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障碍治疗-品行障碍的治疗.ppt
《儿童行为障碍治疗-品行障碍的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行为障碍治疗-品行障碍的治疗.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品行障碍的治疗品行障碍的治疗白银婷白银婷华东师范华东师范 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马维尔:无法无天马维尔:无法无天“马维尔简直让我绝望。她总是爱发脾气,马维尔简直让我绝望。她总是爱发脾气,从来不按我说的做。一旦不顺心,她就暴从来不按我说的做。一旦不顺心,她就暴跳如雷。她在学校的行为也让人头疼。老跳如雷。她在学校的行为也让人头疼。老师很难让她完成作业师很难让她完成作业她从来都是拒绝不她从来都是拒绝不做的。而且她无法无天,总是离开座位,做的。而且她无法无天,总是离开座位,不断讲话。她让整个班级都不得消停。我不断讲话。她让整个班级都不得消停。我非常担心,如果她
2、不早改变,迟早要惹大非常担心,如果她不早改变,迟早要惹大麻烦的。麻烦的。”尼克:一点不像其他孩子尼克:一点不像其他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尼克和一般的表面上看起来,尼克和一般的to岁孩子没什么不岁孩子没什么不同。他喜欢运动,尤其是踢足球。他在画画和数同。他喜欢运动,尤其是踢足球。他在画画和数学方面很有天赋学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尼克确实不像其他的孩子。但是尼克确实不像其他的孩子。2岁的时候岁的时候.他把一罐猫粮放在炉子上,并打开了他把一罐猫粮放在炉子上,并打开了燃气燃气结果爆炸了。在去年结果爆炸了。在去年3月的一个月的一个5天营会天营会里,他拿石块扔一个女孩子,结果把女孩打得头里,他拿石块扔一个女孩子,结
3、果把女孩打得头破血流;他还在房间里点火;把他妹妹从楼梯上破血流;他还在房间里点火;把他妹妹从楼梯上推下来;用铁链抽打家里的狗;还从妈妈的钱包推下来;用铁链抽打家里的狗;还从妈妈的钱包里偷了里偷了20美元。美元。儿童杀手儿童杀手1994年年10月月3日,日,5岁的艾瑞克岁的艾瑞克莫斯和他莫斯和他8岁的哥哥德瑞克岁的哥哥德瑞克意外撞上了南芝加哥区的两个小混混。那两个小混混把兄意外撞上了南芝加哥区的两个小混混。那两个小混混把兄弟俩退进一间空置的弟俩退进一间空置的14层公离。然后,他们两次把惊恐尖层公离。然后,他们两次把惊恐尖叫的艾瑞克吊出窗外叫的艾瑞克吊出窗外因为他不肯偷糖给他们吃,当德因为他不肯偷
4、糖给他们吃,当德瑞克试图把弟弟拉进来的时候,其中大一点的那个小混混瑞克试图把弟弟拉进来的时候,其中大一点的那个小混混就使劲打他让他放手。艾瑞克掉下去摔死了。德瑞克冲下就使劲打他让他放手。艾瑞克掉下去摔死了。德瑞克冲下楼去,以为能及时接住弟弟楼去,以为能及时接住弟弟.这对任何年龄的人而言,都是这对任何年龄的人而言,都是一桩血腥的罪行。而凶手竟然是只有一桩血腥的罪行。而凶手竟然是只有10岁和岁和11岁的儿童地,岁的儿童地,警方没有公布他们的名字。警方没有公布他们的名字。品行障碍品行障碍定义:定义:品行障碍(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指在)是指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儿童青少年时期
5、反复、持续出现的反社会反复、持续出现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抗性性、攻击性或对抗性等行为。这些行为等行为。这些行为违违反反了与该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了与该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影响了其自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德准则,影响了其自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害了他人或公共利益。损害了他人或公共利益。品行障碍品行障碍品行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一个相对独立品行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一个相对独立的诊断类别,主要包括:的诊断类别,主要包括:攻击性、破坏性行为、违抗、不服从、说谎、攻击性、破坏性行为、违抗、不服从、说谎、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虐待动物、性偷窃、逃学、离家出走、纵火、虐待动物、性
6、虐待、躯体虐待等一系列行为。虐待、躯体虐待等一系列行为。品行障碍品行障碍起病时间起病时间该病通常于学龄期起病该病通常于学龄期起病品行障碍品行障碍发病率发病率国外报道该病的患病率为国外报道该病的患病率为3.2%-16%国内报道为国内报道为1.45%-13.6%,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患病率之比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患病率之比为3-12:1。品行障碍品行障碍品行障碍品行障碍临床表床表现攻攻击性性行行为破破坏坏性性行行为违抗抗性性行行为说谎偷窃窃逃逃学学或或离离家家出出走走恶作作剧纵火火物物质滥用用(一)攻击性行为(一)攻击性行为指侵犯和攻击他人的行为,可以表
