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对外汉语泛读课教学实施.ppt





《十一、对外汉语泛读课教学实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对外汉语泛读课教学实施.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十 泛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泛读课课堂教学实施一、泛读课的理论基础一、泛读课的理论基础泛读的心理机制:阅读者通过感知语言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处理,泛读的心理机制:阅读者通过感知语言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处理,进而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进而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一)泛读的特点(一)泛读的特点1、快速浏览、快速浏览 内隐的心理机制:接受传递至中枢词语匹配整合加工命题内隐的心理机制:接受传递至中枢词语匹配整合加工命题和意义和意义2、猜测和跳跃、猜测和跳跃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一定合理性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一定合理性猜测:已有知识经验图示猜测:已有知识经验图示跳跃跳跃 (1)查找所需信息)查找所需信
2、息 (2)“抓关键,跳障碍抓关键,跳障碍”(二)泛读课的目的和任务(二)泛读课的目的和任务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即读懂阅读材料的能力,包括对字、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即读懂阅读材料的能力,包括对字、词、段落、篇章的理解。阅读是吸收新知识、了解新信息的重要途径。段落、篇章的理解。阅读是吸收新知识、了解新信息的重要途径。2、培养阅读技巧:阅读分为粗读和细读两种类型,粗读包括扫读、培养阅读技巧:阅读分为粗读和细读两种类型,粗读包括扫读和跳读,就是快速阅读。快速阅读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包括根据和跳读,就是快速阅读。快速阅读需要一定的阅读技巧,包括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采用不同阅读方法的技巧和不同阅读目的采用
3、不同阅读方法的技巧和“抓关键、跳障碍抓关键、跳障碍”的技的技巧。巧。3、通过培养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阅读训练可帮助、通过培养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阅读训练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和语法;通过阅读,将学道的新词语、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和语法;通过阅读,将学道的新词语、语法、文化知识用于听、说、写,从而全面提高语言水平。语法、文化知识用于听、说、写,从而全面提高语言水平。(三)影响泛读的因素(三)影响泛读的因素1、主观因素、主观因素目的语知识储备目的语知识储备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了解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了解目的语思维方式的了解和认同目的语思维方式的了解和认同2 2、客观因素
4、、客观因素阅读材料的难易阅读材料的难易目标任务的确定目标任务的确定时间的限定时间的限定(四)泛读教学的原则(四)泛读教学的原则1 1、材料的合适性、材料的合适性(1 1)篇幅)篇幅 初级初级300300,中级,中级500500至至800800,高级,高级800800至至15001500(2)内容深浅)内容深浅(3)控制新词语、句式数量,)控制新词语、句式数量,8085为已学为已学2、时间(速度)限定性、时间(速度)限定性初级初级80100字字/分,中级分,中级100120字字/分,高级分,高级120150字字/分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曾片面强调阅读速度作为阅读主要目标,目前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曾片面
5、强调阅读速度作为阅读主要目标,目前更为主流的看法是:为主流的看法是:把阅读技巧和策略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把阅读技巧和策略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3、教学的节奏性、教学的节奏性二、泛读课教学要点二、泛读课教学要点(一)不同阶段泛读课的训练内容(一)不同阶段泛读课的训练内容1、初级阶段、初级阶段1)训练重点是识字训练和词语理解训练。)训练重点是识字训练和词语理解训练。2)几种训练方法:)几种训练方法:组词练习、分词阅读练习、朗读练习。组词练习、分词阅读练习、朗读练习。2 2、中级阶段、中级阶段1)继续进行识字和词语理解训练:例如同音字、词归类,同义、)继续进行识字和词语理解训练:例如同音字、词归类,同义
6、、近义词归类,反义词归类,部件相同字归类,相关字词辨析。近义词归类,反义词归类,部件相同字归类,相关字词辨析。2)突出语法训练:)突出语法训练:关于句子理解的有:用压缩的方法理解长单句;根据关联词理解复关于句子理解的有:用压缩的方法理解长单句;根据关联词理解复句;根据句子的修辞特点和上下文理解难句;句;根据句子的修辞特点和上下文理解难句;关于段落理解的有:根据段落主句抓住段落主旨;根据段落中的提关于段落理解的有:根据段落主句抓住段落主旨;根据段落中的提示词语把握段落内容;示词语把握段落内容;关于篇章理解的有:分析文章的标题;寻找文章中的主题段、主题关于篇章理解的有:分析文章的标题;寻找文章中的
7、主题段、主题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3)加强文化知识的介绍。)加强文化知识的介绍。4)培养猜测、推断能力。根据造字法和构词法猜测词义,根据上)培养猜测、推断能力。根据造字法和构词法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根据上句和关联词推断下句意思。下文猜词义,根据上句和关联词推断下句意思。5)培养)培养“抓关键、跳障碍抓关键、跳障碍”技巧。技巧。3 3、高级阶段、高级阶段1)选择不同文体的材料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风)选择不同文体的材料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风格特点。格特点。2)针对不同专业和专业倾向、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针对不同专业和专业倾向、兴趣爱
