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心肺复苏院内急救黄昌瑜.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周心肺复苏院内急救黄昌瑜.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内容大纲内容大纲基础生命支持电除颤高级生命支持加强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第1页/共42页2成人院内复苏指南生存链成人院内复苏指南生存链1.重视监测和预防2.尽早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3.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4.快速除颤5.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第2页/共42页31.判断意识和呼吸2.启动EMSS(呼救)3.判断脉搏4.胸外按压(C)5.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A+B)6.CPR(30:2)7.早期除颤(AED)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第3页/共42页4判断意识和呼吸判断意识和呼吸确定现场安全确定现场安全”现场安全现场安全“拍打双侧肩膀,大声呼叫:拍打双侧肩膀,大声呼叫:“你还
2、好吗你还好吗?”,左右耳各叫,左右耳各叫一次一次观察有无正常呼吸(濒死呼观察有无正常呼吸(濒死呼吸)吸)第4页/共42页5指南改变及原因指南改变及原因1.观察有无正常呼吸 改变:取消:取消“一看、二听、三感觉一看、二听、三感觉”方法:观察胸、腹部呼吸运动:观察胸、腹部呼吸运动2.濒死呼吸、喘息 按无呼吸处理按无呼吸处理Why?减少时间延误,尽早胸外按压减少时间延误,尽早胸外按压 简化流程,易于操作简化流程,易于操作第5页/共42页6根据根据不同场景不同场景确定呼叫内容:确定呼叫内容:病房病房“请您快叫护士,带抢救物品和请您快叫护士,带抢救物品和AED”院内非病房区域院内非病房区域“请您赶快通知
3、急诊科医护人员请您赶快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 过来抢救病人,拿过来抢救病人,拿AED”注意:呼叫时一定要指定某人,呼叫时一定要指定某人,并确定该人已去呼救并确定该人已去呼救 启动EMSS(呼救)第6页/共42页7更改:更改:A-B-C C-A-BA-B-C C-A-B A-B-C: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人工通气人工通气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C-A-B: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人工通人工通气气Why?于存活方面,无明显益处于存活方面,无明显益处胸外按压是最简单的技术,胸外按压是最简单的技术,所以是进行复苏时遇最小障碍的所以是进行复苏时遇最小障碍的第7页/共42页8心脏骤停患者需氧量较平常相比没
4、有明显增加心脏骤停患者需氧量较平常相比没有明显增加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血液内剩余的氧气可以维持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血液内剩余的氧气可以维持患者最初几分钟的供氧患者最初几分钟的供氧“无明显益处.为什么?心脏骤停患者可承受相对较长时间的呼吸停止而非长时间的血液循环停止 第8页/共42页9部分成人心脏骤停患者有心室纤维性颤动部分成人心脏骤停患者有心室纤维性颤动(VF)/无脉性无脉性心室心搏过速心室心搏过速(VT),所以必须所以必须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及时除颤及时除颤胸外按压可以迅速开始(不需器材)胸外按压可以迅速开始(不需器材)打开气道和提供通气将会延缓救治措施打开气道和提供通气将会延缓救治措施通气只会延迟
5、通气只会延迟18秒或更少秒或更少第9页/共42页10从从 A-B-C 更改为更改为 C-A-B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 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即C-A-B,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第10页/共42页11判断脉搏判断脉搏患者体位:仰卧在硬质的平面仰卧在硬质的平面摆放方法: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翻转,即头、,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
6、同一个轴线上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线上 第11页/共42页12医务人员:检查动脉搏动检查动脉搏动方法:用食、中手指找到甲状用食、中手指找到甲状软骨,平行侧滑到与抢救者软骨,平行侧滑到与抢救者同侧的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同侧的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之间的肌间沟内之间的肌间沟内注意事项:检查时间小于检查时间小于1010秒(秒(5-105-10秒)秒)判断脉搏判断脉搏第12页/共42页13胸外按压(胸外按压(C C)按压频率按压频率100-120次次/分分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50按压深度:按压深度:5-6cm位置:胸骨下二分之一位置:胸骨下二分之一(乳头连线法乳头连线法)第13页/共42
7、页14胸外按压方法肘关节伸直,双上肢呈肘关节伸直,双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与胸骨垂直双手呈重叠或相加双手呈重叠或相加按压幅度为按压幅度为5-6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回弹胸外按压(胸外按压(C C)第14页/共42页15改变:胸外按压频率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次Why?按压次数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以及存活后按压次数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以及存活后的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的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按压次数是由按压速率以及按压中断的次数按压次数是由按压速率以及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决定
