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3.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课时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第第 八八 章章氨铵盐氨铵盐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极性分子的一组是()A.CH4和Br2 B.NH3和H2OC.H2S和CCl4D.CO2和HCl体验体验B2a L(标准状况)NH3溶于b L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氨水和氯水中的离子种类,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体验体验17a/(22 400b+17a)B3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
2、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体验体验C4(2009高考上海单科)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幕布的着火点升高幕布的质量增加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B.C.D.体验体验B5(2009高考海南)工业上常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其过程包括氨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为铂铑合金丝网)、一氧化氮的氧化和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体验体验4NH3+5O24NO+6H2OPt-Rh高温高温6(2)原料气中空气必须过量,其主要原因是。(3)将铂铑合金做成薄丝网的主要原因是(4)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为放热反应,其
3、化学方程式为,为了提高水对二氧化氮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措施为(答2项)。提高氨的转化率和一氧化氮的转化率提高氨的转化率和一氧化氮的转化率增大单位质量的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单位质量的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3NO2+H2O2HNO3+NO加压、降温加压、降温7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K+、Br-、CB.Al3+、H+、MnC.NH+4、Fe3+、SD.Ag+、Cu2+、NA体验体验8 (2009模拟海淀)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C与O2P与Cl2Fe与Cl2Na与O2CO2与氨水Cu与硝酸AgNO3溶液与
4、氨水AlCl3溶液与氨水A.除外B.除外C.除外D.除外B体验体验9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4H是离子化合物,固态时属离子晶体B.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C.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D.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D体验体验10下列混合物可用加热方法分离的是()A.晶体碘和氯化铵B.碳酸氢钠和氯化钠C.硫酸钾和氯酸钾D.氯化铵和氯化钡D体验体验11人们常用右图所示仪器反复进行某物质的性质实验,如碘的升华实验。用此类仪器能反复进行的还有()NH4Cl受热分解实验KClO3受热分解实验C
5、uSO4和CuSO45H2O的互变实验Fe(OH)3受热分解实验A.B.C.D.体验体验1010B12氨和铵盐性质1.氨分子的结构、氨气的性质和用途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气能与水、氯化氢、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其中与水反应的产物NH3H2O是一种弱碱。考点一考点一13氨水的性质: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纯净的氨水是无色液体。电离方程式:NH3+H2ONH3H2ON+OH-。(久置溶液质量减轻)(1)浓氨水易挥发,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2)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氨水应密封于玻璃瓶中,置于冷暗处保存
6、)。(3)有腐蚀性,对眼睛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万一溅入眼睛,应用水清洗。14(4)氨水密度小于水,当把氨水稀释时,随质量分数的减小,氨水的密度增大。(5)弱碱性,具有碱的通性:NH3H2ON+OH-(与易挥发的酸反应产生白烟,可用来检验氨气、氨水的存在)。氨水是很好的沉淀剂,能使Mg2+、Al3+、Fe2+、Fe3+、Cu2+、Zn2+、Ag+转变为氢氧化物沉淀,其中AgOH、Cu(OH)2、Zn(OH)2等沉淀能溶于过量氨水。15表一:比较NH3N电子式结构式空间结构三角锥形正四面体H HNH+H HHNHH HNH+HHNHH4H+16比较NH3N存在单独存在只存在于氨水
7、或铵盐中性质可与水或酸反应可与碱反应,能水解作用力分子内存在极性键,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离子内存在极性键,可与其他阴离子形成离子键相互转化NH3NOH-,H+17表二:比较液氨氨水物质成分纯净物混合物粒子种类NH3分子NH3、NH3H2O、H2O、N、OH-、H+主要性质不具有碱性具有碱的通性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 常温常压下可以存在182.铵盐的性质与N的检验NH3获取1个H+形成N,所有铵盐都是离子晶体,都易溶于水,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铵盐的分解比较复杂,并非都生成对应的酸和氨气);铵盐与强碱反应生成NH3H2O,加热,可放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原理可用于
8、N的检验。19【例1】(2010高考上海)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20 【解析】分析装置图,可知氨气和氯气接触时发生反应:4NH3+6Cl2=2NH4Cl+4HCl+N2,烧瓶中出现白烟,A对;不能出现红棕色气体,B错;该反应中氨气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C对;烧杯中的氢氧化钠可以吸收多余的有害气体,D对。【答案】B21【变式1】下图中,A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Y是胃酸的主要成分,K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