8、好选择阅读材料。(二)泛读课堂教学实施(二)泛读课堂教学实施阅读教材大都包括课文、生词表、语法注释、内容注释几部分。一阅读教材大都包括课文、生词表、语法注释、内容注释几部分。一般泛读课的教学程序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导读、默读、讲解和检查。般泛读课的教学程序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导读、默读、讲解和检查。每一阶段可分为若干步骤。每一阶段可分为若干步骤。1、导读、导读1)简介阅读材料的内容、文体、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作者等;)简介阅读材料的内容、文体、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作者等;2)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思考,找出答案,)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思考,找出答案,完成阅读;
9、完成阅读;3)提出一些需要记忆的问题。)提出一些需要记忆的问题。2 2、默读、默读1 1)默读时要进行速读训练,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维的习惯。速读)默读时要进行速读训练,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维的习惯。速读的具体要求不同,中级水平一般达到的具体要求不同,中级水平一般达到100100150150字字/分。分。2 2)默读不能超时,一旦到时,决不拖延。)默读不能超时,一旦到时,决不拖延。3 3)默读时遇到生字、生词、难句及其他问题,尽量用有关的阅读)默读时遇到生字、生词、难句及其他问题,尽量用有关的阅读技巧解决。仍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笔划出。技巧解决。仍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笔划出。3 3、讲解、
10、讲解分为主动讲解和被动讲解。分为主动讲解和被动讲解。1 1)主动讲解。讲解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有一定的预见性,包括:)主动讲解。讲解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有一定的预见性,包括:生僻的字、词以及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或者较难的语法现象。生僻的字、词以及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或者较难的语法现象。文化知识。文化知识。阅读技巧。认读字、词的技巧;阅读长句、难句的技巧;理解段阅读技巧。认读字、词的技巧;阅读长句、难句的技巧;理解段落的技巧;理解文章主题的技巧。落的技巧;理解文章主题的技巧。2 2)被动讲解:教师在主动讲解后,学生还会提出一些问题要教师)被动讲解:教师在主动讲解后,学生还会提出一些问题要教师解答,这是被
11、动讲解,也称答疑。解答,这是被动讲解,也称答疑。答疑时应注意以讲清本文中意思或用法为主,准确精练,简明扼答疑时应注意以讲清本文中意思或用法为主,准确精练,简明扼要。要。既可以教师答疑,也可以学生答疑。既可以教师答疑,也可以学生答疑。4、检查:方法主要是做课后的练习,注意:、检查:方法主要是做课后的练习,注意:1)选择、判断类题目以及简单的问答题,要求学生单独回答。)选择、判断类题目以及简单的问答题,要求学生单独回答。2)复述课文,一般以概述为主。遇到困难时,教师可提示或者板)复述课文,一般以概述为主。遇到困难时,教师可提示或者板书。书。3)对文章主题有不同理解时,可进行必要讨论。)对文章主题有
12、不同理解时,可进行必要讨论。4)课上阅读必须默读,但检查时可选择精彩段落朗读,以丰富教)课上阅读必须默读,但检查时可选择精彩段落朗读,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气氛。学内容,活跃气氛。组织课堂阅读范例:以组织课堂阅读范例:以中级汉语阅读中级汉语阅读第十课为例第十课为例(一)导读(一)导读(5分钟)分钟)1、介绍有关报道的基本常识、介绍有关报道的基本常识2、熊猫简介、熊猫简介3、人物介绍、人物介绍(二)默读(二)默读(15分钟)分钟)全文近全文近2000字,按每分钟字,按每分钟150字要求,限定字要求,限定15分读完。分读完。1、学生阅读前,提出具体要求:、学生阅读前,提出具体要求:1)掌握文章线索,
13、理清思路;)掌握文章线索,理清思路;2)能说出每自然段的中心;)能说出每自然段的中心;3)思考如下问题:他们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遇到什么困难?怎)思考如下问题:他们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取得哪些成绩?你觉得他们这样值得吗?样克服?取得哪些成绩?你觉得他们这样值得吗?2、学生阅读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巡视指导(三)讲解(三)讲解(5050分钟)分钟)讲解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采取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讲解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采取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等形式,调动学生能动性和参与精神,敢于问,敢于答。具问生答等形式,调动学生能动性和参与精神,敢
14、于问,敢于答。具体步骤如下:体步骤如下:1 1、按自然段顺序讲读课文、按自然段顺序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1 1)难词讲解(先让学生猜,再给出答案):数年、珍稀)难词讲解(先让学生猜,再给出答案):数年、珍稀2 2)提问(学生回答时不看书):两个女博士叫什么名字?她们在)提问(学生回答时不看书):两个女博士叫什么名字?她们在什么地方考察?考察什么?什么地方考察?考察什么?3 3)回答完问题后,让学生总结这段大意,然后教师归纳。)回答完问题后,让学生总结这段大意,然后教师归纳。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2、师生共同对课文进行回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师生共同对课文进行回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一 对外汉语 泛读 教学 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