8、。和持续时间决定。大多数研究显示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大多数研究显示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 强调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强调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断。断。指南改变及原因指南改变及原因第15页/共42页16改变:胸外按压深度胸外按压深度5-6厘米厘米Why?多个建议的幅度,可能会导致理解困多个建议的幅度,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难。施救者往往没有以足够幅度按压胸部。施救者往往没有以足够幅度按压胸部。研究表明,研究表明,按压按压 5-6厘米比按压厘米比按压 4 厘米更有效。厘米更有效。指南改变及原因指南改变及原因第16页/共42页17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A+BA+
9、B )开放气道方法医务人员 无颈椎外伤者 压额抬颏法 疑有脊柱损伤者托颌法观察口腔有无异物(见到异物才清除)第17页/共42页18 每次人工呼吸时间每次人工呼吸时间1秒秒 每次人工呼吸潮气量足够,能观察到胸廓每次人工呼吸潮气量足够,能观察到胸廓明显起伏明显起伏 缓慢均匀吹气,缓慢均匀吹气,“避免给气过力避免给气过力”的人工的人工呼吸呼吸 若已建立人工气道,且二人若已建立人工气道,且二人CPR,通气频,通气频率率 810次次/分,分,呼吸与胸外按压不需同呼吸与胸外按压不需同步步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A+BA+B)第18页/共42页19潮气量:500-600 mL/500-600
10、 mL/次,必须看到胸廓起伏次,必须看到胸廓起伏 1L1L球囊球囊1/22/31/22/3;2L2L球囊球囊1/31/3呼吸频率:无自主循环无自主循环 8-10 8-10 次次/min/min 有自主循环有自主循环 10-12 10-12 次次/min/min吸入氧浓度:医务人员应及时使用氧,尽量用医务人员应及时使用氧,尽量用100%100%的纯的纯氧,氧,至少至少40%40%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A+B A+B)第19页/共42页20方 式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气管造口人工呼吸口对气管造口人工呼吸口对阻隔装置人工呼吸口对阻隔装置人工呼吸
11、口对面膜人工呼吸口对面膜人工呼吸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口对面罩人工呼吸球囊球囊-面罩通气技术面罩通气技术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A+B A+B)第20页/共42页21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A+B A+B)口对口人工呼吸注意事项:要确保气道通畅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每次吹气应1秒钟吹气后“正常”呼吸,松开捏鼻手通气频率8-10/min潮气量500-600mL/次第21页/共42页22球囊面罩通气技术 单人法 双人法第22页/共42页23面罩的固定方法 单手固定法(EC)双手固定法(双E或双EC)第23页/共42页24清除异物手法清除异物手法
12、第24页/共42页25CPRCPR(3030:2 2)在在30次按压周期内,保次按压周期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改变持双手位置固定,不改变手的位置手的位置每周期按压与呼吸比为每周期按压与呼吸比为 30:2每每5周期后重新评估周期后重新评估若为双人,每若为双人,每5个周期个周期(约(约2min)换位)换位第25页/共42页26早期除颤早期除颤(AED)目标:在患者倒下后3分钟内给予电击时机:目击状态下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除颤器或 AED能量:双相波200 J 单向波360 J 儿童 2-4 J/Kg第26页/共42页27AED的使用流程的使用流程打开电源贴电极片离开、分析离开、放
13、电第27页/共42页28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先给予电击与先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有两名或三名施救者在场,应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拿到除颤器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对于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3 分钟,并且应在等待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第28页/共42页29简化的高级生命支持流程及新流程简化的高级生命支持流程及新流程2015(新新):传统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流程经过简化和综合,以强调高高质量量心心肺肺复复苏(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的重要性,并强调应在心肺复苏的非中
14、断期间组织高级生命支持操作推出新的环形形流流程程图第29页/共42页30第30页/共42页31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心肺复苏质量心肺复苏质量用力(5-6厘米)、快速(100-120 次/分钟)按压并等待胸壁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每2 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如果无高级气道,采用30:2 的按压:通气比率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如果P ETCO210 mm Hg,尝试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有创动脉压力:如果舒张阶段(舒张)压力20 mm Hg,尝试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第31页/共42页32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恢复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循环(ROSC)脉搏和血压P E
