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基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基础.ppt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由电器件相互连接所构成的电流通路称为电路。2、实际电路的组成提供电能的能源,简称电源;电源、负载、导线是任何实际电路都不可缺少的三个组成部分。1.1 1.1 引言引言用电装置,统称其为负载。它将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连接电源与负载而传输电 能的金属导线,简称导线。下一页前一页第 1-1 页返回本章目录1、何谓电路(circuit)?第1页/共72页 实际电路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电路的主要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进行能量的传输与转换;如电力系统的发电、传输等。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如电视机、通信电路等。1.1 1.1 引言引言下一页前一页第 1-2 页返回本章目录3 3、实际电路的
2、功能第2页/共72页 实际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表现相当复杂,如:制作一个电阻器是要利用它对电流呈现阻力的性质,然而当电流通过时还会产生磁场。要在数学上精确描述这些现象相当困难。为了用数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判断电路的主要性能,必须对实际器件在一定条件下,忽略其次要性质,按其主要性质加以理想化,从而得到一系列理想化元件。这种理想化的元件称为实际器件的“器件模型”。1.1 1.1 引言引言下一页前一页第 1-3 页返回本章目录4、为什么要引入电路模型第3页/共72页理想电阻元件:只消耗电能,如电阻器、灯泡、电炉等,可以用理想电阻来反映其消耗电能的这一主要特征;理想电容元件:只储存电能,如各种电容器,可以用
3、理想电容来反映其储存电能的特征;理想电感元件:只储存磁能,如各种电感线圈,可以用理想电感来反映其储存磁能的特征;1.1 1.1 引言引言下一页前一页第 1-4 页返回本章目录5 5、几种常见的理想化元件(器件模型器件模型)第4页/共72页电路模型是由若干理想化元件组成的;将实际电路中各个器件用其模型符号表示,这样画出的图称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图,常简称为电路图。实际器件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其模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7、说明不同的实际器件只要有相同的主要电气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用相同的模型表示。如灯泡、电炉等在低频电路中都可用理想电阻表示。1.1 1.1 引言引言下一页前一页第 1-5 页返回本
4、章目录6、电路模型和电路图第5页/共72页1.1 1.1 引言引言 如果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l 远小于其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可以认为传送到电路各处的电磁能量是同时到达的,这时整个电路可以看成电磁空间的一个点。电路几何尺寸l 远小于其工作时电磁波波长的电路称为集中参数电路,否则称为分布参数电路。例(1)电力输电线,其工作频率为50Hz,相应波长为6000km,故30km长的输电线,可以看作是集中参数电路。因此可以认为,交织在器件内部的电磁现象可以分开考虑;耗能都集中于电阻元件,电能只集中于电容元件,磁能只集中于电感元件。(2)而对于电视天线及其传输线来说,其工作频率为108Hz的数量级,如10频道
5、,其工作频率约为200MHz,相应工作波长为1.5m,此时0.2m长的传输线也是分布参数电路。下一页前一页第 1-6 页返回本章目录1、集中参数电路(lumped circuit)与分布参数电路(distributed circuit)第6页/共72页1.1 1.1 引言引言 若描述电路特性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代数或微积分方程,则称这类电路是线性电路;否则为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在工程中应用更为普遍,线性电路常常仅是非线性电路的近似模型。但线性电路理论是分析非线性电路的基础。下一页前一页第 1-7 页返回本章目录2、线性电路(linear circuit)与非线性电路(nonlinear cir
6、cuit)第7页/共72页 时不变电路指电路中元件的参数值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描述它的电路方程是常系数的代数或微积分方程。反之,由变系数方程描述的电路称为时变电路。时不变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模型,是研究时变电路的基础。本书主要讨论集中参数电路中的线性时不变电路。1.1 1.1 引言引言下一页前一页第 1-8 页返回本章目录3、时不变电路(time-invariant circuit)与时变电路(time-varying circuit)第8页/共72页 为了定量地描述电路的性能,电路中引入一些物理量作为电路变量;通常分为两类:基本变量和复合变量。电流、电压由于易测量而常被选为基本变量。复合变量包
