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pptx
《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果实及种子类中药.pptx(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果实类中药2.1 入药部位 大多数用成熟的果实,有的用幼果。如:枳实,西青果。幼果:枳实、西青果果穗:桑椹、荜茇完整果实:南山楂、女贞子、瘪桃干、罗汉果、乌梅部分果皮:陈皮、大腹皮、青皮、橘红果柄:甜瓜蒂宿萼:柿蒂中果皮:橘络,丝瓜络第1页/共122页2.2 性状鉴别 先弄清是果实的一部分还是完整果,然后按顺序鉴别。形状:形态各异,有的呈圆形或类球形,如五味子、山楂,有的呈多角形,如八角茴香、化橘红。地肤子有存皮残存,呈三角星状。芸香科果实一般有多数凹下的油点。陈皮、青皮、吴茱萸等。伞形科为双悬果,有隆起纵肋。如:茴香,蛇床子,鹤虱。第2页/共122页 有的有花萼宿存:如蔓荆子 有的有刺状
2、突起:如白蒺藜(刺葵藜)有的有纵直棱角,如:使君子 大多数果实表皮皱缩,特别是肉质果 如:皱皮木瓜,乌梅、山楂;也有的光滑,如使君子,罗汉果。果柄及花柄残基也有助于鉴别,如马兜铃。气味鉴别:伞形科,姜科大部分中药有香气。宁夏 枸枸子味甜,鸦胆子味极苦(根及根茎类:黄连、胡黄连、龙胆、山豆根;种子:马钱子),五味子有五味。对于剧毒中药,尝时应注意安全。第3页/共122页2.3 显微鉴别第4页/共122页外果皮:与叶的下表皮相当,常由一列细胞组成,外被角质层。有的有一些附属物,如:吴茱萸具腺毛,腺鳞:蔓荆子,油细胞:五味子,壁内腺:补骨脂。中果皮:与叶肉组织相当,一般较厚,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贮藏
3、有营养物质,如五味子含淀粉粒,另外一些果实有油管、石细胞或无机盐结晶存在,如小茴香有油管,荜澄茄有石细胞与油细胞,山里红有石细胞、淀粉粒、簇晶。内果皮:与叶上表皮结构相当,大多为1列薄壁细胞,胡椒为1列石列细胞,另外一些核果的则由多层石细胞组成;伞形科植物的果实的内果皮为镶嵌状薄壁细胞。种子第5页/共122页3、种子类中药第6页/共122页3.1 分清入药部位:假种皮:肉豆蔻衣、龙眼肉。种皮:绿豆衣。种仁:肉豆蔻,柏子仁。子叶:莲子。胚:莲子芯。加工品:大豆卷黄,淡豆豉。第7页/共122页3.2 性状鉴别:王不留行:显疣状突起。蓖麻子:具色泽鲜艳的花纹。表面特征 番木鳌:具毛茸。大截科种子有种
4、阜。有粘性:车前子,葶苈子断面特征:槟榔纹,如槟榔、肉豆蔻气味:肉豆蔻气香,马钱子味极苦。第8页/共122页显 微鉴别第9页/共122页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ae)来 源 为 木 兰 科(Magnoliaceae)植 物 五 味 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产地五味子产于东北三省。采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果梗晒干。第10页/共122页性状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果肉柔软,有的表面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粒,呈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硬而
5、脆,较易破碎。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富有油性。果肉气弱,味酸,种子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形状紫红色或暗红色 种子第11页/共122页显微鉴别果皮: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表皮细胞,壁稍厚,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胞。中果皮有十余层薄壁细胞,细胞切向延长,内含淀粉粒,散有小形外韧型维管束十余个。内果皮为一列小型薄壁细胞。外果皮中果皮第12页/共122页种子横切面: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呈栅栏状,壁厚,密具细小孔沟,其下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石细胞,壁厚,孔沟较大而疏,最内侧的石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薄。石细胞下为3 34 4列较小的薄壁细胞。在种脊部位有维管束,并有纤维束。油细
6、胞1 1列,细胞径向延长,含棕黄色挥发油。种皮内层细胞形小,壁略厚。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和糊粉粒。外层石细胞内果皮石细胞下薄壁细胞油细胞内种皮胚乳细胞内侧石细胞第13页/共122页粉末:暗红色。果皮的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排列紧密整齐,表面有微细的角质线纹,内含颗粒状色素物质,随处可见类圆形或多角形的油细胞。其四周有6 67 7个细胞围绕。种皮外层石细胞群呈多角形或稍长,大小皮显均匀,直径或长度2850m,壁厚,胞腔小,内含棕色物质,内层石细胞呈类圆形,多角形,肾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长70100130m,壁较薄,胞腔较大,密具细壁孔。种皮油细胞类圆形,含黄色挥发油。导管螺纹,偶有网纹,直
