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ppt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一、微生物生长测定二、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三、微生物的培养四、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五、消毒与灭菌第1页/共52页第一节、微生物生长测定一、测定单细胞微生物数量(一)总菌数测定法1.计数板测定法2.比浊法(二)活菌数测定法1.平板菌落计数法2.液体稀释测定法3.膜过滤计数法第2页/共52页二、测定微生物生长量和生理指标1.干重法2.蛋白质含量测定法3.其他生理指标测定法第3页/共52页(一)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使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优点:操作简便,计数直观。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第4页/共52页(一)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稀释平板计数
2、法 对样品稀释培养,据形成的菌落数计数。优点:传统计数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10-310-510-410-6第5页/共52页(一)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比浊计数法根据细菌悬浮液的吸光度测定其数量。优点:简便,直接。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第6页/共52页(二)微生物重量的测定 1、称重法 用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将菌体从培养基中分离、冼净,称湿重或干重。优 点:简单可靠。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在活性污泥法中采用的指标:(1)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粗放测定)污泥干燥-称重(W1)(2)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相对准确)上述已称重污泥-马福炉
3、(500度2小时)-冷却-称重(W2)第7页/共52页(二)微生物重量的测定 2、蛋白质含量测定法 根据样品中菌体蛋白质含量计算微生物重量的方法。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原理:(1)微生物蛋白质含量稳定 (2)氮是蛋白质的稳定成分 (蛋白质量=6.25总含N量)优点:测定准确。第8页/共52页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无分支单细胞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一)生长曲线1.延滞期2.对数期3.稳定期4.衰亡期(二)生长曲线对发酵生产的指导意义(略)第9页/共52页 根据细菌生长繁殖速率将生长曲线分四个阶段: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缓慢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二、细菌分批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第10页/共
4、52页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缓慢期(延迟期、滞留适应期)滞留适应期二、细菌分批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特 点:分裂迟缓、代谢活跃。产生原因:(2)细胞分裂必需因子的缺乏(1)接种时的机械损伤引第11页/共52页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缓慢期(延迟期、滞留适应期)4、菌株的遗传性滞留适应期二、细菌分批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研究滞留适期长短的意义?影响滞留适应期长短的因素1、培养基成分2、接种物菌龄3、接种量第12页/共52页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对数期(指数生长期)特点:(1)代谢活性强 (2)世代时短而稳定对数生长期二、细菌分批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第13页/共52页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
5、养群体生长规律对数期(指数生长期)对数生长期二、细菌分批培养群体生长规律见教材P93Nt=2n N0n=3.33(lgNt-lgN0)G=t/n=0.301t/(lgNt-lgN0)n繁殖代数 G世代时(每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N0对数生长期开始微生物数量 Nt对数生长期经过时间t后微生物数量第14页/共52页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稳定期(最高生长量期)最高生长量期特 点:1、细菌数量增加率为0。2、部分细菌大量积累代谢产物。细菌数量增加率为0的原因?二、细菌分批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第15页/共52页第二节 微生物纯培养群体生长规律衰亡期特 点:菌体活性降低、大量死亡;细胞畸变、自溶 革兰
6、氏染色不稳定衰亡期二、细菌分批培养群体生长规律第16页/共52页第三节 微生物纯培养一、微生物纯培养的概念实验室条件下,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第17页/共52页第三节 微生物纯培养二、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纯培养基本步骤:稀释平皿法划线法单细胞挑取法纯培养方法 (2)培养(1)分离第18页/共52页第三节 微生物纯培养二、微生物纯培养技术1、稀释平板分离法:倾注平板法和涂布平板法。基本过程:(1)梯度稀释过程;(2)分离培养过程涂布倾注梯 度 稀 释 过 程10-110-210-310-410-510-6第19页/共52页第三节 微生物纯培养二、微生物纯培养技术4)操作要点:无