7、括功率和能量等。一般它们都是时间t的函数。下一页前一页第 1-9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9页/共72页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 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用 i(t)或i表示。单位:安培(A)。2、电流的大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式中dq 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荷的单位:库仑(C)。若dq/dt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常数,这种电流叫做恒定电流,简称直流电流,常用大写字母I表示。E自由电子s下一页前一页第 1-10 页返回本章目录1、电流的形成第10页/共72页 实际方向规定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参考方向假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规定:规定: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
8、向一致,电流为正值,反 之,电流为负值。为什么要引入参考方向?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11 页返回本章目录3、电流的方向第11页/共72页 如果电路复杂或电源为交流电源,则电流的实际方向难以标出。交流电路中电流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1、原则上可任意设定;2、习惯上:A、凡是一眼可看出电流方向的,将此方向为参考方向;B、对于看不出方向的,可任意设定。参考方向假设说明两点: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12 页返回本章目录判断判断R3 3上电流上电流I3 3的方向的方向?第12页/共72页1、今后,电路图上只标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任意指定的,一
9、般用箭头在电路图中标出,也可以用双下标表示;如iab表示电流的参考方向是由a到b。2、电流是个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代数量。在没有设定参考方向的情况下,讨论电流的正负毫无意义。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13 页返回本章目录4、电流总结第13页/共72页电路中,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某点a移到另一点b所做的功,称为两点间的电压。功(能量)的单位:焦耳(J);电压的单位:伏特(V)。2、电压的极性(方向)实际极性:规定两点间电压的高电位端为“+”极,低电位端 为“-”极。两点电位降低的方向也称为电压的方向。参考极性:假设的电压“+”极和“-”极。若参考极性与实际极性一致,电压
10、为正值,反之,电压为负值。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14 页返回本章目录1、电压的定义第14页/共72页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任意假定,而且二者是相互独立的。若选取电流i的参考方向从电压u的“+”极经过元件A本身流向“-”极,则称电压u与电流i对该元件取关联参考方向。否则,称u与i对A是非关联的。uA与iA关联uB与iB非关联u与i对元件2关联u与i对元件1非关联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15 页返回本章目录3、关联参考方向第15页/共72页 1、今后,电路图中只标电压的参考极性。在没有标参考极性的情况下,电压的正、负无意义。3、电路图中不
11、标示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时,说明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电流/电压关联。2、电压的参考极性可任意指定,一般用“+”、“-”号在电路图中标出,有时也用双下标表示,如uab表示a端为“+”极,b端为“-”极。4、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和电压称为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可用大写字母I和U表示。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16 页返回本章目录4、电压说明第16页/共72页2、功率与电压u、电流i的关系 单位时间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即:简称功率,单位是瓦特(W)。如图(a)所示电路N的u和i取关联方向,由于i=d q/dt,u=dw/dq,故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t)=u(t)