9、淀,反应是工业制X的主要反应之一。22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E,F,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1 mol B通过反应得到1 mol F,B中 F的 质 量 分 数 为 72%,则 B的 化 学 式 为 。H2ON2AgHClAgN34NH3+5O24NO+6H2O催化剂催化剂23氨的有关实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2.装置:“固体+固体气体”,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O2相似。干燥:常用碱石灰干燥,不能用P2O5、浓H2SO4等酸性干燥剂及无水CaCl2。考点二考点二243.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一
10、般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H2SO4浸湿的棉花球,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3,同时也可避免污染空气。4.检验: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冒白烟。255.尾气处理:通过一个倒置于水面的漏斗吸收。注意:也可利用把浓氨水滴加到烧碱固体或生石灰粉末上的方法制取氨气,还可以用加热浓氨水方法制取。NH3H2O(浓)NH3+H2O2NH3H2O+CaOCa(OH)2+2NH3+H2ONaOH26【例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27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有: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
11、固体反应,试管向下倾斜。在浓氨水中加碱,因为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N+OH-加入碱平衡向左移,同时又放热促进氨水挥发。解析解析28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水挥发。A是错误的,因为氯化铵分解生成的NH3与HCl,冷却后又生成NH4Cl,不能得到NH3。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C。【答案】AC29【变式2】.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30.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31实验操作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
12、b、c、d、e。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产生。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32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排除空气,保证安全排除空气,保证安全33(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防止了实验装
13、置中压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C瓶内气体的成分是。(3)在步骤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锌粒与酸脱离锌粒与酸脱离尽量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N2、H2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合成氨的反应速率铁触媒铁触媒N2+3H22NH334喷泉的形成1.喷泉形成的原理: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这种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2.从原理上分析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通常有两类情况:35(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
14、容器内气体快速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当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触容器内气体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快速反应,从而使容器内气体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下表列出的气体作用于相应的吸收剂,就能形成喷泉。36气体HClNH3CO2、Cl2、SO2NO2+O2CH2CH2吸收剂水或NaOH溶液水、盐酸NaOH溶液水溴水37(2)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使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例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火山喷发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383.喷泉实验的
15、几种常见装置39说明:装置中烧瓶最好采用顶部有孔的烧瓶。注意:要使喷泉实验成功,首先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其次,收集的气体要干燥且要充满。4.喷泉实验:水一般不能充满烧瓶的原因是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空气很难排尽,空气难溶于水,则水难充满烧瓶。5.喷泉实验后,求cB时,Vaq即为所溶解的气体体积。40【变式3】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的喷泉实验:41说明:B中空饮料瓶的中上部打一个小孔,饮料瓶里装有滴有酚酞试液的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并收集NH3:首先打开弹簧夹(填“a”、“b”或“c”,下同),夹紧弹簧夹。a、bc42将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上,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烧杯中的酚酞溶液,证明氨气已充满圆底烧瓶,取下A中具支试管,夹紧弹簧夹。NH3H2ONH3+H2ONaOH变红变红a、b43(2)引发喷泉:用大拇指堵在B中饮料瓶的小孔,再打开弹簧夹c,然后用力挤压饮料瓶,用力挤压饮料瓶,水进入圆底烧瓶溶解氨气,水进入圆底烧瓶溶解氨气,在圆底烧瓶中形成负压,在圆底烧瓶中形成负压,放开大拇指,红色喷泉立即出现放开大拇指,红色喷泉立即出现4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