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pptx(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豪豪 放放即豪迈奔放。即豪迈奔放。就就抒情主体抒情主体而言,表现在诗的风格上而言,表现在诗的风格上往往具有:往往具有: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像奇特,夸张出格;想像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傲骨嶙峋,狂荡不羁。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就描写对象描写对象而言,则是:而言,则是:气势峥嵘,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境界缥缈,极目无垠。第1页/共99页飘飘 逸逸李白李白诗歌中诗歌中的飘逸是指其风格的:的飘逸是指其风格的:体体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飘忽,磊落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飘忽,磊落不群
2、,风姿洒脱,神情闲逸。不群,风姿洒脱,神情闲逸。但是李但是李白的飘逸决不是弃世,更不是玩世,白的飘逸决不是弃世,更不是玩世,他的飘飘欲仙是不摒弃尘俗的,是一他的飘飘欲仙是不摒弃尘俗的,是一种玩味人生的手段而已。种玩味人生的手段而已。李白李白性格中性格中的狂傲,是指的狂傲,是指狂荡不羁,狂荡不羁,倜傥不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倜傥不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但不是疯狂、癫狂,是指不是疯狂、癫狂,是指不畏权贵,不不畏权贵,不随流俗,一身傲骨,浑身正气。随流俗,一身傲骨,浑身正气。第2页/共99页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第3页/共99页文章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唐玄宗天宝元年(742742年),
3、由于道士吴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兖(Yn)(Y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
4、作本诗,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诗,借以表白心情。借以表白心情。第4页/共99页解解 题题梦游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天姥:所梦内容所梦内容吟吟:古诗体式,多有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悲愁慨叹之意,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主要表现在诗句句节奏多变节奏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也由诗人情绪决定。留别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说明本诗写作目的。不过本诗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借题发挥,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挥,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追求。第5页/共99页课文朗读课文朗读第6页/共99页第7页/
5、共99页第8页/共99页第9页/共99页整 体 感 知1 1、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2 2、填空:、填空:入梦的原因是入梦的原因是_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3 3、概括全诗脉络。、概括全诗脉络。第10页/共99页1、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告别的?借借“梦游天姥梦游天姥”及抒发梦后感及抒发梦后感慨的方式。慨的方式。第11页/共99页2 2、填空:、填空:入梦的原因是:入梦的原因是:由现实转入梦
6、境的过渡句是: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海客谈瀛洲,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我欲因之梦吴越”“忽魂悸以魄动,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失向来之烟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第12页/共99页理清脉络,理解内容理清脉络,理解内容一、入梦之由一、入梦之由二、梦游天姥二、梦游天姥三、惊梦长叹三、惊梦长叹瀛洲难求,天姥可睹。瀛洲难求,天姥可睹。蔑视权贵,傲岸不屈。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第13页/共99页1、“梦游天姥梦游天
7、姥”部分写了哪部分写了哪些情景(境)?具有什么特点些情景(境)?具有什么特点?问题探讨问题探讨1-3 1-3 月下之景月下之景清幽清幽4-5 4-5 日升之景日升之景壮丽壮丽6-10 6-10 山中之景山中之景惊怖惊怖11-1311-13天空之景天空之景神奇神奇 14-15 14-15 梦醒之境梦醒之境惆怅惆怅第14页/共99页大胆的夸张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象奇特的想象使人迷离向往且又使人惊骇、使人迷离向往且又使人惊骇、亦真亦幻的奇妙境界(山景)亦真亦幻的奇妙境界(山景)令人目不暇接、惊心炫目的瑰令人目不暇接、惊心炫目的瑰丽世界(仙境)丽世界(仙境)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第15页