7、径1524m。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壁薄,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淀粉粒类圆形或多角形,可见脐点,偶有复粒。果皮的表皮细胞及油细胞外层石细胞胚乳细胞内层石细胞第14页/共122页成分含挥发油类,木脂素类,有机酸类等,其中木脂素类成分为主要有效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素理化TCL鉴别检查五味子甲素第15页/共122页附注1.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 Reha.et wils 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湖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性状较小,直径2 25 5mmmm,不规则形,表面暗红色或棕褐色,果肉质较薄,无光泽,内含种子12粒,种子较北五味子稍小,表面黄色呈颗粒状。
8、第16页/共122页2.为葡萄科一种植物的果实,多呈不规则球形,直径58m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皱缩不平,内含种子23粒,种子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一端钝圆,一端稍尖,表面红棕色,背面有一匙状浅沟,腹面有一突起的棱(种脊)两侧各有1长圆形凹陷,味酸,微甜。第17页/共122页葶苈子(Semen Lepidii,semen Descurainiae)来源为十字花科(Curciferae)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 ex Prantl 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t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产地产地播娘
9、蒿主产于华东、中南等地,独行菜主产于华北、东北地区。采收采收夏秋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去掉杂质。播娘蒿独行菜第18页/共122页性状南葶苈子呈长圆形而略扁,长约1mm,m。外表面棕色或红棕色,一端钝圆,一端近截形,两面常不对称。在放大镜下观察,表面具细密网纹,可见二条纵纹。压碎后富油性,气微,味微辛并有粘性。第19页/共122页北葶苈子:扁卵形mm,1mm。一端钝圆,另一端渐尖而微凹,凹处现白色点(种脐)。表面具多数颗粒表面具多数颗粒状突起,可见状突起,可见2 2 2 2条条纵列的浅槽纵列的浅槽。味微辛,味微辛,遇水粉遇水粉滑性较强。滑性较强。第20页/共122页显微北葶苈子
10、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特化成粘液层,由许多粘液细胞组成,厚达216m,基部为未粘液化的纤维素条,呈乳头突状突起。栅状细胞侧壁及内壁增厚,木化,宽26-34m。色素层细颓废,色深。胚乳细胞1 1列,内含糊粉粒。子叶及胚根细胞,壁厚,呈不规则多边形,内含糊粉粒。第21页/共122页成分南葶苈子含挥发油,油中含异硫氰酸苄酯等含硫有机物,另含强心甙等。北葶苈子含芥子甙,挥发油及强心成分。理化 NaoH 滤过(1)粉末1g 放冷后水23mg使溶解 溶液ml,加5%HCl酸化,即有H2S气体产生,遇新制的Pb(AC)2试液,显光亮的棕黑色。取亚硝基铁氰化钠少许,置白瓷板上,加水溶解,再加制备的滤液1D,即显
11、紫色。(检查异硫氰甙类)g,检测膨胀度,北葶苈子12,南葶苈子3。第22页/共122页山楂(Fructus CrataegiFructus Crataegi)来 源 为 蔷 薇 科(Rosaceae)植 物 山 果 红Crataegus pinnatifida或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产地产地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等省。采收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称鲜切 片晒干。第23页/共122页性状药材为圆形横切片,多卷边,皱缩不平。外皮红色,有细皱纹和灰白色的小点。果肉深黄至浅棕色,横切面具3 35 5粒浅黄色果核,有的已脱落,呈中空的环状,有的片上可
12、见短而细的果柄或凹陷的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药材外皮果肉第24页/共122页显微山果红果实横切面:外果皮细胞一列,类方形,细胞内含棕红色色素,外被角质层。中果皮极厚,外果皮下有1 12 2列含有棕色色素的薄壁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及少数CaCCaC2 2O O4 4簇晶,纵横散在。淀粉粒细小,类三角形,类圆形,直径48m,脐点多呈“一”字形,多为单粒,也有复粒,CaC2O4簇晶直径2028m。第25页/共122页山楂果实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 1列,长方形,切向延长内含棕色色素。中果皮多为薄壁组织,外果皮下为10余列扁长方形薄壁细胞,向内细胞渐大,有较多石细胞散在,石细胞类圆形,