12、i(t)对于图(b),由于对N而言u和i非关联,则N消耗的功率为p(t)=-u(t)i(t)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17 页返回本章目录1、功率的定义第17页/共72页 利用前面两式计算电路N消耗的功率时,若p0,则表示电路N确实消耗(吸收)功率;若p0,则表示电路N吸收的功率为负值,实质上它将产生(提供或发出)功率。当电路N的u和i非关联(如图a),则N产生功率的公式为由此容易得出,当电路N的u和i关联(如图a),N产生功率的公式为p(t)=-u(t)i(t)p(t)=u(t)i(t)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18 页返回本章目录3、功率
13、的计算第18页/共72页 对于一个二端元件(或电路),如果w(t)0,则称该元件(或电路)是无源的或是耗能元件(或电路)。根据功率的定义 ,两边从-到t积分,并考虑w(-)=0,得(设u和i关联)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19 页返回本章目录4、能量的计算第19页/共72页 前面介绍了电流、电压、功率和能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安(A)、伏(V)、瓦(W)、焦耳(J),有时嫌单位太大(无线电接受),有时又嫌单位太小(电力系统),使用不便。我们便在这些单位前加上国际单位制(SI)词头用以表示这些单位被一个以10为底的正次幂或负次幂相乘后所得的SI单位的倍数单位。因数原文名称(
14、法)中文名称符号1012tera太拉T109giga吉G106mega兆M103kilo千k10-3milli毫m10-6micro微10-9nano纳n10-12pico皮p1.2 1.2 电路变量电路变量下一页前一页第 1-20 页返回本章目录5、常用国际单位制(SI)词头第20页/共72页 1845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G.R.Kirchhoff)对于集中参数电路提出两个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urrent Law,简记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irchhoffs Voltage Law,简记KVL)。它只与电路的拓扑结构有关,而与构成电路的元件性质无关。
15、为了叙述方便,先介绍电路图中有关的几个名词术语。1、支路:每个电路元件可称为一条支路;每个电路的分支也可称为一条支路。2、节点(结点):支路的连接点。3、回路:由支路组成的任何一个闭合路径。注:若将每个电路元件作为一个支路;则图中有6条支路,4个节点(a、b、c、d),注意:由于a点与a点是用理想导线相连,从电气角度看,它们是同一节点,可以合并为一点。b点与b点也一样。若将每个电路分支作为一个支路;则图中只有4条支路,2个节点(a和b)。下一页前一页第 1-21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21页/共72页 将电路中每一条支路画成抽象的线段所形成的一个节点和支路集合称为拓扑图,简称为图,记为G。图中的线段
16、就是图的支路(也称为边),线段的连接点是图的节点(也称为顶点),用黑点表示。注意:电路的支路是实体,而图的支路是抽象的线段。图(b)的图有四个节点(a、b、c、d)和6条支路(1,2,3,4,5,6)下一页前一页第 2-22 页返回本章目录4 4、拓扑图的定义:、拓扑图的定义:第22页/共72页 KCL描述了电路中与节点相连各支路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电荷守恒在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体现。对于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1.3 1.3 基氏定律基氏定律例:对右图所示电路a节点,利用KCL得KCL方程为:i2+i3=i1+i4或流入节点a 电流
17、的代数和为零,即:-i1+i2+i3-i4=0 或流出节点a 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1-i2-i3+i4=0下一页前一页第 1-23 页返回本章目录1、KCL内容第23页/共72页 不仅适用于节点,而且适用于任何一个封闭曲面。1.3 1.3 基氏定律基氏定律例:对图(a)有 i1+i2-i3=0,对图(b)有 i=0,对图(c)有 i1=i2 。下一页前一页第 1-24 页返回本章目录2、对KCL的说明第24页/共72页 应用KCL列写节点或闭合曲面方程时,首先要设出每一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然后根据参考方向取符号:选流出节点的电流取正号则流入电流取负号或选流入节点的电流取正号则流出电流取负号均
18、可以,但在列写的同一个KCL方程中取号规则应一致。2 2、对、对KCLKCL的说明的说明应将KCL代数方程中各项前的正负号与电流本身数值的正负号区别开来。KCL实质上是电荷守恒原理在集中电路中的体现。即,到达任何节点的电荷既不可能增生,也不可能消失,电流必须连续流动。1.3 1.3 基氏定律基氏定律下一页前一页第 1-25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25页/共72页 KVL描述了回路中各支路(元件)电压之间的关系,它是能量守恒在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体现。对于集中参数电路,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支路(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1.3 1.3 基氏定律基氏定律列写列写KVLKVL方程具体步骤为:方程
