲迷人眼,。(3),甲光向日金鳞开。(4),恨别鸟惊心。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3)题。(共6分)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
2、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后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古往今来,对联一直被誉为“诗中之诗”,蕴含其中的修辞魅力令人称奇。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其中有这样几种:一、析字,分为拆字和合字两种组合形式。如拆字联“闲看门中木,思间心上田”,上联拆首字“闲”为“门中木”,下联也对应地拆首字“思”为“心上田”。又如合字联“少水沙即现,是土堤方成”,上联合“少水”为“沙”,下联也对应地合“是土”为“堤”。二、嵌字,
3、即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的汉字、历史典籍或人名掌故等。三、异字同音,即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对联中。四、回文,既可以顺读,又可以倒读。这些“汉字修辞”的运用使对联具有、的艺术魅力。 其它修辞手法的魅力也令人拍案叫绝。如以下几联:郑板桥故居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固原六盘山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桂林阳朔联“水作青罗带,山为碧玉簪”;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都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拓展了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了对联的审美情趣。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划线字笔画数的判断,全都
4、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载体(zi)“水”字的笔画数是:四画 B.载体(zi)“水”字的笔画数是:五画 C.载体(zi)“水”字的笔画数是:五画 D.载体(zi)“水”字的笔画数是:四画 (2)根据上下文,在横线空白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风趣别致构思奇特组合精巧 A.B.C.D. (3)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田”是象形字,用线条来描摹事物的形状。 B.“增”是形声字,“土”是形旁,“曾”是声旁。 C.“林”是会意字,二木成“林”,表示聚集的树木。 D.“上、下”是象形字,以“一”为基准,在“一”上加一竖表示“上”,在“一”下加一竖表示“下”。 2.欣赏
5、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书写纯正沉稳,笔画刚劲有弹性 B.折弯有力,收放有度 C.字体方正,结构严谨 D.布局适宜,飘逸俊美一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抄写在田字格内。(1分) 3.下列对联与文化名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2分) 博学古今大师学识千古长存,融汇东西先生风范百世流芳 高士贤人,饥荒岂争三斗米?鸿儒骚客,片刻即成一首诗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A.朱自清季羡林
6、白居易沈复 B.季羡林朱自清杜甫沈复 C.朱自清季羡林杜甫沈括 D.季羡林朱自清白居易沈括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走进商场,家用电器琳琅满目,空调、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可谓应有尽有。 B.清晨,老鸹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 C.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D.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有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望岳,完成5-6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
7、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人在题目中用“望”而不用“登”,有什么用意?(2分) 答: 6.划线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古诗词中还有诸多表现诗人雄心壮志、豁达心胸的语句,请你写出两句。(2分) 答:,。 (二)阅读小石潭记和西湖梦寻,完成7-10题。(13分)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
8、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西湖梦寻 张岱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
9、峰、南屏、灵石坞:山名。普宁、寿圣院:寺名。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如鸣佩环,心乐之(2)其岸势犬牙差互 (3)遂弃舟(4)得支径上风篁岭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B.憩于龙井亭泥于掌故 C.影布石上乃密布字印D.是夕,天宇开霁是日更定矣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翻译: (2)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翻译: 10.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文中划线句“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3分) 答: 三、名著阅
10、读(共8分) 11.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成长的路上面临过很多次选择,每次选择都让他走向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路。请你根据整本书的内容,完成(1)-(2)题。 (1)请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将上面的图文重新排序。(2分) 答: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保尔一生的选择值得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材料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材料二】 “保尔,你不能留下不走吗?我已经老了,一个人过日子多难
11、受啊。养儿育女,一长大就都飞了。城里有什么让你那么牵肠挂肚?这里也可以过日子嘛。反正你们什么都不跟我这个老太婆说。阿尔青娶亲的事儿,一点没告诉我,你是更不用说了。只有等你们病了,或者受伤了,我才能见到你们。”母亲一面把她儿子简单的几件零星用品放进干净的布袋里,一面轻声地诉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 12.论语中蕴含着许多智慧,请根据以下几则内容,概括出你从中获得的三个学习方法。(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12、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西湖秋意,完成1317题。(共14分) 碧云天,黄叶地湖波的微语,落叶的沙沙声
13、,轻轻地协奏着一支秋的小曲。苏堤像一条青黄相间的绒带,默默地伸向水烟迷朦的湖心 又看见西湖了!现在是深秋了,而且时近黄昏。踏着遍地落叶漫步苏堤,我默默打量着西湖。西湖呀,你会不会依然能像春天一样,给我充满生机的宁静,给我美的享受,给我欢乐?你能不能和我谈谈心?能不能告诉我,在萧瑟的秋风里,你正想些什么呢?你会不会只使我回想起那些伤感的往事? 一叶孤舟,像飘落湖心的一片枯叶,在平静的水面上缓缓地描绘着一幅苍茫的秋景。湖上飘忽着淡淡的烟霞,仿佛青灰色的透明的轻绡,笼罩着逶迤起伏的远山,使它们显得若游若定,似有似无。然而湖畔的山坡上,还是顽强地透露出几星秋的色彩,是金黄、是殷红,是在秋风里变得深沉的
14、墨绿,还有那些使人想起遥远历史的古老屋脊 对于眼前的西湖秋景,我很难找出一个恰当的形容词来,不尽是凄凉,不尽是寂寥,不尽是苍茫。是什么?我说不上来。我只觉得眼前的画面静谧极了,幽远极了,和谐极了。这画面中,蕴含着许多还没有为我所理解的丰富的内涵。环顾湖波山色,我的饱经旅途劳累的身体,连同思想和灵魂,全都陶醉在诗一般的、画一般的秋光之中了 苏堤尽头是花港。枫叶正红。那一瓣瓣红五星般的叶片,在微风中抖动着,像一簇簇小火苗,组合成一篷篷巨大的红色篝火,在青色和黄色之中熊熊地燃烧着。所有的一切,山石草木,池塘楼阁,仿佛全被燃着。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在北京香山看到的红叶,那是满山遍野的火焰,把秋天燃烧得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北京 101 中学 2017 2018 学年 上学 初中 年级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735617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