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绝密启用前 2023届“江南十校”一模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作为一个闪亮的坐标和一面醒目的旗帜,
2、其文学成就与他的爱 国主义、人立场、斗争精神密不可分,也与其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有着深刻关联。 五四文学革命宣告了与旧文学的决裂,但新文学在文体、语言、结构等各个层面面临着体系性重建的任务。鲁迅的出现使中国新文学在开启之初就有了一个成熟的领路者。小说领域,呐喊和彷徨打破了“欧化”语言与口语白话间的对立,狂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以令人惊叹的成熟度,成为标志性的范本。在散文、杂文等领域,鲁迅的作品或情真意切,或气势凛然,或泼辣犀利,创造了崭新的民族形式,贡献出了具有示范性价值的经典。可以说,鲁迅正是那个走在20世纪文学与时代最前列、引领新文学方向的旗手和主将。 鲁迅的创新精神并非凭空
3、而来,而是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的结果;是继承转化、融合创造的结晶。鲁迅曾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在新文学革故鼎新的历史大潮中,鲁迅以理性清醒的头脑、海纳百川的胸怀,既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又从外国文学中获得启迪,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并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鲁迅精通古典文学,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古典文学的滋养同样体现在他的创作中,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大部分源自于古典文学中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鲁迅十分注重从外国文学中获取经验,其翻译著作体量与创作体量
4、不相上下。他倡导“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文学观,博采古今中外之所长,加以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别立新宗。鲁迅还特别关注木刻、版画、戏剧、电影,对世界范围内各种艺术形式兼收并蓄。这种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吸收从根本上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形塑了别具一格的文学风貌,使他的创作在新文学大幕开启之初即具有高度的成熟性,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领路人和先行者。 创新和超越是文艺进步的不祸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其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一部文艺史,就是文艺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在中外文艺源远流长的
5、发展历程中,每一座高峰都是大胆变革、创新创造的结果。鲁迅毕生不断寻求突破,在诸多领城做出前无古人的创断之教,出于他本人的文学追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时运交移,质文代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艺的进步,文艺体制机制不断变化,文艺形态日益多样,文艺队伍组成结构、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化,高科技和互联网、新媒体迅猛发展,火热的社会实践为文学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唯有创新,新流派、新思潮才会不断涌现,文学的原创力才会永不枯竭,中国文学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挺立于世界文艺发展前沿。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
6、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新的征程上,广大文学工作者要敏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成果,把创新、超越和不断提高创作质量作为生命线,坚持文学创作的精神高度、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以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篇章,讲好中国故事,回应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摘编自辛文岩发扬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旗帜,其文学成就源于其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B.作为引领中国新文学方向的旗手,鲁迅在新文学体系性重建方面
7、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C.鲁迅认为,采用外国良规加以发挥,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可使文学得到创新性发展。 D.鲁迅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这种开阔视野和辩证吸收为其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先谈鲁迅创新精神的表现和来源,再论创新对于文学的意义,最后明确具体做法。 B.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突出鲁迅作品的示范性,说明他是中国新文学开启之初的一个成熟领路者。 C.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意在强调文艺创作过程中需要贯彻创新精神,增强文艺原创能力。 D.文章主要论述了鲁迅文学创作中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旨在突出其在中国
8、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呐喊彷徨等作品具有示范性价值,创造了崭新的民族形式,鲁迅成为引领新文 学方向的旗手和主将。 B.鲁迅创造性地形成自己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发展道路,主要是因为他在新文学大潮中充分汲取古典文学养分。 C.随着时代发展和文艺进步,只有创新,文学的原创力才不会枯竭,中国文学才能永葆活力,挺立于世界文艺发展前沿。 D.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因此作者呼吁文学工作者要多创作,讲好中国故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国潮”之风兴起