19、具体步骤为:(1 1)首先设定各支路的电压参考方向;(2 2)标出回路的巡行方向(3 3)凡支路电压方向(支路电压“+”极到“-”极的方向)与巡行方向相同者取“+”,反之取“-”。下一页前一页第 1-26 页返回本章目录1、KVL内容第26页/共72页1.3 1.3 基氏定律基氏定律 右图为某电路中一回路,从a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也可按逆时针方向)绕行一周,有:3、说明:KVL推广形式:在假设回路中,同样满足KVL方程。在a、d之间设有一假想支路6,其上电压记为u6。则对回路a-d-e有 u6+u 4 u2=0 u6=u 2 u4则对回路a-b-c-d有 u1-u3+u5-u6=0 u6=u1
20、-u3+u5 故有a、d两点之间的电压 uad=u6=u 2 u4=u1-u3+u5求a点到d点的电压:uad=自a点始沿任一路径,巡行至d点,沿途各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u1-u3+u5+u 4 u2=0当绕行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一致(从正极到负极),电压为正,反之为负。下一页前一页第 1-27 页返回本章目录2、举例第27页/共72页 对回路中各支路电压要规定参考方向;并设定回路的巡行方向,选顺时针巡行和逆时针巡行均可。巡行中,遇到与巡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3 3、说明、说明:应将KVL代数方程中各项前的正负号与电压本身数值的正负号区别开来。KVL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原理在集中电路中的体现。因为
21、在任何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实际上是从某一点出发又回到该点时,电压的升高等于电压的降低。1.3 1.3 基氏定律基氏定律下一页前一页第 1-28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28页/共72页 电路中最简单、最常用的元件是二端电阻元件,它是实际二端电阻器件的理想模型。若一个二端元件在任意时刻,其上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Voltage Current Relation,缩写为VCR),能用ui平面上的一条曲线表示,即有代数关系 f(u,i)=0则此二端元件称为电阻元件。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VCR也常称为伏安关系(VAR)或伏安特性下一页前一页第 1-29 页返回本章目录1、电阻元件的定义第29页/共72页
22、1.4 1.4 电阻元件电阻元件 如果电阻元件的VCR在任意时刻都是通过ui平面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图(a)所示,则称该电阻为线性时不变电阻,其电阻值为常量,用R表示。若直线的斜率随时间变化(如图(b)所示),则称为线性时变电阻。若电阻元件的VCR不是线性的(如图(c)所示),则称此电阻是非线性电阻。本书重点讨论线性时不变电阻,简称为电阻。下一页前一页第 1-30 页返回本章目录2、电阻的分类第30页/共72页 对于(线性时不变)电阻而言,其VCR由著名的欧姆定律(Ohms Law)确定。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电阻的倒数称为电导(conductance),用G表示,即 G=1/R,电导的单
23、位是:西门子(S)。应用OL时注意: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不适用;电阻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关联性。1.4 1.4 电阻元件电阻元件下一页前一页第 1-31 页返回本章目录3、欧姆定律第31页/共72页开路(Open circuit):R=,G=0,伏安特性短路(Short circuit):R=0,G=,伏安特性对于正电阻R来说,吸收的功率总是大于或等于零。1.4 1.4 电阻元件电阻元件下一页前一页第 1-32 页返回本章目录4、两种特殊情况第32页/共72页1.4 1.4 电阻元件电阻元件例1 阻值为2的电阻上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已知电阻上电压u(t)=4cost(V)
24、,求其上电流i(t)和消耗的功率p(t)。解:因电阻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由OL得其上电流 i(t)=u(t)/R=4cost/2=2cost(A)消耗的功率 p(t)=R i2(t)=8 cos2t(W)。例2 如图所示部分电路,求电流i和18 电阻消耗的功率。解:在b点列KCL有 i1=i+12,在c点列KCL有 i2=i1+6=i+18,在回路abc中,由KVL和OL有 18i+12i1+6i2=0即 18 i+12(i+12)+6(i+18)=0解得 i=-7(A),PR=i218=882(W)下一页前一页第 1-33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33页/共72页电源独立电源独立电压源,简称电