8、/共99页问题探讨问题探讨 2 2、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题有什么作用?第16页/共99页全诗运用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对比手法,从现实(浑浊、,从现实(浑浊、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冷酷)到梦境(美妙、欢乐),又回到现实。回到现实。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出路,只有向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出路,只有向远离尘俗的山林远离尘俗的山林和和虚幻的神仙世界虚幻的神仙世界中去中去寻求解脱寻求解脱。抒发抒发人生如梦,人事无常人生如梦,人事无常的感慨。的感慨。第17页/共99页3 3、纵观全诗,情感脉络跌宕、纵观全诗,情感脉络跌
9、宕起伏,是怎样展开的?起伏,是怎样展开的?问题探讨第18页/共99页情感博大丰富、脉络清晰情感博大丰富、脉络清晰游前的游前的倾心渴慕倾心渴慕游历山景的游历山景的喜悦喜悦幻入仙境的幻入仙境的惊悸惊悸醒来的醒来的失落惆怅失落惆怅高蹈出世高蹈出世傲岸不羁傲岸不羁 忽起忽起忽落,愈忽落,愈转愈昂扬,转愈昂扬,给人极大给人极大的审美感的审美感受。受。第19页/共99页脉络清晰脉络清晰一、入梦之由一、入梦之由二、梦游天姥二、梦游天姥三、惊梦长叹三、惊梦长叹瀛洲难求,天姥可睹。瀛洲难求,天姥可睹。蔑视权贵,傲岸不屈。蔑视权贵,傲岸不屈。1-3 1-3 月下之景月下之景清幽清幽4-5 4-5 日升之景日升之景
10、壮丽壮丽6-10 6-10 山中之景山中之景惊怖惊怖11-1311-13天空之景天空之景神奇神奇 14-15 14-15 梦醒之境梦醒之境惆怅惆怅第20页/共99页豪放飘逸豪放飘逸意象设置意象设置:迷人的仙境。:迷人的仙境。手法运用手法运用:奇特的想像,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像,大胆的夸张。情感内涵情感内涵:蔑视权贵的傲气。:蔑视权贵的傲气。灵魂深处灵魂深处: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维护与崇拜,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维护与崇拜,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第21页/共99页月下独酌四首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其一)李白李白第22页/共99页解解 题题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
11、作者那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用他的意思,所以所以作者感到孤独、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写下了本文。第23页/共99页词句注释词句注释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明月和我我举起酒杯
12、邀请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既:已经。不解饮:不会喝酒。既:已经。不解饮:不会喝酒。徒:空,徒然,白白的。徒:空,徒然,白白的。第24页/共99页将:和。将:和。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交欢:一起欢乐。交欢:一起欢乐。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相期邈(相期邈(miomio)云汉:约定在天上)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远。云汉:银相见。期:约会。邈:远。云汉:银河,泛指天空。河,泛指天空。第2
13、5页/共99页白话译文白话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第26页
14、/共99页1 1、题为、题为“月下独酌月下独酌”,诗却既,诗却既写了写了“独独”,又写了,又写了“不独不独”。有人断言,写有人断言,写“不独不独”其实还其实还是在写是在写“独独”,诗是紧扣,诗是紧扣“独独”字来抒情写怀的。你是怎样字来抒情写怀的。你是怎样理解的?理解的?问题探讨问题探讨第27页/共99页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种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种由独而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的复杂的情感历程。的情感历程。一、二句一、二句点出点出“独独”,自斟自饮,没有相,自斟自饮,没有相亲相近之人。亲相近之人。三至八句三至八句,以物为友,相邀,以
15、物为友,相邀行乐,不独。然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于行乐,不独。然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于不独之中显其孤独。不独之中显其孤独。九至十二句九至十二句,体谅月,体谅月影,做伴行乐,但不独之中有无限孤寂;影,做伴行乐,但不独之中有无限孤寂;醒时交欢,醉后分散,还是醒时交欢,醉后分散,还是“独独”。最后最后,发誓结拜,相约游乐,是旷达,但把人生发誓结拜,相约游乐,是旷达,但把人生的大孤独升华为与天地为友的大欢喜,反的大孤独升华为与天地为友的大欢喜,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苦闷。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苦闷。第28页/共99页2 2、前人评价、前人评价“邀邀”字用得好,字用得好,谈谈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理解。问题
16、探讨问题探讨第29页/共99页 “邀邀”,邀请。,邀请。主动者为诗人,因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所以所以“邀邀”字,以物为友,既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表现
17、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洁。第30页/共99页3 3、诗人为什么与明月、影子这、诗人为什么与明月、影子这些无情之物相约?些无情之物相约?诗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诗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因此才感到孤独,才与没合污,因此才感到孤独,才与没有世俗之情的明月、影子为友。有世俗之情的明月、影子为友。问题探讨问题探讨第31页/共99页4 4、请同学们说说对、请同学们说说对“月月”这一传统这一传统意象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说意象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说本诗中本诗中“月月”这一意象的含义。这一意象的含义。“月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冷清寂寥清寂寥”“”“离情别恨离情别恨”“”
