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卫星城之一.pptx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卫星城之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卫星城之一.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ONTENTS1、卫星城市的概念2、卫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3、卫星城市的分类4、卫星城市规划理论的内涵5、武汉1+8城市圈规划第1页/共20页 卫星城市(satellite city):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故名。1、卫星城市的概念第2页/共20页 卫星城的目的是为了分散中心城市(也有人称之为母城)的人口和工业,减小中心城市规模,避免出现中心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和庞大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诟病。卫星城市与母城之间保持着相对独立
2、但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英国率先建立卫星城,继英国之后,法国、日本、意大利、苏联、美国、比利时、荷兰、菲律宾等国家,都纷纷建立起卫星城。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南京、沈阳、武汉等城市,都先后在郊区规划、建设了数量不等的卫星城。1、卫星城市的概念第3页/共20页2、卫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卫星城市”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田园城市理论。1898 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zer Howard)在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一书中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迅速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注意。1915年美国的泰勒才正式提出并使
3、用了“卫星城市”(Satellite Town)这个概念。他主张在大城市郊区,建立类似宇宙中卫星般的小城市,把工厂从大城市人口稠密地区迁到那里去,以解决大城市因人口过密而带来的种种弊端。2.1 卫星城市的产生第4页/共20页2、卫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卫星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只是附属于大城市的近郊居住城。如1912-1920年巴黎制定了郊区的居住规划,城镇仅供居住,工作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需去巴黎解决,这种城镇一般也被称为“卧城”;以后又出现了半独立的卫星城。如1918年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理论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的城镇。后来瑞典斯德哥尔摩附
4、近也建造了一些半独立的城镇,著名的有魏林比,它有一定的工业和服务设施,部分人可以就地工作;2.2 卫星城市的发展第5页/共20页2、卫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代的卫星城就是独立的卫星城镇。它距母城较远,有自己的工业,有全套的服务设施,可以不依赖母城而独立存在,再实施以行政与财政的鼓励措施,吸引了许多人口,达到了真正疏散大城市的目的。如英国60年代建造的米尔顿 凯恩斯,城镇具有多种就业机会,社会就业平衡,交通便捷,生活接近自然,规划方案具有经济性和灵活性。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
5、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2.2卫星城市的发展第6页/共20页3、卫星城市的分类 卫星城市同母市间尽管距离远近不同,但在职能上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卫星城市按主导职能分为工业、居住、科研与文教3类;按位置分为里圈及外圈(以到母城市中心区耗用5小时作为划分里、外圈的标准);按发生过程分为自然发生(即处于特大城市影响范围内的村镇自然变质,导致城镇规模变大,与中心城市联系增多)及人为规划发生;按其与母城的关系分为完全从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通常,与母城相距较近的卫星城市,居住职能强,依附性强。距离较远的,工业职能强,独立性强,人口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城市规划 理论 卫星城 之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