7、菌操作稀释平板分离法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1)梯度稀释度的确定:需分离微生物在样品中的数量2)选择菌落接种的依据:a、菌落特征;b、菌体的特征3)微生物纯培养的标准:菌落特征一致性第20页/共52页2、单细胞挑取法:从待分离材料中挑取一个细胞来培养,从而获得纯培养的过程。第三节 微生物纯培养二、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第21页/共52页3、平皿划线法(P图-)用接种环沾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培养基表面进行多次平行划线,使微生物细胞分开生长以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过程。第三节 微生物纯培养二、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第22页/共52页第三节 微生物纯培养三、目标微生物纯培养筛选的基本思路、待分离样品的确定、培养基的选择
8、、纯化过程环境条件的控制(温度、空气、P、抑制剂)()第23页/共52页(一)纯培养的保存试管斜面培养基低温、干燥、隔绝空气第三节 微生物纯培养四、纯培养的保存与复壮1、灭菌彻底2、棉塞大小要合适 3、无菌操作保存过程的注意点:防止杂菌污染。第24页/共52页(二)纯培养的衰退与复壮第三节 微生物纯培养四、纯培养的保存与复壮衰退的原因:衰老、变异衰退的表现:生长缓慢优良性状的丧失抗逆性下降衰退的预防:控制继代频率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采取有效的保存方式复壮狭义(被动)广义(主动)复壮方法:选优汰劣第25页/共52页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极端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 死 亡环境条件一定范围的变化,影
9、响形态生理生长繁殖温度O2氧化还原电位水分辐射化学药物pH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第26页/共52页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一、温度1、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类型低 温 型中 温 型高 温 型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高温:蛋白质变性 酶失活 核糖体解体 致死时间、致死温度低温:酶活性下降、新陈代谢缓慢微生物的三种基本温度最低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第27页/共52页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2、高温灭菌一、温度高温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干燥条件,160维持1-2h。高压蒸汽灭菌法:密闭条件下,水加热蒸发形成高压 的同时产生高温。利用高温杀死菌。巴斯德消毒法:采用60-7
10、0的温度处理15-30min 的消毒方法。间歇灭菌法:100,30-60min 冷却,37培养1d反复三次第28页/共52页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3、低温保藏一、温度菌种保存(试管斜面或孢子砂土管)食品保藏特例: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第29页/共52页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二、氧气p94专性好氧菌 Eh0.1V,而以0.3-0.4v为宜兼性厌氧菌Eh0.1v行好气呼吸厌氧菌Eh值0.1V以下 耐氧菌微好氧菌第30页/共52页专性好氧菌(专性好氧菌(strict aerobe)必须在有分子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有完整的呼吸链,以分子氧作为最终氢受体,细胞含有超氧物歧化酶(SOD,superoxi
11、de dismutase)和过氧化氢酶。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但有氧情况下生长得更好,在有氧时靠呼吸产能,无氧时接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细胞含有SOD和过氧化氢酶。微好氧菌(微好氧菌(microaerophilic bacteria)只能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通过呼吸链并以氧为最终氢受体而产能兼性好氧菌(兼性好氧菌(facultative aerobe)第31页/共52页耐氧菌(耐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厌氧生活的厌氧菌。生活不需要氧,分子氧也对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厌氧生活的厌氧菌。生活不需要氧,分子氧也对它无毒害。不具有呼吸链,依靠专性
12、发酵获得能量。细胞内存在它无毒害。不具有呼吸链,依靠专性发酵获得能量。细胞内存在SOD和过氧化和过氧化物酶,但缺乏过氧化氢酶。物酶,但缺乏过氧化氢酶。厌氧菌(厌氧菌(anaerobe)分子氧对它有毒害,短期接触空气,也会抑制其生长甚至致死;在空气或分子氧对它有毒害,短期接触空气,也会抑制其生长甚至致死;在空气或含有含有10%CO2的空气中,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不能生长,只有在其深层的无氧的空气中,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不能生长,只有在其深层的无氧或低氧化还原电势的环境下才能生长;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通过发酵、无氧呼吸、或低氧化还原电势的环境下才能生长;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通过发酵、无氧呼吸、循环光合磷酸化或
13、甲烷发酵提供;细胞内缺乏循环光合磷酸化或甲烷发酵提供;细胞内缺乏S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大多数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大多数还缺乏过氧化氢酶。还缺乏过氧化氢酶。第32页/共52页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三、水分1、水分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细菌最适水的活度值:0.93-0.99 酵母菌最适水的活度值:0.88-0.91 霉菌最适水的活度值:0.802、应用:干燥法保存物品 食品的冷冻干燥水的活度小于0.60-0.70时休眠、部分出现细胞脱水、蛋白质变性(多数微生物)第33页/共52页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三、辐 射 辐射:能量通过空间传递的一种物理现象。1、可见光:(400nm800nm)对微生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生长 环境 条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