13、少数不规则形,直径60100m,壁厚薄不一,孔沟明显,草酸钙族晶散在,直径1220m。第26页/共122页成分主含有有机酸:山楂酸(Crataegic acid),酒石酸,柠檬酸,黄酮类,内酯,糖类,皂甙等。第27页/共122页附注 南山楂:为野山楂Crataegas Cureata zu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南山楂”,主产于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均为野生。第28页/共122页性状果实较小,类球形cm,有的压成饼状,常有种子露出,表面棕色至棕红色,有细皱纹和灰白色小点,有宿萼痕迹,质坚硬,核大,果肉薄,棕红色,气微,味酸,微涩。第29页/共122页显微横切面的中果皮薄壁细胞中
14、含CaCCaC2 2O O4 4簇晶及方晶,石细胞淡黄色,多数散在,含山楂酸,鞣质皂甙,果糖,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油等成分。第30页/共122页苦杏仁(Semen Armeniaceae Amarum)Semen Armeniaceae Amarum)来源为蔷薇(Rosaceae)植物山杏Prunus atmeniaca,ansu Maxium.东北杏Pruaus mandshuria kochne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 L.及杏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第31页/共122页产地山杏主产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多为野生;西伯利亚杏主产于东
15、北、华北地区,为野生;东北杏主产于东北,野生;杏主产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省区,栽培。第32页/共122页性状几 种 杏 仁 外 形 相 似,呈 扁 心 脏 形cm,cm,厚5-7mm,顶端略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种皮薄,棕色至暗棕色,有不规则的皱纹。尖端稍下侧边缘有一短棱线痕(种脐)。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有一椭圆形点(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深色的线形痕(种脊),从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的维管束脉纹,分布于种皮中。用温开水浸润后剥去种皮,内有白色子叶2 2枝,富油性,其尖端可见小形的胚根与胚芽。无臭,味苦。第33页/共122页显微种子横切面种皮的表皮为1 1层薄壁细胞,散有近圆形的橙黄色石
16、细胞,内为多层薄壁细胞,有小型维管束通过。外胚乳主一薄层颓废细胞。内胚乳为1 1至数层方形细胞,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并含细小的草酸钙簇晶。子叶为多角形薄壁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表皮外胚乳内胚乳第34页/共122页成分含苦杏仁苷(Amygdalin)另含苦杏仁酶,苦杏仁苷水解后产生HCN,苯甲醛及glu。理化与水共研有苯甲醛的香气。碱性苦味酸检查呈阳性。TLC检查苦杏仁苷。含量苦杏仁甙(C20H27O11N)不得少于3.0%。附注甜杏仁,较苦杏仁略大,味不苦。第35页/共122页桃仁(Semen persicae)Semen persicae)来 源 为 蔷 薇 科(Rosaceae)植 物 桃
17、 Prunus persica(Linn.)Batch和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第36页/共122页性状种子长卵形,扁平cm,cm,厚24mm。顶端尖,中间膨大,基部钝圆而偏斜,边缘薄。种皮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纵皱,自基部合点外分出多数脉纹,尖端一侧有1棱线痕(种脐)。种皮薄,易剥去,内有富于油质的子叶2片。气微,味微苦。成 分 含 苦 杏 仁 甙(Amygdalin),含量约为苦杏仁的1/2。第37页/共122页乌梅(Fructus Mume)【来源】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梅Prunus mume(Sieb.)Zucc.的干燥近成
18、熟果实【产地】主产于四川、浙江、福建、广东、湖南、贵州等省。【采收加工】5月采收后,将梅子分成大、小两级,分别用低温烘焙、焙干后闷23日,使其变黑。第38页/共122页【性状】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3cm。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一端有明显的圆脐。果肉质柔软,可剥离。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凸凹不平,有众多洞穴及网状纹理,内含淡黄色种仁一粒。果肉稍有特异酸气及烟熏气,味极酸。以个大、核小柔润、肉厚、不破裂、味极酸者为佳。第39页/共122页【显微】粉末:棕黑色。非腺毛:多为单细胞,极少数为25个细胞,平直或弯曲,浅黄棕色,长32400(720)m,直径1649m,表面具有
