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十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十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十章.ppt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行政法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参加人10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2行政诉讼原告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3行政诉讼被告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4行政诉讼第三人1行政诉讼参加人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5共同诉讼人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6行政诉讼代理人第 4 页一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念二与行政诉讼参加人相关的概念第一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第 5 页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起诉或者应诉而参加行政诉讼活动的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共同诉讼人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一、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念第 6 页(二)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概念二、与行政诉讼参加人相关的概念(一)行政诉讼参
2、与人的概念 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行政诉讼活动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司法人员以外的人。行政诉讼参加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等参与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的当事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和第三人;狭义的当事人:原告和被告。第 7 页一行政诉讼原告的概述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原告资格的转移 三第 8 页行政诉讼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行政诉讼原告的概述u 1行政诉讼原告是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u 2行政诉讼原告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3、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u 3行政诉讼原告认为自己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一)行政诉讼原告的概念(二)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特征第 9 页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成为行政诉讼原告。(一)原告资格确认的一般规则第 10 页在司法实践中,确立原告资格非常复杂,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相邻权人的原告资格确认公平竞争权人的原告资格确认受害人的原告资格确认行政复议后的原告资格确认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的原告资格(一)原告资格确认的其他规则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
4、确认第 11 页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的原告资格确认投资人的原告资格确认农村土地承包人的原告资格确认非国有企业案件中的原告资格确认股份制企业的原告资格确认合伙案件中原告资格确认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第 12 页三、原告资格的转移 原告资格的转移,是指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时,由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继受”其原告资格。原告资格转移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有权起诉的公民死亡 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注意:近亲属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的,其法律地位等同于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二)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 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法人或者其
5、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第 13 页一行政诉讼被告的概念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第三节 行政诉讼被告第 14 页行政诉讼被告,是指在行政诉讼中,被原告指控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一、行政诉讼被告的概念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被告是行政主体 2被告必须做出了具体行政行为 3必须是被原告指控并由法院通知应诉第 15 页1直接起诉的案件,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2行政复议案件被告的确认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一)被告资格确认的一般规则 当事人在经过复议之后,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再行提起行政诉讼时,被告应当如何确定呢?主要视复议决定而定。对此,我
6、们分以下三种情况来说明:第一,复议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第二,复议机关改变具体行政行为,被告只能是复议机关。第三,复议不作为,当事人可以选择起诉的对象,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以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 政机关为被告;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以复议机关为被告。第 16 页3被授权组织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4受委托方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5.行政机关被撤销后,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6.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 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第 17 页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 1.文
7、书署名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组建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二)被告资格确认的其他规则 当事人不服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以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实践中,有些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机关做出后,还需经上级行政机关的批准才能生效,此时被告应是在生效文书上署名或盖章的行政机关。也就是说,当事人无需判断该行政行为是由哪个行政机关具体做出的,当事人只需选择生效文书上署名或盖章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即可,这样便于当事人选择被告。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其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实践中,行政机关会组建一些行政机
8、构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但由于这些机构不能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不能作为被告,只能以组建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第 18 页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 3内设机构或派出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4内设机构与派出机构为被告(二)被告资格确认的其他规则 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或者组织为被告。第 19 页一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二第三人资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 第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