18、“征途羁旅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思念家乡”“”“渴盼团圆渴盼团圆”等意。等意。此诗中此诗中“月月”的意象的意象应有应有“冷清寂冷清寂寥寥”和和“品质高洁品质高洁”的含义的含义。问题探讨问题探讨第32页/共99页 5 5、“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永结永结”与与“相期相期”表明了作者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问题探讨问题探讨第33页/共99页6 6、这首诗最主
19、要的表现手法、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是什么?试加以分析。问题探讨问题探讨拟人、反衬。拟人、反衬。以物为友;以群写独,以闹写寂,以物为友;以群写独,以闹写寂,以乐写愁。以乐写愁。表现与月、影的狂欢行乐并不能排表现与月、影的狂欢行乐并不能排解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解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点明手点明手法法分析手分析手法法表达效表达效果果第34页/共99页意象设置意象设置:手法运用手法运用:情感内涵情感内涵:灵魂深处灵魂深处:豪放飘逸皎洁的月亮。皎洁的月亮。奇特的想像,巧妙的拟人奇特的想像,巧妙的拟人高标出世的洒脱。高标出世的洒脱。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维
20、护与崇拜,对人格的维护与崇拜,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第35页/共99页 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的一种复杂感情。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构思新颖,的胸襟。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第36页/共99页送友人送友人李白李白第3
21、7页/共99页词句注释词句注释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白水:清澈的水。白水:清澈的水。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别:告别。别:告别。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飞蓬”。诗人用诗人用“孤蓬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喻指远行的朋友。征:远行。征:远行。第38页/共99页浮云游子意:曹丕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杂诗:“西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会
22、。”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兹:声音词。此。兹:声音词。此。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斑”。第39页/共99页白话译文白话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
23、行去了。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去。第40页/共99页告别的地点告别的地点“青山青山”对对“白水白水”,“北郭北郭”对对“东城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对偶句,别开生面;句,别开生面;而且而且“青青”、“白白”相间,相间,色彩明丽色彩明丽。“横横”字勾勒青山的字勾勒青山的静姿静姿,“绕绕”字描画白字描画白水的水的动态动态,用词准确而传
24、神。,用词准确而传神。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倒戟法倒戟法第41页/共99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借孤蓬来借孤蓬来比喻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挚。切题,写离别的深情。切题,写离别的深情。第42页/共99页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浮云”对对“落日落日”,“游子意游子意”对对“故人情故人情”,对(仗)对(仗)得很工整,切景得很工整
25、,切景切题。又巧妙地用切题。又巧妙地用“浮云浮云”“”“落日落日”作作比(喻)比(喻),来表明心意。,来表明心意。象征友人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隐喻诗人对朋行踪不定,任意东西,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友依依惜别的心情。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第43页/共99页“挥手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动作,诗,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萧班马鸣萧班马鸣”的动人的动人场景场景。借马鸣之声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衬托离情别绪。离情别绪。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化用古典诗句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用一个“班班”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宋词 选读 豪放 飘逸 李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