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腌渍发酵和烟熏保藏.ppt





《食品腌渍发酵和烟熏保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腌渍发酵和烟熏保藏.ppt(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食品的腌渍发酵和烟熏处理食品的腌渍发酵和烟熏处理概概 述述常用加工工艺经典保藏方法赋予特殊风味腌渍腌渍发酵发酵烟熏烟熏 特点:特点:简单易行、经济实用;保藏原理抑制M生长;总体上适应连续生产线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食品的腌渍保藏食品的腌渍保藏一、定一、定 义义腌渍:将食盐、糖、醋或其他调味料渗透到食品组织内部,提高其渗透压,降低其水分活性,或通过微生物的正常发酵降低食品的pH值,从而抑制有害菌和酶的活动,延长保质期的贮藏方法。二、历史二、历史周礼“醯人掌共五齐、七菹”诗经“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菹:腌菜。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制酱制腌菜的方法三、腌渍分类三、腌渍分类根据腌渍的材料盐
2、腌:腌菜、酱菜、腌肉、腌禽蛋糖渍:蜜饯、糖浆水果、果酱等酸渍:醋或糖醋香料液根据腌渍过程和产品状态发酵性腌制:腌渍时食盐用量较低,在腌制过程中有显著的乳酸发酵现象,利用发酵产物乳酸、食盐和香辛料等的综合作用,来保藏食品并增进其风味。非发酵性腌制:腌渍时食盐用量较高,使乳酸发酵完全受到抑制或只能轻微地进行,主要高浓度的食盐和香辛料等的综合作用来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糟渍:米酒、米糟四、食品腌渍的理论基础四、食品腌渍的理论基础食品的腌制过程:实质上是食品外的溶液和食品组织内的溶液通过溶剂的渗透、溶质的扩散,最后达到均衡化的过程。扩散原理和渗透原理相结合扩散原理和渗透原理相结合扩散:分子或微粒在不规
3、则热运动下固体、液体或者气体(蒸汽)浓度均匀化的过程。(一)扩散原理(一)扩散原理 扩散方程式扩散方程式扩散方程式扩散方程式扩散的方向总是由浓度高处向着浓度低的方向进行;扩散量dQ与通过的面积F及浓度梯度(dC/dx)成正比。Q物质扩散量D扩散系数C浓度x间距F面积扩散时间扩散量方程式扩散量方程式扩散量方程式扩散量方程式扩散速度方程式扩散速度方程式扩散速度方程式扩散速度方程式D:扩散系数(/s),R:气体摩尔常数,T:绝对温度(K),N:阿伏加德罗常数,r:溶质微粒的直径(m),:介质溶液的粘度(PaS)。扩散系数扩散系数扩散系数扩散系数 扩散速率与溶质分子的大小、溶液的粘度扩散速率与溶质分子
4、的大小、溶液的粘度扩散速率与溶质分子的大小、溶液的粘度扩散速率与溶质分子的大小、溶液的粘度及温度有关。及温度有关。及温度有关。及温度有关。渗透:溶剂从低浓度溶液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二)渗透原理(二)渗透原理 溶液的渗透过程溶液的渗透过程溶液的渗透过程溶液的渗透过程渗透压渗透压渗透压渗透压纯水盐水半透膜(a)渗透纯水盐水h渗透压(b)渗透平衡液体由淡液向浓液渗透形成的压力就是渗透压。渗透压方程式渗透压方程式渗透压方程式渗透压方程式:渗透压(Pa),1:溶剂的密度(g/L),Mr:溶质的分子质量(g),C:溶质的质量浓度(mol/L),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K)。溶液的渗透压
5、与浓度及温度成正比,与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及温度成正比,与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及温度成正比,与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及温度成正比,与溶质的分子量成反比。溶质的分子量成反比。溶质的分子量成反比。溶质的分子量成反比。五、腌渍的防腐原理五、腌渍的防腐原理(一)渗透压对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细胞是有细胞壁保护和原生质膜包围的胶体状原生质浆体。细胞壁一般为全渗透性,可透过水、无机盐、非离子化有机分子和各种营养素。原生质膜则为半渗透性,仅使水和小分子透过。其渗透性与微生物种类、菌龄、细胞内成分、温度、pH值、表面张力的性质和大小等相关。当微生物细胞处在浓度不同的溶液中,就会出现三种对微生物活动有影响的情况。等渗溶液
