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图文课件ppt-第10章.ppt
《《精神科护理学》图文课件ppt-第10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护理学》图文课件ppt-第10章.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神精神科护理学科护理学PPT模板下载: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学学习习目标目标掌握: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掌握: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熟悉: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熟悉: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了解: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的了解: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第第1010章章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 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10.1.110.1.1应激的生活事件和不愉快的生活环境应激的生活事件和不愉快的生活环境1.应激相关
2、障碍与应激的生活事件和不愉快的生活环境,如剧烈的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经历重大灾害、战争,罹患重大疾病,被强暴等)或持续的困难的处境(家庭不和、工作严重受挫、长期被隔离等)有关。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易感因素易感因素2.应激相关障碍与人格特点、教育水平、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仰等有关。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 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表现10.1.210.1.2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2.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突然而来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个体在遭到剧
3、烈的心理社会因素刺激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突然发病。本病病程短暂,一般在数小时至1周内症状消失。恢复后对病情可有部分或大部分遗忘,预后较好。急性应激障碍临床表现如下。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1)精神运动性抑制。可表现出一种“茫然”的休克状态,如目光呆滞、情感迟钝、退缩、沉默不语、呆若木鸡,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2)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以明显的混乱、模棱两可及变化不定为特点的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常伴惊恐性焦虑的症状,如心动过速、多汗、面部潮红、呼吸急促等。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3)意识障碍。患者陷入意识蒙眬状态,可出
4、现定向障碍和注意力分散,对周围事物不能清晰感知,自言自语,内容零乱,表情紧张、恐怖,动作杂乱、无目的,或躁动不安、冲动毁物,事后不能完全回忆,称为心因性意识模糊状态。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患者,女,52岁,干部,大专文化,两天前傍晚,其子与女友外出,遇交通事故身亡。当晚患者得知噩耗后,赶往医院,在其子和未婚媳妇尸体旁当即昏厥,数分钟后醒来,出现言语不连贯,意识清晰度下降,不认识家人,拒绝承认尸体是自己的孩子,反复念叨:“他们去外地玩了,你们不要开玩笑,这是什么地方?”“他们不会死的,他们是和妈妈开玩笑,想吓唬妈妈,他们去旅游结婚了。”典型病例10.1 10.1 应
5、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服用镇静剂后,方安静下来,第二天醒来后,时常号啕大哭,反复责备自己:“那天我要是把他们留在身边就好了,都是我的错。”对别人的劝慰十分反感,容易被激怒,情绪波动非常明显。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空难、目睹他人惨死等,几乎所有经历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发个体极度恐惧和无助感。创伤后应
6、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如下。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1)闯入性回忆。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症状创伤性事件,如不受控制地出现“闪回”现象,患者仿佛又完全置身于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出现的各种情感反应。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有驱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频繁出现在梦境中,患者常常从梦境中惊醒。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2)持续性回避。患者试图回避一切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人、事物或情境,不能谈论有关的人或事,对创伤性事件选择性遗忘或失忆,而与创伤性事件无关的记忆保持完好。患者可出现情感麻木,对周围环境刺激普遍反应迟钝,出现社会性退缩,对以往
7、的爱好失去兴趣,疏远周围的人。对未来失去信心,严重时出现自杀行为。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患者可表现为持续的焦虑和警觉水平增高,如入睡困难或不能安眠,警觉性过高,惊跳反应增强,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以及情绪焦虑等。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患者,女,29岁,离异,自由职业者。患者26岁时(患者当时怀孕32周)因与其公公发生矛盾而遭到公公及小叔子殴打。此后渐出现易怒、哭闹、烦躁的表现。每当发脾气时,就通过打其丈夫发泄不满,时有冲动毁物的行为,逐渐出现夜眠差、睡眠轻、醒后难以入眠,易惊醒、发脾气、冲动、哭闹阵发性
8、发作两年余。典型病例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适应障碍适应障碍3.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对某一明显的情境变化或应激事件表现出不适应,如对换工作、考入大学、居丧、离婚、患重病、退休等不适应。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适应障碍多发病于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3个月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情绪、行为异常和应激相关的躯体障碍为主。(1)焦虑性适应障碍:表现为神经过敏、焦虑不安、烦恼、心烦、担心害怕、激越等症
9、状。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2)抑郁性适应障碍:是成年人最常见的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心境,对生活丧失兴趣,自责、哭泣和绝望感,但程度比重度抑郁症轻,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3)品行异常适应障碍:多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侵犯他人权利,不履行法律责任,违反社会公德,常见有逃学、毁坏公物、打架斗殴、对人粗暴无礼、偷盗、酗酒等行为。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患者,女,18岁,高中在读。因人际关系出现矛盾而不愿与人交流,学习成绩下降半年。患者半年前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同学骂了她,当时学习压力也较大,患者渐出现心情不好,学习成绩下降,
10、注意力难以集中。时常想与同学的矛盾问题,同学关系相处不融洽,心情不好,夜眠差,有时自责,认为自己不说那些话就不会有矛盾,有时又对那个同学很愤怒。典型病例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逐渐出现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不想去上学,不爱看书,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也不愿与家人交流,想休学,感到很压抑,回家后患者生活懒散,不起床,总是睡觉,只想玩手机、上网,感觉只要不回学校、不见同学就好,不愿出门,因家人总是督促其学习,患者表现很烦躁,不太愿意与家人说话,发脾气,不看书,想事情很消极。因无法胜任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无法正常地解决生活及学习中的问题,故住院治疗。10.1 10
11、.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 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10.1.310.1.3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1.急性应激障碍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及时、就近、简洁、紧扣重点。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1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处理措施之一。对激越兴奋的患者,给予适当的抗精神病药物后可以使症状较快地缓解。对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的患者等,可以给予适当的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药物剂量以中小剂量为宜,疗程也不宜过长。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2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急性应激障碍是由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因此
12、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1)应让患者尽快摆脱创伤环境和应激源,避免进一步的刺激,以便消除创伤体验。(2)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与患者促膝交谈,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帮助患者发挥个人的缓冲作用,摆脱困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3)不要避免和患者谈论应激性事件,而应让患者回忆所经历的事件,有助于消除患者对自身感受的消极评价。(4)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尽快缓解其应激反应。急性精神应激事件发生后2448 h是最理想的心理危机干预时间,在事件发生后的24 h内不主张进行心理危机干预。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
1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2.(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PTSD的重要手段。抗抑郁剂是治疗各期PTSD的最常见的选择,有研究表明帕罗西汀、氟西汀和舍曲林等能有效地治疗PTSD,也可对症选择抗焦虑药物、镇静剂和锂盐等药物。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2)心理治疗。PTSD初期,主要采取危机干预技术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应对能力,鼓励患者表达和宣泄负性情绪。对慢性或迟发性PTSD的心理治疗,除采取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外,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社会和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安全感及信任感。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适应障碍的治疗适应
14、障碍的治疗3.(1)药物治疗。对情绪异常较明显的患者,为了加快症状的缓解,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选用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类药物等。药物治疗宜遵循低剂量、短疗程的原则。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应持续进行,特别是对恢复较慢的患者更为有益。10.1 10.1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概述相关障碍概述(2)心理治疗。当应激源消失后,若患者异常情绪仍无明显好转,则需要继续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患者宣泄情绪,可采取个别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方式。10.2 10.2 应激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相关障碍的护理 护理评估10.2.110.2.1对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评估主要包括生理、心理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科护理学 精神科 护理 图文 课件 ppt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