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 姓名:赵伟丽 2013年10月31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主要内容一、全球气候变化概况二、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影响三、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四、案例: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小麦产量影响五、气候变化下我国小麦产量变化区域模拟研究一、全球气候变化概况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以CO2等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的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剧烈变化引发极端气候,如极端高(低)温干旱和水涝等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发生频率显著增加,气候变化会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二、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影响气候变暖提高了总积温,导致中国冬小
2、麦安全种植界发生变化。但与此同时,北方大部分小麦产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干旱加重,影响其面积扩大和产量的提高随着抗冻性小麦种质引进和耐冻小麦品种的选育,冬小麦种植北界显著北移。杨晓光等冬小麦种植北界的空间地理位移。河北省平均向北移动50km,且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北界的北移,可使界限变化区域的小麦单产平均增加约25%。因此,全球变暖将有利于中国冬小麦种植界北界北移,扩大冬小麦种植范围。三、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1、CO2浓度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2、温度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3、光照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4、降水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5、极端气候对冬小麦的影响1、CO2浓度变化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CO2浓
3、度升高一方面导致气候变暖,引起降水及其他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而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另一方面,CO2浓度升高还对农作物本身产生直接的影响。CO2 浓度升高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生理生化过程。大气 CO2浓度升高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潜在提高小麦产量。研究发现,CO2浓度升高,能促进小麦根茎叶生长,分蘖数、干物质积累和株高有增加的趋势。研究发现,小麦产量随着 CO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浓度过高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从CO2 浓度单一角度来分析,随着未来全球CO2浓度的升高,小麦产量将有所增长,但若 CO2浓度升至过高时,小麦产量则会下降。2、温度变化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小麦属于喜凉作物,当最高
4、气温超过32后,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品质变劣。研究表明,黄淮海平原地区秋冬季适度增温,总体有利于小麦产量提高,但春季增温则相反,升温愈高,减产愈多。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也有显著影响暖冬年份小麦冬前生长快,小麦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均提前;暖冬冬前有效积温也显著增加,加快了小麦叶的生长和分蘖速度,冬前高峰苗提早形成,成穗率下降。此外,暖冬年份小麦冬春季分蘖没有明显的停滞阶段,分蘖不断发生,营养生长偏旺,群体质量下降。但冬前温度偏高,也有利于促进小麦早发壮苗,为足穗打下良好基础。3、光照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中国的粮食主产区黄淮海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该区的日照时数,在过去的四五十年内
5、下降非常快。弱光降低了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研究发现,拔节至成熟期弱光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但当遮光强度不超过20%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多数研究表明弱光显著降低了产量,但产量下降幅度与小麦基因型弱光程度弱光历期弱光时期以及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尤其在长期弱光作用下,随着弱光程度增大,小麦产量下降幅度可达6.4%-25.8%。4、降水变化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中国降水呈南多北少趋势,并有明显的季节和区域特性,且各区域降水强度的季节分布呈现出较为集中的趋势。西北地区研究表明,小麦生育期间的各月降水,除2 月份以外,均与小麦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休闲期间的6、7、8月3个月降水与小麦产量呈显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候变化 中国 小麦 生产 影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