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绪论、道路网规划.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二章绪论、道路网规划.ppt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道路设计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城市道路网规划第三章城市主、次干路 第四章 城市快速路第五章道路平面交叉第六章道路立体交叉第七章道路通行能力第八章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第九章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第十章道路交通设施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第二节 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分级 第三节 几何设计基本依据 第四节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第五节 道路的建筑限界 l公路 位于城市郊区及城市以外、联接城市与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称为公路。l城市道路 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称为城市道路。一、道路的分类根据道路所处位置、交通性质、
2、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l厂矿道路 在工厂、矿区、码头内部的专用道路。l林区道路 用于林区内部的生产、生活专用道路。l乡村道路 连接乡、村、居民点的道路,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一、城市道路组成1供各种车辆行驶的车行道。其中供机动车行驶的称为机动车道,供自行车、三轮车等行驶的为非机动车道;2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用的人行道(地下人行道、人行天桥);3交叉口、交通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台;4.交通安全设施。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岛、护栏等;5排水系统。如街沟、边沟、雨水口、雨水管等;6沿街地上设施。如照明灯柱
3、、电杆、邮筒、清洁箱等;7地下各种管线。如电缆、煤气管、给水管等;8具有卫生、防护和美化作用的绿带;9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还建有地下铁道、高架道路等。二、城市道路的功能l 公用空间功能l防灾救灾功能l城市结构功能l交通设施功能1、交通设施功能 是指城市各种活动产生的交通需求中,对应于道路交通需求的交通供给功能。也就是道路的运输和集散功能。2、公用空间功能 随着城市发展,道路除了采光、日照、通风、景观作用外,还为供水、供电、通讯、电力热力等提供布设空间。3、防灾救灾功能 指道路所附带的提供避难的场所,防火、消防、救援通道等功能。4、结构功能 指城市的分布沿着城市道路的分布,道路的分布体现城市平
4、面结构的功能。三、城市道路的特点l功能多样l组成复杂l行人交通量大l车辆多、类型杂、车速差异大l道路交叉点多l沿路两侧建筑密集l道路交通联系点l艺术要求高l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l政策性强1功能多样 除了用做城市交通运输外,还用于布置公用设施(自来水、污水管等)、停车场、城市通风、房屋日照、城市艺术轴线等。所以,在规划布局城市道路网和设计城市道路时,都要兼顾到各个功能方面的要求。2组成复杂 城市道路的组成很多,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照明、停车场、地上杆线、地下管道等,有的还可能设有架空道路、地下道路、地下铁道、人防工程等,在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时,各个组成部分要布置得当,各得其所。3
5、.行人交通量大 城市道路的行人比公路多得多,尤其在商业区、车站、码头、大型公共娱乐场所等处的道路,人流量尤为集中,要妥善设计和组织好行人交通。4车辆多、类型杂、车速差异大 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的车辆类型多,有客运和货运,有各种大小吨位的机动车,还有大量的非机动车和畜力车,它们的交通量大、车速差别大、相互干扰大,在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管理中要很好解决这“三大所带来的问题。5道路交叉点多 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网形成很多交叉点(口),例如,上海市的道路交叉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至少有2229个,可行驶公共交通车辆的道路交叉点共有278个。城市道路大量交叉口的存在,既影响车速,也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因此,交叉
6、口设计是否合理往往是能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症结所在。6沿路两侧建筑密集沿路两侧建筑密集 当道路一旦建成,沿街两侧的各种建筑也相应建成且固定下来,以后很难拆迁房屋拓宽道路。因此,在规划设计道路的宽度时,必须充分预计到远期交通发展的需要,并严格控制好道路红线宽度。7道路交通联系点 由于道路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所以,全市的道路交通也相应地分散在各条线路上,但各条道路所分布的交通量并不完全一样,有大有小,有主有次,在规划道路网时,就应进行调查研究,分清人流、车流的主次方向和大小,用不同等级的通路分别加以连接。8艺术要求高 城市干道网是城市的骨架,城市总平面的布局是否美观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道路网
7、,特别是干道网的布局;而城市环境的景观和建筑艺术,也必须通过道路才能反映出来。所以,不仅要求道路本身具有良好的景观,而且也要求与城市的建筑群体、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配合,以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9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 城市里人来车往,同时绿化、照明、通风、防火和各种市政公共设施,无一不在道路用地上,这些影响因素在规划、设计时都必须综合考虑。10政策性强 在道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中,经常需要考虑城市发展规模、技术设计标准、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工程造价、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等问题,这都牵扯到有关的方针、政策。所以,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的工作,必须贯彻实施有关的方
8、针、政策。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我国颁布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性质和交通特征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车辆和行人进出的服务功能等,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或三类。大城市一般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小城市一般分为三类,即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中等城市可视规模按四类或三类考虑。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的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级标准。1.快速路 一般设置在直辖市或较大的省会城市,主要属于交通性道路,为城市远距离交通服务。交通组织采用部分封闭。快速路对向
9、车道之间应设置中间分隔带。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及主干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与次干路相交,当交通量仍可维持平面交叉时,也可设平交,但需保留立体交叉的可能用地,与支路一般不能相交。行人不能穿越快速道路,在过路行人集中地点必须设置人行地道或人行天桥。为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畅通、快速、舒适,沿路严禁设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的出入口。2.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的骨架,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道,以交通运输为主。在非机动车多的主干路上宜采用分流形式,即设置两侧分隔带,横断面布置为三幅道。平面交叉口间隔以800-1200m为宜。3.次干路 次干路是城市的一般交通道路,兼有服务性功能,它配合主干路共同组
