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四章).ppt
《经济学基础(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第四章).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 4.1 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4.2 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4.3 长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4.4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视频播放蒙牛集团牛根生访谈4.1 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组织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组织?把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即合同)的集合,是人们之间进行产权交易的一种方式。通过企业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人们可以减少他们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比市场这种经济组织取得更好的经济绩效(租金)。1、企业存在的组织形式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有三种组织形式,即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个人企业是指单个
2、自然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合伙企业是指两个或以上自然人共同出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公司制企业则是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厂商组织。2、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劳动(劳动(L)、)、资本(资本(K)、)、土地(土地(N)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E)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又可以分成两类外生性生产要素(传统的生产要素)内生性生产要素(知识或技术)和企业家才能3 3、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经济效率经济效率也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是机会成本。(1)经济效率与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强调的是生产的技术问题,经济效率则是经济问题;技术效率是分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经
3、济效率则是分析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实现技术效率不一定就实现经济效率,但实现经济效率时一定也实现了技术效率。(2)经济效率的实现。一是产量既定时生产的总成本最小再者是总成本既定时产量最大 4.1.2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厂商-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供产品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最大利润,这是所有厂商做出决策的基础。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的产出的过程。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Qf(X1,X2,Xn)Qf(L,K)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4.1.3 4.1.3 常见的生产函数
4、常见的生产函数常见的生产函数常见的生产函数技术系数是指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变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表明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固定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只存在唯一一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即生产要素之间不可替代,如果要增加产出,要素投入必须按照同一比例增加。1、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原书图、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原书图4-1错误,错误,改为下段叙述)改为下段叙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Q=Minimum(L/U,K/V)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
5、,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有Q=L/U=K/V,K/L=V/U2、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要素的投入比例可变的生产函数称为可变生产函数。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事实上说明了不同的生产要素在某种生产过程中不可相互替代,大多数产品的生产,其生产要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即要素的组合比例是可变的。4.2 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短期是指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长期则指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在短期内:不变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在长期内所有的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短期的生产函数在这里就是指劳动要素投入量可变的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则是指劳动和资本都可变
6、的生产函数。4.2.1 几个基本概念几个基本概念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f(L,)是短期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总产量(TPL)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TPLf(L,)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APLAPL)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MPLMPL)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边际产量是总产量的一阶导数。假设投入劳动从1个单位逐渐增加为8个单位,则相应的生产函数劳动力数量(L)总产量(Q)平均产量(APL)边际产量(MPL)。表4-13.总产量曲线、平
7、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图4-2所示,是根据表4-1绘制的产量曲线图。关于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关于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关于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4.生产的生产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在短期只有一种要素可以变动时,生产者在选择劳动力的投入数量时存在三种情况,我们通常也将其称之为生产的三个阶段。图4-2(b)第一阶段是劳动力的投入数量从0到平均产量MPL的最高点A第二阶段是MPL的最高点到APL曲线的最高点B 之间。第三阶段从MPL为零点开始。生产只可能
8、在第二阶段即从B点到C点的区间内进行。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是: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和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4.3 长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4.3.1 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产品所需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与效用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是很相似的。Qf(L,K)假定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函数是QL1/2K1/2,当Q16和Q28时,生产这两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基础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