15、TCO2突然持续增加(通常40 mm Hg)自主动脉压随监测的有创动脉波动电击能量电击能量双相波:建议值(200 J)单相波:建议值(360 J)第32页/共42页33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剂量:每3-5 分钟1 mg血管升压素不推荐高级气道高级气道声门高级气道或气管插管用于确认和监测气管插管位置的二氧化碳波形图每分钟8-10 次人工呼吸,伴以持续的胸外按压 第33页/共42页34不再强调装置、药物和其他操作不再强调装置、药物和其他操作两版高级生命支持流程都使用简单格式,主要探讨对结果会产生最大影响的干预为此,已改为强调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
16、速患者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虽然仍然建议采取血管通路血管通路、给药以及高高级气气道置入道置入等措施,但这些操作不应导致胸外按压明显中断,也不应延误电击第34页/共42页35加强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加强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015(新):(新):为提高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应当通过统一的方式实施综合、结构化、完整、多学科的心脏骤停后治疗体系(图)治疗应包括心肺复心肺复苏和神神经系系统支持支持应根据指征提供亚低温低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由于在心脏骤停后往往会发生癫痫症状,应进行脑电图检查以诊断癫痫并尽快给出解读,并在昏迷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频繁或持续地进行监测第
17、35页/共42页36加强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加强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程序化心脏骤停后治疗强调采用多多学学科科程序,主要包括优化血流动力、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包括低温治疗),可能能够提高在发生院内或院外心脏骤停后已恢复自主循环患者的出院存活率虽然还无法确定上述集集束束化化多项治疗的单独疗效,但通过将这些治疗组合为一个整体系统,则可以达到提高出院存活率的目的第36页/共42页37加强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加强的心脏骤停后治疗恢复自主循环后根据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逐渐降低恢复自主循环后根据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逐渐降低吸氧浓度吸氧浓度2015(新):(新):恢复循环后,监测动脉氧合血脉氧合血红蛋白蛋白饱和度和度应该逐步
18、调整给氧以保证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 94%在恢复自主循环后,应该将吸氧浓度(F IO2)调整到需要的最低浓度,以实现动脉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94%,目的是避免组织内氧过多并确保输送足够的氧由于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为100%可能对应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 O2)为大约80 至至 500 mm Hg 之间,所以饱和度为100%时通常可以取消给予F IO2第37页/共42页38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1.恢复自主循环后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灌注2.转移/运输到拥有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系统的合适医院或重症监护病房3.识别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
19、和其他可逆病因4.控制体温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5.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这包括避免过度通气和氧过多第38页/共42页39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心脏骤停后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在经过培训的多学科环境中持续地按综合治疗计划进行治疗,以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功功能能状状态怀疑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患者应分流到具有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再灌注介入治疗能力的机构,该机构应该拥有具备监护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经验的多学科团队,而且可及时开始适当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包括低温治疗)第39页/共42页40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因为已将重点更改为提高预后功能,所以神经系统评估是存活者常规评估的主要环节尽早发现有可能治疗的癫痫等神经系统紊乱症状非常重要,诊断可能非常困难,特别是在进行低温治疗和使用神经肌肉阻滞药物后,所以脑电图监测已成为这类患者的重要诊断工具进行低温治疗时的预后评估会发生变化,对于患者、看护人和家人,有资格为这类患者进行神经系统评估的专家以及使用适当预后工具非常重要第40页/共42页41谢谢!谢谢!第41页/共4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2页/共42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