6、:外内;外内 微生物生长最适宜的环境低渗溶液:外内;外内 微生物细胞吸水发生膨胀高渗溶液:外内;外内 细胞原生质脱水紧缩,导致细胞质壁分离(二)降低水分活度的作用食盐:Na+和Cl-通过静电引力与H2O结合蔗糖:分子中的羟基和氧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食盐和糖液的浓度与水分活度、渗透压的关系溶液浓度溶液浓度溶液浓度溶液浓度水分活水分活水分活水分活度度度度a aw w渗透压渗透压渗透压渗透压MPaMPaNaClNaCl%(质量分质量分质量分质量分数数数数)蔗糖蔗糖蔗糖蔗糖%(质量分质量分质量分质量分数数数数)8 844440.950.951010141459590.900.902020191965(6
7、5(饱和饱和饱和饱和)0.850.8523230.800.80404026.5(26.5(饱和饱和饱和饱和)0.750.751.1.食盐的防腐作用食盐的防腐作用 食盐对微生物的影响脱水作用脱水作用离子水化作用离子水化作用生理毒害作用生理毒害作用盐液中氧气浓度下降盐液中氧气浓度下降对酶活力的影响对酶活力的影响 微生物对食盐浓度的忍耐力微生物名微生物名微生物名微生物名称称称称食盐浓度食盐浓度食盐浓度食盐浓度%乳酸杆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丁酸菌丁酸菌丁酸菌丁酸菌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变形杆菌霉菌霉菌霉菌霉菌酵母菌酵母菌酵母菌酵母菌肉毒杆菌肉毒杆菌肉毒杆菌肉毒杆菌
8、8 813136 68 81010202025256 6几种微生物能耐受食盐最高浓度2.2.食糖的防腐作用食糖的防腐作用 糖溶液的防腐机理 低 -降低水分活度 高 -产生高渗透压 抗 -使溶液中的氧气浓度降低 不同微生物对糖溶液的耐受力-浓度为1%10%蔗糖溶液会促使微生物生长;-浓度达50%时,可阻止大多数细菌的生长;-浓度达65%75%才能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生长。糖的种类与抑菌作用-分子量越小,相同质量分数对应的质量摩尔浓度越大渗透压高抑菌能力强。例:同浓度的葡萄糖、果糖溶液的抑菌效果要比乳糖、蔗糖好:4050%葡萄糖溶液就可抑制食品中的葡萄球菌,而蔗糖需要6070%。六、影响腌制的因素六、
9、影响腌制的因素 食盐纯度对腌制的影响食盐纯度对腌制的影响 CaClCaCl2 2和和MgClMgCl2 2等杂质含量高,腌制品有苦味;等杂质含量高,腌制品有苦味;降低降低NaClNaCl向食品内的扩散速度向食品内的扩散速度 CuCu、FeFe、CrCr离子的存在易引起脂肪氧化酸败离子的存在易引起脂肪氧化酸败 FeFe离子与果蔬中的鞣质反应后形成黑变,如黄离子与果蔬中的鞣质反应后形成黑变,如黄瓜变黑。瓜变黑。K K离子含量高,会刺激咽喉,严重时会引起恶离子含量高,会刺激咽喉,严重时会引起恶心和头痛。心和头痛。食盐用量(盐浓度)食盐用量(盐浓度)盐浓度越大,扩散渗透速度越快盐浓度越大,扩散渗透速度
10、越快根据产品特性确定盐的量根据产品特性确定盐的量完全防腐完全防腐 食品内盐至少食品内盐至少17%,所用盐溶液浓度要达到所用盐溶液浓度要达到25%温度温度温度越高,扩散和渗透速度越快。温度越高,扩散和渗透速度越快。肉(肉(2 4)、水产品()、水产品(5 7)低温腌制低温腌制蔬菜产品蔬菜产品 室温室温水果蜜饯水果蜜饯 高温熬煮高温熬煮空气空气发酵性蔬菜腌制要严格控制空气量。发酵性蔬菜腌制要严格控制空气量。七、腌制品的成熟七、腌制品的成熟 腌制品在腌制过程中,除腌制剂扩散腌制品在腌制过程中,除腌制剂扩散渗透外,同时,腌制品本身的蛋白质和脂渗透外,同时,腌制品本身的蛋白质和脂肪也存在着一些化学和生化
