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第 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保健学第 章.ppt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概念与分运动损伤的概念与分类类一、运动损伤的概念一、运动损伤的概念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称即称之为运动损伤。之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它不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和工作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和工作,同时不能参加同时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缩短运动寿命。寿命。第1页/共10页 按受伤组织结构分类 1.皮肤损伤 2.肌肉、肌腱损伤 3.关节软骨损伤 4.骨及骨骺损伤 5.滑囊损伤 6.神经损伤 7.血
2、管损伤 8.内脏器官损伤运动损伤的分类 按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分类1.开放性损伤2.闭合性损伤第2页/共10页 (三)按损伤后运动能力的丧失程度分类(四)按损伤的病程分类 1.轻度伤 2.中度伤 3.重度伤 1.急性损伤 2.慢性损伤 1.运动技术伤 2.非运动技术上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第3页/共10页第二节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发展规律运动损伤的发展规律 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多是由运动项目与人体两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多是由运动项目与人体两方面所存在的潜在因素共同决定的。方面所存在的潜在因素共同决定的。1.1.运动项目及其技战术动作对人体的特殊要求运动项目及其技战术动作对人体的特殊要求;2.2.
3、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解剖生理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解剖生理弱点。弱点。克服运动损伤潜在因素的措施克服运动损伤潜在因素的措施:1.1.应加强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应加强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2.2.平日应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平日应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3.3.不断地改进技术动作不断地改进技术动作,使之更加完善、合理使之更加完善、合理,这样这样既既 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又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又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4.4.在进行专项运动技术训练时在进行专项运动技术训练时,应注意合理地安排好应注意合理地安排好局部运动局部运动,坚决克服、避免坚决克服、
4、避免“单打一单打一”的练习形式的练习形式;第4页/共10页第三节第三节 运动损伤的直接因素运动损伤的直接因素一、思想因素一、思想因素 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参加者对预防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参加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无防伤观念思想上无防伤观念,存在存在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二、运动训练水平不够二、运动训练水平不够 大量体育实践证明大量体育实践证明,运动员运动训练水平不够运动员运动训练水平不够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一个很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一个很重要的直接原因。第5页/共10页 三、运动量安排不合理三、运动量安排不合理 运动量
5、安排不合理运动量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提高运动成绩不但不能提高运动成绩,反反而会引发运动损伤。而会引发运动损伤。(一一).).局部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局部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 (二二).).连续的大运动负荷训练连续的大运动负荷训练 (三三).).一次运动量过大一次运动量过大 (四四).).违反体育卫生原则违反体育卫生原则 1.1.常见到的是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等常见到的是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等问题问题 2.2.带伤参加训练或比赛带伤参加训练或比赛 3.3.长期的寒冷潮湿刺激也常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长期的寒冷潮湿刺激也常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原因原因 (五五)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组织
6、安排不当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组织安排不当 (六六)场地设备、气象条件不良场地设备、气象条件不良第6页/共10页第四节第四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的预防一、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一、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一一)、加强思想教育、加强思想教育 平时要注意加强防伤观念的教育平时要注意加强防伤观念的教育,在教学、训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的方针。加强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二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安排不足运动负荷安排不
7、足,不能达到促进人体运动能不能达到促进人体运动能力提高的目的力提高的目的;运动负荷安排过大运动负荷安排过大,超出了人体所能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承受的负荷,不仅使运动系统的局部负荷过重不仅使运动系统的局部负荷过重,还会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致使全身机能下降致使全身机能下降,协调能协调能力降低力降低,注意力、警觉反应都减弱注意力、警觉反应都减弱,从而容易发生损从而容易发生损伤。伤。第7页/共10页(三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在教学、训练和比赛前在教学、训练和比赛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做好准备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做好准备活动应注意以
8、下几个方面的要求要求:1.1.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负荷应依据正式活动的内容、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负荷应依据正式活动的内容、个人身体机能状况、当时的气象三方面因素而定。个人身体机能状况、当时的气象三方面因素而定。2.2.一般的准备活动要做得充分一般的准备活动要做得充分,专项准备活动一专项准备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定要有针对性,与后面的正式活动要有有机的联系。与后面的正式活动要有有机的联系。3.3.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加强、加大活动的比重。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加强、加大活动的比重。4.4.在运动中在运动中,间歇时间教长时间歇时间教长时,也应在运动前再次也应在运动前再次做好准备活动。做好准备活动。(四四)合理安
9、排教学、训练和比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充分备课,应对教学、应对教学、训练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容易发生损伤的动作做到心训练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容易发生损伤的动作做到心中有数中有数,事先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事先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学生做好对学生做好预防措施损伤的教育预防措施损伤的教育。第8页/共10页(五五)加强易伤部位的联系加强易伤部位的联系加强对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联系加强对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联系,提高其机能提高其机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措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措施。(六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加强医务监督工作1.1.要做好自我监督要做好自我监督(1)(1)一般观察一般观察:每天记录晨脉、每天记录晨脉、自我感觉。每周测一自我感觉。每周测一次体重次体重。(2)(2)特殊观察特殊观察2.2.要经常认真地对运动场地、器械、设备以及个人要经常认真地对运动场地、器械、设备以及个人运动服装、鞋、袜、预防具用进行安全检查。运动服装、鞋、袜、预防具用进行安全检查。3.3.做好保护与自我保护。做好保护与自我保护。第9页/共10页谢谢您的观看!第10页/共10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