25、压源(Voltage Source)独立电流源,简称电流源(Current Source)非独立电源,常称为受控源(Controlled Source)下一页前一页第 1-34 页返回本章目录 电源是有源的电路元件,它是各种电能量电源是有源的电路元件,它是各种电能量(电功率)产生器的理想化模型。(电功率)产生器的理想化模型。第34页/共72页1.5 1.5 电源电源 若一个二端元件接到任何电路后,该元件两端电压总能保持给定的时间函数uS(t),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则此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u(t)=uS(t),任何ti(t)任意R=6,u=6V,i=1 AR=3,u=6V,i=2AR=0,u
26、=6V,i=下一页前一页第 1-35 页返回本章目录1、电压源定义第35页/共72页1.5 1.5 电源电源从定义可看出它有两个基本性质:其端电压是定值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与流过的电流无关,当uS=0,电压源相当于短路。电压源的电压是由它本身决定的,流过它的电流则是任意的,由电压源与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压源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实际电压源不能随意短路。3、需注意的问题下一页前一页第 1-36 页返回本章目录2、电压源的性质第36页/共72页1.5 1.5 电源电源 若一个二端元件接到任何电路后,该元件上的电流总能保持给定的时间函数iS(t),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大小无关,则此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i
27、(t)=iS(t),任何tu(t)任意R=0,i=2A,u=0 VR=3,i=2A,u=6 VR=6,i=2A,u=12 V下一页前一页第 1-37 页返回本章目录1、电流源定义第37页/共72页1.5 1.5 电源电源从定义可看出它有两个基本性质:其上电流是定值或是一定的时间函数,与它两端的电压无关。当 iS=0,电流源相当于开路。电流源的电流是由它本身决定的,其上的电压则是任意的,由电流源与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实际电流源不能随意开路。3、需注意的问题下一页前一页第 1-38 页返回本章目录2、电流源的性质第38页/共72页例1 如图电路,已知i2=1A,试求电流i
28、1、电压u、电阻R和两电源产生的功率。解:由KCL i1=iS i2=1A故电压 u=3 i1+uS=3+5=8(V)电阻 R=u/i2=8/1=8iS产生的功率 P1=u iS=82=16(W)uS产生的功率 P2=-uS i1=-51=-5(W)可见,独立电源可能产生功率,也可能吸收功率。1.5 1.5 电源电源下一页前一页第 1-39 页返回本章目录4、举例第39页/共72页4 4、举例、举例例2 如图电路,求电流i和电压uAB。解:由KVL从A点出发按顺时针巡行一周有 1 i+10+4 i 5+1 i+4 i=0解得 i=-0.5(A)uAB应是从A到B任一条路径上各元件的电压降的代数
29、和,即uAB=1 i+10=-0.5+10=9.5(V)或uAB=-4 i 1 i+5-4 i=9.5(V)1.5 1.5 电源电源下一页前一页第 1-40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40页/共72页1.5 1.5 电源电源 在电力系统中,常选大地为参考点;而在电子线路中,常规定一条公共导线作为参考点,这条公共导线常是众多元件的汇集点。参考点用接地符号表示。如图(a),选d为参考点,b点的节点电压实际上即为b点至参考点d的电压降ubd,可记为ub。显然参考点的电压ud=udd=0,故参考点又称为“零电位点”。根据以上特点,电子线路中常用一种简化的习惯画法极性数值法,来简画有一端接地的电压源,如图(b)所
30、示。下一页前一页第 1-41 页返回本章目录 在电路分析中,常常指定电路中的某节点为参考点在电路分析中,常常指定电路中的某节点为参考点零电位点,计算或测量其它各节点对参考点的电位差,零电位点,计算或测量其它各节点对参考点的电位差,称为各节点的电位,或各节点的电压称为各节点的电位,或各节点的电压。第41页/共72页1.5 1.5 电源电源 强调指出:电路中某点的电位随参考点选取位置的不同而改变;电压是两点之间的电位差,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例 如图电路,求节点电压Ua。解:在回路abc,由KVL和OL列方程得 3i1 5+2i1=0,故i1=1(A)显然有 i2=0,因此Ua=3i1+6i2 5=
31、3 5=-2(V)下一页前一页第 1-42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42页/共72页1.5 1.5 电源电源 为了描述一些电子器件内部的一种受控现象,在电路模型中常包含另一类电源受控源。所谓受控源是指大小方向受电路中其它地方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2、四种受控源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电压控制电压源(Voltage 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简记VCVS)电流控制电压源(Current 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简记C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oltage 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简记VCCS)电流控制电流源(Current