11、变化,从而使肪也存在着一些化学和生化变化,从而使腌制品形成其特有的风味、颜色和质地等,腌制品形成其特有的风味、颜色和质地等,这一过程就叫做腌制品的成熟。这一过程就叫做腌制品的成熟。腌肉制品色泽形成腌肉制品色泽形成暗紫红色暗紫红色肌红蛋白(肌红蛋白(Mb)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鲜红色鲜红色氧合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MbO2)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HbO2)高铁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MMb)棕红色或深褐色棕红色或深褐色色泽因子:色泽因子:高铁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暗紫红色暗紫红色 鲜红色鲜红色 棕红色或深褐色棕红色或深褐色 腌肉制品的发色硝酸盐硝
12、酸盐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 NONO(一氧化氮)一氧化氮)+H+H2 2O ONO+NO+MMbMMb NOMMbNOMMb (高铁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一氧化氮高铁肌红蛋白)一氧化氮高铁肌红蛋白)NOMMbNOMMb NOMbNOMb (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亮红色不稳定)(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亮红色不稳定)NOMbNOMb+热热 +烟熏烟熏 NO-NO-血色原血色原 (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稳定的粉红色)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稳定的粉红色)适宜条件硝酸盐还原菌适宜条件适宜条件色泽的保持:低温、避光、抗氧化。腌肉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变化的途径腌肉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变化的途径硝酸钠(Na
13、No3)亚硝酸钠(NaNo2)亚硝酸(HNo2)硝酸盐还原菌pH6.55.5细菌酶低pH值还原性物质NO肌红蛋白高铁肌红蛋白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加热氧合肌红蛋白氧化氧化NO一氧化氮高铁肌红蛋白腌菜制品色泽形成腌菜制品色泽形成 1.褐变形成的色泽腌制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腌制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创造有利于褐变反应的条件,使产品获得良好的创造有利于褐变反应的条件,使产品获得良好的色泽。色泽。采取措施抑制褐变反应的进行,以防止产品的色采取措施抑制褐变反应的进行,以防止产品的色泽变褐发暗。泽变褐发暗。2.吸附形成的色泽 食品腌制时,腌制剂中的色素向组织细胞内食品腌制时,腌制
14、剂中的色素向组织细胞内扩散,使产品具有类似腌制剂的颜色。扩散,使产品具有类似腌制剂的颜色。提高扩散速度和增大原料对色素的吸附量可提高扩散速度和增大原料对色素的吸附量可加速产品色泽的形成。加速产品色泽的形成。腌制品风味的形成腌制品风味的形成原辅料含有的独特风味成分;原辅料含有的独特风味成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带有香、甜、酸、鲜味;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带有香、甜、酸、鲜味;脂肪变化产生的风味。脂肪变化产生的风味。八、食品的腌制方法八、食品的腌制方法(一)盐腌(一)盐腌 1.干腌法概念概念 将食盐直接撒布于食品表面,利用食盐产生的高渗透将食盐直接撒布于食品表面,利用食盐产生的高渗透压使原料脱水,再依靠
