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pptx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ppt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劳动力市场特点 二、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第1页/共54页一、劳动力市场特点 1 基本背景2 2 基本矛盾3 3 农民工“短缺”4 4 技术工人“短缺”5 5 大学生的就业第2页/共54页1 基本背景 1.1 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突出。第3页/共54页1.2 就就业业结结构构发发生生重重大大变变化化,但但与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第4页/共54页第5页/共54页1.3 就业的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第6页/共54页 1990-2002年年,中中国国乡村村从从业人人员所所占占比比重重由由73.7%下下降降到到6
2、6.4%,平平均均每每年年下下降降个个百百分分点点,但但农村村人人口口所所占占比比重重仍仍然然很很高高,农村村富富余余劳动力力规模仍在模仍在亿左右。左右。当当前前,中中国国农村村劳动年年龄人人口口每每年年增增长1000万万左左右右,农村村劳动力力转移移任任务十分十分艰巨巨。第7页/共54页第8页/共54页1.4 劳劳动动者者素素质质有有所所改改善善,但但总体素质仍然偏低总体素质仍然偏低。第9页/共54页第10页/共54页2 2 基本矛盾 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第11页/共54页图图 经济增长、就业增长与就业弹性经济增长、就业增长与就业弹性
3、第12页/共54页3 3 农民工“短缺”第13页/共54页3.1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为亿年为亿;农业部数据:农业部数据:21.0%,亿;,亿;计生委数据:计生委数据:1亿左右;亿左右;劳动保障部数据劳动保障部数据:亿:亿。第14页/共54页3.2 2004年年农农民民工工流流动动就就业业的的流流向向分布分布第15页/共54页3.3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特征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特征:候鸟式:候鸟式两种形态:一种是两种形态:一种是“摆钟式摆钟式”,即农民外出务工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即农民外出务工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另一种是区之间流动
4、;另一种是“兼业式兼业式”,即,即利用农闲季节短期的、季节性的外出打利用农闲季节短期的、季节性的外出打工。工。第16页/共54页3.4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特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特性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伊始就带有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伊始就带有市场分割特性,即为二元市场。反映市场分割特性,即为二元市场。反映这种市场分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劳动这种市场分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劳动力市场的巨大价格差别:上世纪力市场的巨大价格差别:上世纪90年年代中期,国有企业职工与相同职业岗代中期,国有企业职工与相同职业岗位的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之比,最高的位的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之比,最高的达到达到5 1,最低的也有,最低的也有2
5、1。第17页/共54页3.5民民工工短短缺缺在在局局部部地地区区客客观观存存在在,普普通通劳劳动动力力特特别别是是年年轻轻女女工工相相对对短短缺缺,工工资资待待遇遇低低、工工作作环环境境差差、劳劳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尤为严重。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尤为严重。第18页/共54页 3.6 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企业用工迅速扩张、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变革等多种原因造成局部地区民工短缺。工资缺乏吸引力和劳动条件差是普通工人短缺的主因。企业需求迅猛扩张引发用工短缺。东南沿海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转变,是企业用工短缺的深层原因。第19页/共54页3.7缺工后劳动力市场的几个新变化缺工后劳动力市场的几
6、个新变化女工变得非常抢手。女工变得非常抢手。资方特别愿意签劳动合同。资方特别愿意签劳动合同。骑马找马现象普遍。骑马找马现象普遍。资资方方开开始始重重视视劳劳动动部部门门的的跨跨地地区区就就业业工工作。作。善待员工,接续民工间的职业介绍链条。善待员工,接续民工间的职业介绍链条。存存在在一一个个规规模模不不小小的的游游离离于于企企业业外外的的打打工群体。工群体。第20页/共54页 3.8趋势判断趋势判断东东南南沿沿海海部部分分地地区区用用工工短短缺缺的的状状况况短短期期内内可可能能还还会会持持续续。但但由由于于我我国国劳劳动动力力供供大大于于求求的的基基本本国国情情并并未未改改变变,没没有有迹迹象
7、象显显示示这这一一问问题题会会扩扩展展为为全全国国性性的的、影影响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响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从从中中长长期期看看,这这种种状状况况将将可可能能导导致致缺缺工工地地区区企企业业工工资资水水平平的的被被迫迫上上涨涨,从从而而迫迫使使一一些些工工资资较较低低的的劳劳动动密密集集型型加加工工企企业退出该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业退出该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第21页/共54页4 4 技术工人“短缺”第22页/共54页4.1 4.1 技工情况技术工人占就业人员的比例。企业就业人员中技术工人所占的比例为32.3%32.3%。技术工人比例较高的是国有企业(37.2%37.2%)。比例
8、较低的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9%12.9%)。第23页/共54页4.2 4.2 企业的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空缺人员构成。在需要的技术工人中,初级技工占38.9%38.9%,中级技工占32.2%32.2%,高级技工占13.5%13.5%,技师占9.6%9.6%,高级技师占4.5%4.5%。随着行业技术发展,主要岗位的技术工人构成是:技术技能型占40%40%,知识技能型占20%20%,复合技能型占25%25%,其他占15%15%。空缺需求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26.4%26.4%。第24页/共54页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调查企业认为,最急需人才的岗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中
9、层管理,高层管理,一般技工,工程技术,科研、新产品开发,公关,财会,信息计算机技术,机器维修,文秘,翻译。第25页/共54页 企业招聘情况。企业首选招聘员工的主要依据前五位依次是:学历,工作能力,相关工作经验,专业,年龄。值得注意的是,在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中,熟人或亲朋介绍的比例相当高,特别是在个体户招聘中达到了半数以上。第26页/共54页4.3 4.3 技工短缺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 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当前最急需人才的前三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调查企业需求比例的14.4%14.4%、12.1%12.1%和10.9%10.9%。第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劳动力市场 特点 发展趋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