7、现为躯体攻击或言语攻指侵犯和攻击他人的行为,可以表现为躯体攻击或言语攻击。击。23岁时常表现为暴怒发作、屏气发作、大声吵闹等;岁时常表现为暴怒发作、屏气发作、大声吵闹等;以后渐渐变为违抗或拒绝服从成人的命令,推拉或动手打以后渐渐变为违抗或拒绝服从成人的命令,推拉或动手打其他小朋友,咬人、咬物,难以合作。其他小朋友,咬人、咬物,难以合作。到了学龄期后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更加明朗化,常以言语伤到了学龄期后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更加明朗化,常以言语伤人,惹是生非,破坏物品,扰乱课堂纪律,对抗老师。恃人,惹是生非,破坏物品,扰乱课堂纪律,对抗老师。恃强欺弱,威胁、恐吓弱小儿童,索要钱物,或强迫他们为强欺弱,威胁
8、、恐吓弱小儿童,索要钱物,或强迫他们为自己做事。常与同伴发生争吵、斗殴,甚至发展为团伙打自己做事。常与同伴发生争吵、斗殴,甚至发展为团伙打群架及械斗。这种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纠正,易与社会上流群架及械斗。这种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纠正,易与社会上流氓结成团伙,聚众斗殴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氓结成团伙,聚众斗殴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二)破坏性行为(二)破坏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的行为。年幼儿童最初多半是出于好奇而摆弄、砸坏东西,年幼儿童最初多半是出于好奇而摆弄、砸坏东西,多破坏自己家中的物品。多破坏自己家中的物品。学龄期后则表现为故意破坏家中或别人的东西、学龄
9、期后则表现为故意破坏家中或别人的东西、破坏公物或公共场景。破坏公物或公共场景。破坏行为部分是出于报复心理,部分是发泄自己破坏行为部分是出于报复心理,部分是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另外一些是属于冲动性行为,也的不满情绪,而另外一些是属于冲动性行为,也有少数患儿以破坏他人的物品为乐。有少数患儿以破坏他人的物品为乐。(三)违抗性行为(三)违抗性行为故意违抗和不服从他人,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故意违抗和不服从他人,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学龄期以前的儿童往往在不如意时出现这种行为,学龄期以前的儿童往往在不如意时出现这种行为,当要求得到满足或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自然恢复。当要求得到满足或经过一段时间后便会自然
10、恢复。学龄期以后的儿童则经常故意与老师或父母对着学龄期以后的儿童则经常故意与老师或父母对着干,不服从管教,当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遭到冷干,不服从管教,当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遭到冷落、委屈时,违抗行为会变得更加明显。落、委屈时,违抗行为会变得更加明显。(四)说谎(四)说谎表现为经常有意地说假话,开始时是由于幻想希表现为经常有意地说假话,开始时是由于幻想希望获得家长或老师的表扬而撤谎,或做错事后为望获得家长或老师的表扬而撤谎,或做错事后为逃避父母的处罚而撒谎,或为了寻求他人的关注,逃避父母的处罚而撒谎,或为了寻求他人的关注,以编造谎言来显示或标榜自己。以编造谎言来显示或标榜自己。由于能从说谎中等到益处
11、,以后经常有意说谎,由于能从说谎中等到益处,以后经常有意说谎,渐渐发展为说谎成性,以至于父母对儿童平常所渐渐发展为说谎成性,以至于父母对儿童平常所说的话也难辨真假,说谎则成为一种待人接物的说的话也难辨真假,说谎则成为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五)偷窃(五)偷窃儿童在幼儿园出于好奇,常常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玩,逐儿童在幼儿园出于好奇,常常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玩,逐渐养成了为满足自己愿望随意拿别人东西的习惯。渐养成了为满足自己愿望随意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偷窃行为往往开始于学龄期,最初是拿家中的钱物,或把家里偷窃行为往往开始于学龄期,最初是拿家中的钱物,或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外面去。当被父母
12、询问时,怕受处罚,只好否认、的东西拿到外面去。当被父母询问时,怕受处罚,只好否认、说谎。有时也能承认,表示以后会改,但过后很快又会重犯。说谎。有时也能承认,表示以后会改,但过后很快又会重犯。逐渐发展为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有意地去偷别人的学习用逐渐发展为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有意地去偷别人的学习用具或钱物,明知故犯。具或钱物,明知故犯。少年期以后主要表现为外出行窃少年期以后主要表现为外出行窃.可为单独行窃,或为团伙行窃。可为单独行窃,或为团伙行窃。有些患儿通过行窃来寻求刺激,或以偷窃为乐,把偷来的东西有些患儿通过行窃来寻求刺激,或以偷窃为乐,把偷来的东西当作战利品保存起来,用偷来的钱请客、招待
13、同学。当作战利品保存起来,用偷来的钱请客、招待同学。(六)逃学或离家出走(六)逃学或离家出走在早期可能是对外界好奇而不愿回家;也有因家长态度粗暴、在家得在早期可能是对外界好奇而不愿回家;也有因家长态度粗暴、在家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自尊心受到挫伤而出走;或因学习成绩不好、厌恶不到父母的关爱、自尊心受到挫伤而出走;或因学习成绩不好、厌恶学习,怕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处罚而出走。学习,怕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处罚而出走。第一次出走后常获得满足,以后则会多次离家出走。第一次出走后常获得满足,以后则会多次离家出走。他们常常背着书包离家后,在外面游荡或与其他儿童玩,不去上学。他们常常背着书包离家后,在外面游荡或与其他儿
