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师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梁延辉.ppt





《人力师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梁延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师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梁延辉.ppt(1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培训(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基基 础础 知知 识识梁延辉l基础知识部分,试卷分数从四级到一一级递减:四级30分,三级20分,二二级10分,一一级不考。l题型有单选题和多选题,因此只出现在理论知识试卷。l专业技能试卷、论文部分都不考基础知识。l基础知识共五章内容,二级卷平均每章2个题,共10个题 一般单选6题,多选4题;三级卷平均每章4个题,共20个题 一般单选12题,多选8题l一般侧重考概念、分类、性质、基本原则,流程框架等.基础知识考试分析基础知识考试分析 Company Logo 基础知识内容体系基础知识内容体系第第第第1 1
2、 章章章章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1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 2)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3 3)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4 4)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第第第第2 2 章章章章 劳动法劳动法劳动法劳动法(1 1)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2 2)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第第第第3 3 章章章章 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1 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2 2)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3 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第第第第4
3、4章章章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1 1)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2 2)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3 3)领导行为及其理论)领导行为及其理论(4 4)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 测量技术测量技术第第第第5 5章章章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 1)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2 2)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3 3)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Company Logo 第一章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第一节
4、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n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n二、效用最大化二、效用最大化n三、劳动力市场三、劳动力市场n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Company Logo一、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l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l劳动资源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考点(考点)、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是具有绝对的属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
5、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Company Logo二、效用最大化二、效用最大化(考点(考点)l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两大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市场主体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l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l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利润”是企业生产的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l利润最大化的含义就是:如果上述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如果上述差额是负值,则越小越好Company Logo三、劳动力市场(考点(考点)l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组成部
6、分。l在劳动力市场中,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者,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l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与其他市场是相似的,即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Company Logo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 (考点(考点)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特点: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 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实证研究方法对经
7、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 (考点(考点)规范研究方法特点: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 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Company Logo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一)劳动力与劳动参与率的概念(考点(考点)n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n劳动参与
8、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l例题: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 B.社会劳动强度 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 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 答:CCompany Logo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定义及分类l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Es:劳动力供给弹性SW: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百分比SWl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l供给有无限弹性Es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l单位供给弹性E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
9、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l供给富有弹性Es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l供给缺乏弹性Es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S WEs=/S WCompany Logo(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趋势:l5-19岁年龄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l女性劳动参与率呈上升趋势l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l25-55岁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例题:例题:1、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 C.女性人口劳参率下降 D.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 E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答:ABECompany Logo(三)经济周期
10、与两种劳动假说(考点(考点)l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l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的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悲观性劳动力假说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就业下降、失业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愿作为失业者。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呈反向关系:失业率
11、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Company Logo二、劳动力需求(考点(考点)n劳动力需求: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Company Logo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定义及分类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定义及分类(考点(考点)l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需求弹性。l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D W Ed=/D WEd:劳动力需求弹性D W: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 :工资率变动百分比D WCompany Logol需求无弹性:Ed0 工
12、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固定不变l需求无限弹性:Ed 工资率不变,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大于零l单位需求弹性:Ed1 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l需求富有弹性:Ed1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l需求缺乏弹性:Ed1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定义及分类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定义及分类(考点(考点)Company Logo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考点(考点)l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资本等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为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MRP
13、=VMP=MP*P=MC=WMRP: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VMP: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MP:边际产量P:价格MC:边际成本W:工资l例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MRP=VMPB.MRP=MPC.YMP=MPD.MP=MC答:ACompany Logo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考点(考点)1、劳动力市场的含义l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P11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段。2.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和静态均衡分析。P13第一段。第一段。Company Logo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l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l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
