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食品安全认识误区.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个食品安全认识误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食品安全认识误区.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食品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和食品投毒都是食品安全问题答:严格意义上说不对。第1页/共42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食品中无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均不属食品安全问题。第2页/共42页 许多假冒伪劣食品,如用番薯粉冒充西湖藕粉,则既无有毒、有害物质,也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就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又如阜阳奶粉事件中的假冒奶粉,因没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尽管对婴儿健康造成危害,也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非法添加和食品投毒是故意的犯罪行为,严格说来也不是食品安全问题。第3页/共42页 食品非法添加是食
2、品中非法添加不允许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属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如生奶中加三聚氰胺是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鸭饲料中加苏丹红是为了增加蛋黄的色感,包子馅料加硼砂是为了增加韧性等;利用食品投毒,更是最直接的犯罪行为,如2002年南京汤山发生的一小吃店业主因妒忌隔壁小吃店生意好、故意用剧毒灭鼠药“毒鼠强”进行食品投毒而致38人死亡的恶性事件。第4页/共42页2、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就是食品添加剂答:不对。第5页/共42页 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是非食用物质,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是非食用物质,而不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是指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非食用物质是指不属于传统上
3、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我国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用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和和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以及其他我国法律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以及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法规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第6页/共42页 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专项整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地打击在食品中违治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地
4、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全国打击违法添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分别于导小组分别于2008年年12月月12日、日、2009年年2月月4日、日、2009年年6月月5日、日、2010年年4月月8日、日、2011年年1月月3日和日和2011年年6月月1日发布了日发布了6批批59种种食品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均列入其中。三聚氰胺、苏丹红、硼砂等均列入其中。第7页/共42页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
5、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以往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在2014年营养强化剂和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另列,未纳入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通过化学手段使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化合反应所得到的物质为人工合成添加剂;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作为原料,经过提取所得的物质为天然食品添加剂。第8页/共42页3、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就应该禁止食品添加剂答:不对。第9页/共42页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就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就没有高品质的美食生活。没有高品质的美食生活。食品添加剂经食品添加剂经食品毒理学
6、安全性评价程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序的评价证明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不的评价证明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不产生任何健康危害,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全产生任何健康危害,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全世界都在使用。但使用时必须按世界都在使用。但使用时必须按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剂使用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要求,在特定的和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要求,在特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下正确添加,防止滥用。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下正确添加,防止滥用。第10页/共42页4、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是化学添加物答:不对。第11页/共42页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是食源性疾病
7、,而不是更受关注的化学性污染。食源性疾病系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包括大家熟知的食物中毒。在我国食源性疾病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在所有食物中毒中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均高居首位,中毒食物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而由化肥、农药残留、重金属、非食用物质以及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所致的化学性中毒则在其次,只不过它的社会关注度太高。第12页/共42页5、纯天然食品就是卫生安全的食品答:不对。第13页/共42页 食品是否安全,不能以是否纯天然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不能以是否纯天然来判断。自然界中作为食物来源的动植物和真菌存在自然界中作为食物来源的动植物和真菌存在天然有毒或可产生毒
8、素的成分。天然有毒或可产生毒素的成分。天然有毒成分主要有:天然有毒成分主要有: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毒素 海洋藻类毒素是由海洋中的微藻产生的海洋藻类毒素是由海洋中的微藻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通常可以通过食物链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通常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蓄积在鱼贝类等海洋生物媒介的体富集作用蓄积在鱼贝类等海洋生物媒介的体内,人摄食染毒的鱼贝类即可引起中毒。如内,人摄食染毒的鱼贝类即可引起中毒。如西加鱼毒素、河豚毒素、贝类毒素、鲭精毒西加鱼毒素、河豚毒素、贝类毒素、鲭精毒素(组胺)。素(组胺)。第14页/共42页 植物毒素植物毒素 一些野生或食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产一些野生或食用植物在生长过
9、程中可以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四季豆中含血凝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四季豆中含血凝素(植物红细胞凝聚素)和酶抑制剂,鲜黄花素(植物红细胞凝聚素)和酶抑制剂,鲜黄花菜中含秋水仙碱,未烧熟煮透会中毒;蜂蜜中菜中含秋水仙碱,未烧熟煮透会中毒;蜂蜜中含木藜芦烷类毒素,白果中含氰苷,马铃薯中含木藜芦烷类毒素,白果中含氰苷,马铃薯中含龙葵素,棉籽油中含棉酚。含龙葵素,棉籽油中含棉酚。真菌毒素真菌毒素 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有毒的代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如野蘑菇中的蕈毒素和霉变花生中的谢产物,如野蘑菇中的蕈毒素和霉变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实际上,许多不可食的纯天
10、然物质,需经加工实际上,许多不可食的纯天然物质,需经加工才能成为卫生安全的食品。才能成为卫生安全的食品。第15页/共42页 6、只要健全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我国食品安全就会有保障答:不完全对。第16页/共42页 食品安全事件后,人们往往质疑“标准”。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严格按照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去生产,如在正常的奶粉生产过程中是不可能会产生三聚氰胺的,完全没必要在奶粉标准中列入三聚氰胺含量等事先无法预知的毒物指标。第17页/共42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早就指出,“出了问题就赖没有标准或者标准不对,是我们现在很大的问题。每种酒都该有个标准?每种鱼有个标准?可能吗?关键是执行标准中的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安全 认识 误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