9、,并非偶然。中华文化氤氲五千年,早已凝聚成独特的东方魅力。最近这些年,这股风潮从“小众”刮向“大众”,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在国家蓬勃复兴的大背景下长大,有平视世界的足够底气,在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同时,有强烈意愿将中国故事讲出来传出去。此外,随着消费升级,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日趋成熟理性,追求更多兼顾实用属性和精神属性,符合自己审美与品质要求的“心头好”。 “国潮”火爆看似偶然,其实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这不仅是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潮流”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使“国潮”热度不退,就应该继续保持“国货”品质不退、创意不减,不断推陈出新、与时
10、俱进,让中国元素、中国文化成为市场新热点,让中国品牌成为人们心目中“高质量”的代名词。 (摘编自保持“国潮”热度不退,品质和创意不能减,中国经济网2022年5月15日) 材料二: 专家指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潮”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复兴提供了契机。不久前商务部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经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84%的企业在处于盈利状态,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占比近50%.老字号复兴仍有广阔空间。 事实上,老字号发展也面临共有难题:电商落地效果欠佳、产品更新迭代缓慢、品牌力薄弱等,亟须解决。依绍华说,要做到“长红”,老字号更要有忧患意识,
11、在坚守的同时做好创新,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经营领域,加载服务功能,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价值。 “老字号要将博大文化、创新科技、强大制造和广袤市场融合在一起,才不会只是一阵潮 流,而成为真正引领“国潮”的品牌。”依绍华说。 (摘编自老字号变身“新国潮”,“网红”如何变“长红”?,光明网2022年6月23日) 材料三: 顾名思义,新国潮拆解开来可分“新”和“国潮”两部分。新,意味着新风貌、新气象、新特点,可以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当然也可以是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国潮则意味着这种潮流是植根本土的、民族特有的,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的时尚。如果说“新”是外衣,“国”才是内核和精髓,二者相辅相
12、成,缺一不可。新国潮强势崛起,对于国货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互联网时代,多少“网红”从一飞冲天到一地鸡毛只在旦夕之间。如何利用风口、乘势而上,让新国潮从一时红变“长红”,才是当前面临的真正难题。 首先,新国潮要当得起网红,糅得进科技,秀得出颜值。相比早年间把“国潮”LOGO印在产品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时髦,近年来,新国潮开辟了时尚、前沿、个性的设计风格。或是地方化的内容,加国际化表达,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民间那些看起来乡土气十足的食物,拍成了充满文化内涵的纪录片;或是传统文创搭载高科技元素,包括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利用好直播电商这一“超级引擎”,打造跨界联名等话题和噱头。一言以蔽之,领
13、风气之先成为新国潮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新国潮要守得住传统,留得住初心,显得出特色。国潮产品大行其道,背后是品牌对本土文化的表达和彰显,是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东方审美的日渐认可。所谓越是民族 的,越是世界的,放在品牌和产品上,亦是如此。当然,正如传统不等同于单一复古,中国元素也不一定就是龙凤呈祥。国潮特色要体现在骨子里,全方位去阐释民族经典,弘扬优秀传统, 让产品的呈现贴合中国文化的底蕴。 此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如何发掘传统价值、设计包装、跨界营销、广蹭热度,质量永远是任何产品的生命线。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国湖崛起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应是经济发展的急先锋,社会进步的铺路石。新
14、国湖想要永远湖下去,最终还要靠过硬的产品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以质量和口碑赢得长远。 (摘编自“C位”抢镜,新国潮如何永远潮下去,人民网2022年6月2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潮的兴起和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结果,充分彰显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B.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潮”崛起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复兴提供了契机,老字号复兴仍有空间。 C.新国潮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和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所形成的时尚,“新”是外衣,“国”是内核。 D.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国潮崛起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为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15、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潮之风从“小众”刮向“大众”,其背后更多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 B.老字号要有忧患意识,坚守与创新并举,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价值,才能做到“长红”。 C.近年来新国潮开辟了各种设计风格,其中不乏地方化的内容加上国际化表达。 D.新国潮要守住传统,留住初心,出特色,传统价值永远是产品质量的根本。 6.随着消费升级,“国潮”如何保持热度不退,永远“潮”下去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冬古拉玛的那一抹红莫小谈 大风。 乱石飞滚。风力足有八级,像刀子一样锋利。
16、 暴雪。 冬古拉玛山口。海拔4295米,雪覆盖了山路。 风雪交加的清晨,一地素白。你披着红色的排西麦特,骑一匹枣红马。你与马构成一道美 丽的风景,是天际边那一抹红。50多年来,这一抹红丝毫未变,在天地间。 东方升起了太阳,照着你,照着风雪,照着冬古拉玛。 每逢雪天,常有人问你:“这满眼的白,你的马能认得路吗?” “识得,它经得起任何考验。”你骑在马背上微笑着,“蒙上它的双眼,一样识得。”马与你早已有了默契,你的赞美之词声音刚落,它便应一个欢快的响鼻,两股白雾从它粗大的鼻孔中突突地喷出来。 马在一座界碑前停下。马懂你的心思。每行至于此,无论你下不下口令,马就会停下来。 它将前蹄搭在界碑旁的石头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安徽省 江南 2023 届高三 下学 月一模 联考 语文试题 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