14、的工资。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l充分就业。充分就业。l例题: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07年5月考题)(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体现工资差异(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E)增大工资总额答:ABDCompany Logo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考点(考点)(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2、人口年龄结构3、城乡人口结构(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l例题: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B.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C.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
15、成 E就业人口总量 答:BCCompany Logo第二节的考点回顾l劳动参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l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定义、分类及计算公式。l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趋势;l经济周期的概念;l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定义、分类及计算方法;l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原则;l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l人口年龄结构、城乡人口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l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l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Company Logo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l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均衡价格论均衡价格论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是
16、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价格形成的理论。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是市场上的供求双方在竟争过程中自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是市场上的供求双方在竟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发形成的。工资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工资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工资作为劳动力要素的均衡价格是由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工资作为劳动力要素的均衡价格是由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工资具有与劳动的净产品相等的趋势。格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工资具有与劳动的净产品相等的趋势。所以工资决定
17、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所以工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受社会的、历史的因素影响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受社会的、历史的因素影响Company Logo二、工资形式的分类二、工资形式的分类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工资形式:工资形式:基本工资福利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1、工资率工资率工资率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18、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实际工资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计时工资计时工资依据工作的工资标准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计件工资计件工资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的特点决定了: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工人承担,劳动过程的控制成本较低;但产品数量统计、质量检验、定额标准、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等的管理成本较大。Compan
19、y Logo福利福利l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立了劳动报酬。l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类: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如: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延期支付:当员工具备享受资格时,获得使用权。实物支付优点: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变相的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延期支付优点: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性;自定性强;可使若干社保基金实现积累l福利特征如下: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2、法定性;3、自定和灵活性Company Logo第三
20、节的考点回顾l工资是如何决定的;l工资形式的分类;l实际工资的含义和计算方法;l福利两种支付方式;Company Logo 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原理一、就业总量的决定原理(考点(考点)(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总需求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消费投资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消费投资 即即YCSCI(二)就业总量决定总供给价格函数:Z=(N)总需求价格函数:D=(N)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或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如果总需求水平很高,当N取某特
21、定值时,总需求价格D总是大于总供给价格Z,那么企业界全体就会竟相购买生产资料,扩大就业,直到D=Z时为止。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就业量是同时被决定的。Company Logo二、失业及其类型(考点(考点)1、失业的概念2、失业的类型(1)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 所造成的暂时失业。属正常性失业。(2)技术性失业:是因为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机器、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技术所造成 的失业。(3)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构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结 构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 解决方法、对策、主要表现Company Logo三、需求不足性失业1、两种表现
22、形式 其一:增长差距性失业其一:增长差距性失业 其二:周期性失业其二:周期性失业2、两点对策Company Logo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1、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两个指标: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2、失业的负面影响l例题: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形式为()。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增长差距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E季节性失业答:CDCompany Logo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考点(考点)(一)政府支出: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1、最低劳动标准 (1)最低工资标准 (2)最长劳动时间 2、最低社会保障 3、工会 工会的职能l例题:政府支出包括()。A.赠与B.
23、政府购买C.税收D.转移支付E政府呆坏账答:BDCompany Logo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考点(考点)(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1、财政政策:扩张性和紧缩性 2、货币政策:扩张性和紧缩性 3、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的作用 (2)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 (3)收入政策措施:控制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收入平等化措施。Company Logol什么是基尼系数?P26 基尼系数是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 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当系数接近1时,收入接近于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
24、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 02 04之间。Company Logo第四节的考点回顾l就业需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l总供给、总需求、均衡国民收入的含义和这三者的等量关系;l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或取决于总需求水平。l失业的四种类型;l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及需求不足性失业两种表现形式;l反映失业程度的两个指标:失业率和平均失业持续期的含义和计算方法l年失业率的计算方法。Company Logo本章结束本章结束 谢谢!谢谢!Company Logo 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法劳动法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
25、体系一一一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概念(考点(考点)劳劳动动法法是是指指调调整整劳劳动动关关系系以以及及与与劳劳动动关关系系密密切切联联系系的的其其他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3、物质帮助权原则Company Logo三、劳动法律渊源(一)劳动法律渊源含义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二)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劳动法律()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劳动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正式解释Company Logo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师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梁延辉 人力 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