32、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简记CCCS)下一页前一页第 1-43 页返回本章目录1、受控源的定义第43页/共72页1.5 1.5 电源电源 其中,控制系数、无量刚,r的单位是,g的单位为S。下一页前一页第 1-44 页返回本章目录3、四种线性受控源的电路模型第44页/共72页 独立源与受控源是两个本质不同的物理概念。独立源在电路中起着“激励”的作用,它是实际电路中能量“源泉”的理想化模型;而受控源是为了描述电子器件中一种受控的物理现象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它不是激励源。对包含受控源电路进行分析时,首先把它看作独立源处理。例 如图电路,求电压U。解:由KCL,得 I1=8
33、I+I=9I在回路A利用KVL列方程为 2I+U -20=0利用OL,有 U=2I1=18I 解上两式得,U=18V1.5 1.5 电源电源下一页前一页第 1-45 页返回本章目录4、说明第45页/共72页电路理论中,等效的概念极其重要。利用它可以简化电路分析。设有两个二端电路N1和N2,如图(a)(b)所示,若N1与N2的外部端口处(u,i)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VCR),则称N1与N2相互等效,而不管N1与N2内部的结构如何。例如图(c)和(d)两个结构并不相同的电路,但对于外部a、b端口而言,两电路的等效电阻均为5,因而端口处的VCR相同,故两者是互相等效的。下一页前一页第 1-46
34、页返回本章目录1、电路等效的定义第46页/共72页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AB(a)AC(b)用C代B 对任何电路A,如果用C代B后,能做到A中的电流、电压、功率不变,则称C与B等效。或者说,若C与B等效,则用(b)图求A中的电流、电压、功率与用(a)图求A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的效果完全一样。可见,等效是对两端子之外的电流、电压、功率,而不是指B,C中的电流、电压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47 页返回本章目录2、等效的含义第47页/共72页i1 -+-u1 N1 2V 2 图图(a)2 i2 -+u2 N2 1A 图(b)下图所示电路问N1和N2是否等效?u1=2V i
35、1=1A u2=2V i2=1A 可求得:因为,N1为理想电压源,N1的VAR为:u1=2v,i1可为任意值;N2为理想电流源,N2的VAR为:i2=1A,u2可为任意值。所以,N1和N2不等效!等效是指两电路端口的VCR完全相同,即,这两个电路外接任何相同电路时,端口上的电流电压均对应相等。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48 页返回本章目录思考思考:第48页/共72页 如图(a)电路,求电流i和i1。解:首先求电流i。3与6等效为R=3/6=2,如图(b)所示。故电流 i=9/(1+R)=3(A)u=R I=23=6(V)再回到图(a),得i1=u/6=
36、1(A)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49 页返回本章目录3、举例第49页/共72页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电阻串联的基本特征:流过各电阻的电流是同一电流。对N1,根据KVL和OL,其端口伏安特性:对N2,其端口伏安特性为:根据等效定义,N1与N2的伏安特性完全相同,从而得:Req=R1+R2+Rn串联电阻等效公式:串联电阻分压公式:,k=1,2,n下一页前一页第 1-50 页返回本章目录1、电阻的串联等效第50页/共72页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11、电阻的串联等效、电阻的串联等效例:如图所示两个电阻R1、
37、R2串联的电路。各自分得的电压u1、u2分别为:电阻R1、R2的功率为:PR1=R1 i2 ,PR2=R2 i2故有 可见,对电阻串联,电阻值越大者分得的电压大,吸收的功率也大。下一页前一页第 1-51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51页/共72页对N1,根据KCL和OL,其端口伏安特性:对N2,其端口伏安特性为:根据等效定义,N1与N2的伏安特性完全相同,从而得:Geq=G1+G2+Gn并联电导等效公式:并联电阻分流公式:,k=1,2,n电阻并联的基本特征:各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同一电压。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52 页返回本章目录2、电阻的并联等效第52页/共7
38、2页22、电阻的并联等效、电阻的并联等效例:如图所示两个电阻R1、R2并联的电路。等效电阻电阻R1、R2分得的电流 i1、i2分别为:电阻R1、R2的功率为:PR1=G1 u2 ,PR2=G2 u2故有 可见,对电阻并联,电阻值越大者分得的电流小,吸收的功率也小。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53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53页/共72页既有电阻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称为电阻混联电路。分析混联电路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判断串并联。下面介绍判别方法:看电路的结构特点。若两电阻是首尾相联且中间又无分岔,就是串联;若两电阻是首首尾尾相联,就是并联。看电压、电流关系。若流经两电阻的