10、成干道网。其作用为广泛联系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流。4.支路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联络线,解决城市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街坊内部道路,作为街坊建筑的公共设施组成部分,不列入等级道路以内。第三节 几何设计依据一、设计车速 指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速,也就是当路段上各项道设计特征符合规定时,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均为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驾驶人员能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的各类各级城市道路设计车速如下表所示。设计车速对道路弯道半径,弯道超高,行车视距等线性要素起决定作用。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目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机动车设计速
11、度(km/h)大城市2008060403020060-8040-604030中等城市-404030道路网密度(km/km2)大城市2000.4-0.50.8-1.21.2-1.43-42000.3-0.40.8-1.21.2-1.43-4中等城市-1.0-1.21.2-1.43-4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大城市2006-86-84-63-42004-64-64-62中等城市-42-42道路宽度(m)大城市20040-4545-5540-5015-3020035-4040-5030-4515-20中等城市-35-4530-4015-20二、设计车辆 是道路几何设计依据的车型。也就是规范规定的所
12、采用的车辆尺寸大小标准。各车辆外轮廓尺寸如下表。车辆类型总长总宽总高前悬轴距后悬小型汽车51.81.61.02.71.3普通汽车122.54.01.56.54.0铰接车182.54.01.75.8及6.73.8 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m)非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参考尺寸(单位:非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参考尺寸(单位:mm)设计车型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外廓尺寸总长总宽总高自行车1.930.602.25三轮车3.401.252.50板车3.701.502.50兽力车4.201.702.50三、设计小时交通量 指的是根据交通量预测所选定的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小时交通量。从程经济的角度出发,设计小时交通量不是采用
13、最大高峰小时交通量,而是采用一个适当地“较大高峰小时交通量”,通常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全年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设计小时交通量的位置一般采用第30位小时 确定机动车道数的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公式:四、设计年限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 15a;次干路为 10a;支路为 810a。第四节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一、通行能力 是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极限数量。二、交通量 是道路在某一时间段实际通过的车辆数。三、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设计交通量=设计交通能力四、公路的服务水平 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测量标准。我们
14、国家对城市道路服务水平暂未分级,美国的城市道路分为六级。五、服务交通量 指在通常的交通条件、交通管制条件下,在已知周期(一般为min),当能保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车辆能合理地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的一点或均匀段的最大小时流率。第五节 道路建筑限界一、建筑限界 为保证城市道路上车辆与行人的交通安全,在道路上一定高度和宽度的范围 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的界线。道路建筑限界应为道路上净高线和道路两侧侧向净宽边线组成的空间界线顶角抹角宽度(E)不应大于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侧向净宽(Wl)。b)有中间分隔带c)隧道内道路最小净高应符合下表 的规定。道路设计中应做好与公路以及不同净高要求的道路间的衔接过渡,同
15、时应设置必要的指示、诱导标志及防撞等设施。第二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一、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道路交通运输要求 2、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 3、满足各种市政管线布置的要求方便、迅速、安全和经济的交通联系快速路和主干路在道路网 系统中主要起“通”的作用,要求通过的机动车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次干路兼有“通”和“达”的功能,在次干路两侧一般都有大量的沿街商贸、文化卫生建筑设施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并且次干路与支路直接相连,对于城市客货流运输在支路上的集散以及在快速干道上的运输起到承接转换的作用。因此希望次干路能具有较大的交通容量,而对机动车行驶速度则不能有 过高要求;支路主要起“达”的作用,它深
16、入到城市各分区内部,交通过程中最初的“集”和最终 的“散”等功能城市道路 可成为划分城市各分区或各类城市用地的界限,形成城市用地分区布局的“骨架”。道路网分割的城市用地满足各类用地的基本要 求(如不宜将用地分割成狭长或畸形地块);有利于组织城市的景观,结合城市绿地、水体、地貌 特征等,形成自然、协调的城市风貌,给人以浓烈的生活气息、丰富的动感和美好的感受。城市道路的布局应考虑城市建筑的通风、日照。城市道路就是城市的风道,因此主要道路 的止向既要有利于城市通风(如可使城市主干道走向平行于该城市夏季主导风向),又要考虑 有利于抵御冬季寒风或夏季台风等灾害性风的正面袭击,道路的走向还要为两侧建筑布置
17、创 造良好的日照条件。城市市政工程管线常常沿城市道路敷设,各种管线的平纵面走向和埋设要求都与道路网布局密切相关,因此在道路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满足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为其提供必需的布设空间。二、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 指城市道路网的平面投影几何图形1、方格网式 2、环形放射式 3、自由式 4、混合式第四节 城市道路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一、道路网密度 即城市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二、道路面积密度城市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三、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四、非线性系数第五节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一般方法:1、调查现状2、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3、对主要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横断面形式、干道的纵断面设计等具体问题提出具体方案4、修改道路系统方案5、绘制道路系统规划6、编制道路系统规划方案说明第六节第六节 城市道路规划的评价城市道路规划的评价三方面评价:1、技术性能评价2、经济效益评价3、社会环境评价评价原则:1、科学性2、可比性3、可行性道路网规划评价的一般步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