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章.ppt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行政法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程序12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2第一审程序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3第二审程序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4审判监督程序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1行政诉讼起诉与受理第 4 页一行政诉讼起诉二行政诉讼受理第一节 行政诉讼起诉与受理第 5 页行政诉讼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予以审查并裁决的诉讼行为。一、行政诉讼起诉(一)行政诉讼起诉的概念(二)行政诉讼起诉的条件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诉讼请
2、求可以是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要求行政主体履行法定职责等。事实根据包括权益受到侵犯的事实与证据等;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 6 页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2.经过行政复议,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讼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
3、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起诉时限是指提起行政诉讼所必须遵循的法定期间。根据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起诉时限规定如下:(二)普通共同诉讼人一、行政诉讼起诉第 7 页二、行政诉讼受理(一)行政诉讼受理的概念 行政诉讼受理,是指法院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而决定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
4、。第 8 页二、行政诉讼受理(二)对起诉的审查 法院对每一个起诉都要依法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审查起诉条件 2审查起诉程序 3审查起诉期限包括原告是否有相应的资格;被告是否明确;诉讼请求是否明确,是否有事实根据;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及受诉法院管辖等。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复议的,当事人是否经过了行政复议;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事项;当事人是否在复议期间提起行政诉讼及是否重复起诉等。主要审查当事人是否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起诉讼等。第 9 页二、行政诉讼受理(三)审查后的处理方式 1.决定受理 2裁定不予受理 3要求限期
5、补正 法院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予以立案,并及时通知诉讼当事人。如果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条件,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对起诉条件有欠缺的,受诉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限期补正。如果当事人限期补正后,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法院应当受理。第 10 页二、行政诉讼受理(四)受理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取得案件的管辖权,排斥其他法院的管辖。当事人取得原告与被告的诉讼地位。原告不得再向其他法院提起诉讼或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第 11 页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第二节 第一审程序第一审程序制度三第 12 页第一审程序,是指法院自立案至作出第一审判决的诉
6、讼程序。由于我国行政审判制度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因而,第一审程序是所有行政案件必经的基本程序。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第 13 页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一)审理前的准备组成合议制送达诉讼文书审查诉讼文书和证据材料确认、更换和追加当事人其他准备 合议庭的成员由审判员或审判员、陪审员组成,人数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另一方面,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法院还要审查案件有无不予公开审理的法定情形;决定开庭审理的时间、地点等。第 14
7、 页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二)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合议宣告判决第 15 页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首先,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其次,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身份,宣布案由及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等。宣布开庭第 16 页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法庭调查,是指审判人员在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核实和审查各项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宣读答辩状;首先由原告陈述其权利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事实,其次由被告陈述其做出
8、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合法的,并提出相关的证据;传证人出庭作证或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法庭出示由当事人提供或法院调查收集的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审判人员应当询问当事人对证据的意见,当事人可以就证据发表自己的看法;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鉴定人发问;宣读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审判人员应当询问当事人对此类证据是否有意见,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勘验人员发问。法庭调查第 17 页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法庭辩论,是指双方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阐述自己的主张,并反对对方的主张的诉讼活动。法庭辩论的顺序是: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若有第三人参与诉讼的,第三人及其诉讼
9、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需要指出的是:在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主要是针对在法庭调查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阐述自己主张,反对对方主张,而不是简单重复自己在法庭调查阶段所作的陈述内容;法庭辩论时,当事人又提出新的事实和证据,审判长可视情况决定中止辩论,恢复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第 18 页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进入评议室进行秘密评议。合议庭评议案件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应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要如实记入笔录。休庭合议第 19 页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宣告判决,是指法院向当事人及社会公开案件审理结果的诉讼活动。宣告判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10、当庭宣判,当庭宣判后,应当在10日内向有关人员送达判决书。另一种是定期宣判,即庭审结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决,定期宣判后,应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第 20 页原告申请撤诉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撤诉基于原告真实的意愿。应得到法院的准许。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准许而终结诉讼,原告不得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法院也不再受理。若准予撤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原告可以申请再审,法院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准予撤诉的裁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申请撤诉 视为申请撤诉,是指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没有履行法定诉讼义务,法院据此推定原告申请撤诉。视为申请撤诉包括两种情况: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 第十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