39、电流是同一个电流,就是串联;若施加到两电阻的是同一电压,该两电阻就是并联。在保持电路连接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对电路作变形等效。即对电路作扭动变形,如对短路线进行任意压缩与伸长等。例:如图电路,求ab的等效电阻Req。cde合1Rab=1.5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54 页返回本章目录3、混联等效第54页/共72页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 如图(a)电路,各电阻之间既不是串联又不是并联,如何求a、b端的等效电阻?。电路(a)中,三个电阻R12、R13、R23的连接结构常称为(或)形电路;而电路(b)中,三个电阻R1、R2、R3的连
40、接结构常称为Y(或T)形电路。若能将电路(a)中虚线围起来的B电路等效替换为电路(b)中虚线围起来的C电路,则由图(b)用电阻串并联公式很容易求得ab端的等效电阻。下一页前一页第 1-55 页返回本章目录1、问题提出第55页/共72页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对图(a)(b)电路,由KCL、KVL可知 i3=i1+i2 u12=u13 u23显然,图中3个电流和3个电压中各有两个是相互独立的。由图(a),根据KVL,有 u13=R1i1+R3i3=(R1+R3)i1+R3 i2 (1)u23=R2i2+R3i3=R3 i1+(R2+R3)i2 (2)由图(b),根据OL和
41、KCL,有 i1=u13/R13+u12/R12=(1/R13+1/R12)u13(1/R12)u23 (3)i2=u23/R23 u12/R12=(1/R12)u13 (1/R23+1/R12)u23 (4)联立求解式(3)(4)得 u13=R13(R12+R23)/(R12+R13+R23)i1+R13R23/(R12+R13+R23)i2 (5)u23=R13R23/(R12+R13+R23)i1+R23(R12+R13)/(R12+R13+R23)i2 (6)式(5)(6)与式(1)(2)分别相等时,可以得到两个电路的等效公式。下一页前一页第 1-56 页返回本章目录2、形与形与Y形三
42、端电路的形三端电路的等效等效第56页/共72页已知形连接的三个电阻来确定等效Y形连接的三个电阻的公式为:已知Y形连接的三个电阻来确定等效三角形连接的三个电阻的公式为:若Y形电路的三个电阻相等,即R1=R2=R3=RY,则其等效电路的电阻也相等,即R12=R23=R13=R。其关系为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57 页返回本章目录3、形与形与Y形电路互换公形电路互换公式式第57页/共72页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 若N中只含电阻,可以利用电阻的串并联公式以及Y、等效互换公式求端口的等效电阻。若N中除电阻外,还包括受控源,常用端口加电
43、源的办法(称为外加电源法)来求等效电阻:加电压源u,求电流i;或加电流源i,求电压u(注意:必须设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 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定义电路N的等效电阻为 图示电路N不含独立电源。则它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下一页前一页第 1-58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58页/共72页1.6 1.6 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不含独立源的等效例 求图示电路ab端的等效电阻Rab。解 端口外施电流源i求端口的伏安特性。在c点,根据KCL,有 i2=i1-i1由于 i=i1,故 i2=(1-)i由KVL,有 u=R1i1+R2i2=R1i+R2(1-)i=R1+R2(1-)i故 Rab=u/i=R1+R2(1-)若R1=
44、R2=10,=2,则Rab=0 若R1=R2=10,=4,则Rab=-20 若R1=R2=10,=1,则Rab=10 注意:含受控源电路N的等效电阻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下一页前一页第 1-59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59页/共72页 若干个电压源相串联的二端电路,可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其值为几个电压源电压值的代数和。Us2+Us3Us1_abUs+_abUS=US1-US2+US3 下一页前一页第 1-60 页返回本章目录1、电压源的串联等效注意:只有电压值相等且方向一致的电压源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KVL。第60页/共72页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 若干个电流源并联,可以等效为一