14、童玩,不去上学。而外出游玩的刺激会给他们带来愉快和满足感,因而逃学和离家出走而外出游玩的刺激会给他们带来愉快和满足感,因而逃学和离家出走极易形成习惯。极易形成习惯。倘若此时父母不及时管教,或者管教方法简单粗暴,这些儿童便会渐倘若此时父母不及时管教,或者管教方法简单粗暴,这些儿童便会渐渐发展为经常逃学,离家出走,甚至到外地游玩。渐发展为经常逃学,离家出走,甚至到外地游玩。这种现象可以是单个出现,也可以是与他人结伴而行,易被社会上流这种现象可以是单个出现,也可以是与他人结伴而行,易被社会上流氓勾引,结成团伙进行违法行为。氓勾引,结成团伙进行违法行为。(七)恶作剧(七)恶作剧往往编造一些出人意料的、
15、不可理喻和胆往往编造一些出人意料的、不可理喻和胆大妄为的恶作剧来捉弄同学、老师和家长,大妄为的恶作剧来捉弄同学、老师和家长,其程度远超过他人的承受能力,并从他人其程度远超过他人的承受能力,并从他人的恐惧或喊叫中获得刺激感和满足。的恐惧或喊叫中获得刺激感和满足。(八)纵火(八)纵火这种行为在我国比较少见,但危害性大。这种行为在我国比较少见,但危害性大。年幼儿童由于好奇而玩火柴、烧纸片、燃爆竹,以玩火为乐,年幼儿童由于好奇而玩火柴、烧纸片、燃爆竹,以玩火为乐,此时玩火往往发生于家中,较少有其他反社会性行为。此时玩火往往发生于家中,较少有其他反社会性行为。年长儿童则在工地、野外玩火,把玩火柴、燃烧废
16、轮胎、草木年长儿童则在工地、野外玩火,把玩火柴、燃烧废轮胎、草木等作为游戏,烧毁的往往是别人的或公共的财物,严重者发展等作为游戏,烧毁的往往是别人的或公共的财物,严重者发展为纵火违法。为纵火违法。纵火的原因是寻求刺激,或者是其他破坏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纵火的原因是寻求刺激,或者是其他破坏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报复进行放火者少见。式,因报复进行放火者少见。纵火行为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常常伴纵火行为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常常伴有其他反社会性行为。有其他反社会性行为。(九)物质滥用(九)物质滥用吸烟、酗酒和吸毒等反复使用成瘾性物质行为,吸烟、酗酒和吸毒等反复使用
17、成瘾性物质行为,在国外多见,国内近年也开始出现。在国外多见,国内近年也开始出现。主要发生于青少年时期,开始时多为出于好奇或主要发生于青少年时期,开始时多为出于好奇或受人引诱、利用,一旦成瘾后就长期反复使用,受人引诱、利用,一旦成瘾后就长期反复使用,并不择手段地获取毒品,甚至发展为参与贩毒。并不择手段地获取毒品,甚至发展为参与贩毒。常常伴有其他反社会性行为,形成少年违法。常常伴有其他反社会性行为,形成少年违法。品行障碍的治疗品行障碍的治疗病因病因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不完全清楚,可能,可能与遗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等与遗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
18、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多因索的共同作用有关。多因索的共同作用有关。品行障碍品行障碍诊断断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方案与诊断断标准准DSM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CD-10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品行障碍的诊断品行障碍的诊断反社会反社会性品行性品行障碍障碍对立立违抗性品抗性品行障碍行障碍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的诊断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的诊断1、至少有以下三项:、至
19、少有以下三项: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经常暴怒,好发脾气,或心存报复。经常暴怒,好发脾气,或心存报复。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常常拒绝或不理踩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常常拒绝或不理踩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的不服从。的不服从。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常与成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经常故意常与成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经常故意干扰别人。干扰别人。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的诊断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的诊断2、至少有以下两项:、至少有以下两项:在小学时期即经常逃学(在小学时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行为 障碍 治疗 品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