15、外渗汁液形成腌制液进行腌制压使原料脱水,再依靠外渗汁液形成腌制液进行腌制的方法的方法特点特点 操作简便;制品较干;营养成分流失较少。操作简便;制品较干;营养成分流失较少。腌制不易均匀,失重大,时间长。腌制不易均匀,失重大,时间长。概念是将食品原料浸没于盛有腌制液的容器中,利用溶是将食品原料浸没于盛有腌制液的容器中,利用溶液的扩散和渗透作用使腌制液均匀地渗入原料组织液的扩散和渗透作用使腌制液均匀地渗入原料组织内部的方法。内部的方法。特点盐分分布均匀,可避免氧化;盐分分布均匀,可避免氧化;用盐多,营养成分流失多,制品含水量高。用盐多,营养成分流失多,制品含水量高。2.湿腌法湿腌法 概念腌制肉制品时
16、,用泵及针头将腌制液注入动脉或腌制肉制品时,用泵及针头将腌制液注入动脉或肌肉的方法。肌肉的方法。特点腌制速度快,产品得率高;腌制速度快,产品得率高;制品易腐败,需冷藏。制品易腐败,需冷藏。3.注射腌制法注射腌制法肌肉注射针的形状及注射示意 手动盐水注射机手动盐水注射机自动盐水注射机 概念 混合腌制是采用干腌法和湿腌法或注射法相结合的一种混合腌制是采用干腌法和湿腌法或注射法相结合的一种腌制方法腌制方法。特点 制品色泽好,营养成分流失少,咸度适中,避免了单一制品色泽好,营养成分流失少,咸度适中,避免了单一腌制法的缺点;腌制法的缺点;生产工艺较复杂,周期长。生产工艺较复杂,周期长。例:注射滚揉腌制法
17、注射滚揉腌制法3.混合腌制法混合腌制法真空滚揉机(二)食品的糖渍(二)食品的糖渍1.保持原料组织形态的糖渍法2.破碎原料组织形态的糖渍法第二节第二节 食品的发酵保藏食品的发酵保藏一、发酵的概念一、发酵的概念发酵(fermentation)来源于拉丁语ferver,即“发泡”的意思。描述果汁或谷物发酵时产生气泡的现象。发酵:借助M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分解有机物质,制备M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巴斯德:发酵是酵母在无氧状态下的呼吸,是生物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二、发酵的主要类型二、发酵的主要类型 根据M对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的产物可分为:1.1.酒精发酵酒精发酵2.2
18、.乳酸发酵乳酸发酵3.3.醋酸发酵醋酸发酵4.4.丁酸发酵丁酸发酵1.1.酒精发酵酒精发酵 食品中的糖类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的过程。酵母菌酵母菌酵母菌酵母菌 C6H12O6 2C2H5OH2CO22.2.乳酸发酵乳酸发酵 食品中的糖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乳酸的过程。乳酸杆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 C C6 6HH1212OO6 6 2CH 2CH3 3CHOHCOOHCHOHCOOH 根据产物不同,将乳酸发酵又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3.3.醋酸发酵醋酸发酵 醋酸杆菌醋酸杆菌醋酸杆菌醋酸杆菌 C C2 2HH5 5OHOHOO2 2 CH CH3 3COOHCOOHHH2 2O
19、O 在空气存在条件下,醋酸菌将酒精氧化为醋酸的过程。4.4.丁酸发酵(酪酸发酵)丁酸发酵(酪酸发酵)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C C6 6HH1212OO6 6 CHCH3 3(CH(CH2 2)2 2COOHCOOH2CO2CO2 22H2H2 2OO 既不能防腐,又带来不良风味,是不期望出现的发酵类型。食品中的乳酸和糖类在酪酸菌的作用下产生丁酸的过程。三、食品发酵微生物的种类三、食品发酵微生物的种类酵母菌类:啤酒酵母、葡萄酒酵母、汉逊酵母、假丝酵母等 各种酒类、焙烤食品等霉菌类:根霉、毛霉、曲霉 酿造调味品、豆制品、米酒、饴糖等细菌:醋酸菌、乳酸菌和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腌渍 发酵 烟熏 保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