45、个电流源,其值为各电流源电流值的代数和。iS=iS1+iS2-iS3下一页前一页第 1-61 页返回本章目录2、电流源的并联等效注意:只有电流值相等且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否则违背KCL第61页/共72页电流源与电压源或电阻串联电压源与电流源或电阻并联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62 页返回本章目录3、其他第62页/共72页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 理想电源实际上并不存在。当实际电源接入负载(load)后,其端口上的电压电流通常与负载的变化有关,这是因为实际电源存在内阻。实际电源的模型是什么呢?首先测试一个实际电源端口上电压电流的关
46、系VCR(也称为外特性)。图(a)是对实际直流电源测试外特性的电路。当每改变一次负载电阻R的数值时,可以测得端口上的一对电压值u和电流值i。当R=(开路)时,i=0,u=US(端口开路电压);;当R=0(短路)时,u=0,i=IS(端口短路电流)。将这些对组(u,i)值画在ui平面上并用曲线拟合即可得到实际电源外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下一页前一页第 1-63 页返回本章目录1、实际电源的模型第63页/共72页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可见,实际电源的外特性为直线,其斜率为 Us/Is,令US/IS=RS,因此,可写出其解析表达式(即直线方程)为 u=US -RS i (1
47、)根据上式(1)画出相应的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这就得到实际电源的一种模型,它用电压为US的电压源串联一个内阻RS来表示。称这种模型形式为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若将式(1)写成下列由u表示i的形式 i=IS -u/RS (2)根据式(2)画出相应的电路模型,如图(2)所示。它用电流为IS的电流源并联一个内阻RS来表示。称这种模型形式为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下一页前一页第 1-64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64页/共72页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 由于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具有相同VCR,所以实际电源的这两种模型电路是相互等效的。uS=RS iS注意,互换时电压源电压的极性与电流
48、源电流的方向的关系注意,互换时电压源电压的极性与电流源电流的方向的关系下一页前一页第 1-65 页返回本章目录2、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的互换等效第65页/共72页例1 如图(a)电路,求电流i。由(d),利用KVL和OL可得(3+2)i+i 12=0解得 i=2(A)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66 页返回本章目录3、举例第66页/共72页3 3、举例、举例例2 如图(a)电路,设二端电路N1和电路N2的VCR特性(外特性)如图示,求电压u。解 (1)由外特性曲线写出N1、N2的外特性为 i1=-5+0.5 u i2=2-0.5 u由此分别画出N1、N2的
49、等效电路,如图(b)。(2)将2V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组合等效为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如图(c)。(3)再等效得图(d),故u=4.5V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67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67页/共72页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4、说明 一个实际电源可以有两种不同结构的电路模型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互相等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路等效变换过程中,电路结构将发生变化,应随时注意电路中的哪些部分(支路、节点)已经改变,哪些部分未发生变化;受控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和受控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组合也可进行等效变换,不过要特别注意,在变换过程中,控制量必须保留;下一页前一页第 1-68 页返回本章目录第68页/共72页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例i=0.4A下一页前一页第 1-69 页返回本章目录1、电压源转移等效第69页/共72页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70 页返回本章目录2、电流源转移等效第70页/共72页1.7 1.7 含独立源的等效含独立源的等效下一页前一页第 1-71 页返回本章目录例:如图电路,求电流i。i=-1A第71页/共7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72页/共72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