19、螺纹交错的纹理,基部稍圆或平直,胞腔常含棕色物。纤维:单个或数个成束,长梭形。石细胞:较少,胞腔含棕红色物。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有毛茸脱落后的疤痕。中果皮:细胞皱缩,有时含草酸钙簇晶。第40页/共122页【成分】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齐墩果酸、-谷甾醇、蜡醇、三萜等。种子含苦杏仁苷、脂肪油等。【理化】g,加水煮沸30分钟,过滤,药渣用煮沸的过的蒸馏水洗至近中性,两液合并,置100ml容量瓶中,加预先煮沸并放冷的蒸馏水至刻度,以邻苯二甲酸氢钾为标准缓冲液,在25型pH计上进行测定,计算:PH=lg H+测 乌梅的pH值平均为2.7。样品重第41页/共122页【含量】采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有
20、机酸,以枸橼酸计,不得少于15.0%。【附注】山杏:cm,棕褐色,果肉硬而薄,不易剥离,味酸涩。果核扁圆形,棕黑色,表面为细网纹,边缘锋利。杏:类圆形,略扁,灰棕色至黑棕色,表面皱缩,果肉与核易分离。果核扁圆形,黄棕色,边缘厚而有沟。杏和山杏的显微:非腺毛基部膨大,呈头状或三角形,可见壁孔和孔沟。第42页/共122页苦李子:cm,果肉薄而紧贴果核,味酸涩。果核椭圆形,基部偏斜不对称,表面可见网状纹理。苦李子的显微:无非腺毛,表皮细胞可见呈连珠状增厚的横隔,种皮石细胞淡黄色,孔沟深而明显。第43页/共122页桃:果肉表面有毛,味淡。果核表面有网状花纹。桃的显微:非腺毛基部呈柄状,具孔沟,易脱落,
21、柄脱落后毛茸作纤维状。第44页/共122页补骨脂(Fructus Psoraleae)Fructus Psoraleae)来源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产地除东北、西北外,全国各地均产。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摘取果穗或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第45页/共122页性状呈肾形,略扁,长3-5mm,宽2-4,厚约1mm。果皮黑色或黑褐色,具细密网状皱纹。扩大镜下观察,果实表面凹凸不平,有时外附绿白色膜质宿萼,上有棕色腺点。种子1 1枚,黄棕色光滑,种脐位于凹侧的一端,呈突起的点状,另一端有微突起的合点。质坚硬,子叶黄白色,
22、富油性。微有香气,味辛,微苦。第46页/共122页显微果实中部横切面:果皮波状弯曲,表皮细胞1 1列,凹陷处表皮下有众多扁圆形壁内腺(intramural gland)。中果皮薄壁组织中有小形外韧型V.B.V.B.,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柱晶。种皮外表皮为1 1列栅状细胞,其内为1 1列哑铃状支持细胞(滴漏细胞)。种皮薄壁组织中有小形V.BV.B。色素细胞1 1列,与种皮内表皮细胞相邻。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与油滴。第47页/共122页果皮表面制片:壁内腺:类圆形,直径60-400m,表皮细胞多达数十个至百个,中心细胞较小,多角形,周围细胞径向延长,辐射状排列,腺体腔内有众多油滴。非腺毛:长150-4
23、80m,直径15-22m,顶端细胞特长,胞壁密布疣点。腺毛:多呈梨形,长30-50m,直径20-30m,腺柄短,多单细胞,腺头多细胞成单细胞。气孔:平轴式,表皮细胞具条状角质纹。果皮细胞:含草酸钙小柱晶,两端及中间突出,长6-15m,m。另有草酸钙小方晶。第48页/共122页粉末与解离组织:种皮栅状细胞众多,长33-56m,宽6-15m,细胞壁成V V字形增厚。支持细胞哑铃状,长2045m,中间细胞壁增厚,另有纤维、子叶细胞与非腺毛碎片。草酸钙柱晶第49页/共122页成分含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类、单萜酚、脂类,树脂及豆甾醇等。挥发油:柠檬烯,萜品醇-4,芳樟碍,-石竹烯等。香豆素:补骨脂内酯(
24、Psoraler)异补骨脂内酯,补骨脂定黄酮:补骨脂甲素(Coryfolin)补骨脂乙素等单萜酚类:补骨脂酚等。酯类: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单酯等。第50页/共122页理化异羟脂酸铁反应呈阳性 滤纸药材乙醇提取液 边缘呈紫色,中央暗红色 UV氨熏 边缘亮兰 色,中央灰棕色。UV升华,可见针状,簇状结晶(补骨脂内酯、异补骨脂内酯)TLC鉴别补骨脂内酯、异补骨脂内酯。第51页/共122页陈皮(Pericarpium Citr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Reticulatae)来源为芸香科(Rutaceae)植物橘Citus reticulate Blance成熟干
25、燥的外层果皮。产地主产于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区,均为栽培。产于广东者称“广陈皮”。第52页/共122页性状多剖成3 34 4瓣片,基部相连,或为不规则碎片厚约1mm。外表面橙黄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圆形小凹点对光照射近透明。内表面黄白色,粗糙,呈海绵状,极易察见圆大而紧密的凹点,残留有筋络状维管束。质柔软,不易折断。气香,味辛而微苦。药材外表面内表面第53页/共122页显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细小的类方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气孔。中果皮:为薄壁细胞,靠近表皮的3-5列,细胞长方形,切向延长挤缩,内侧细胞依次增大,类圆形,径向延长,排列紧密,壁不均匀增厚,其中散生大型油室,卵圆形,与表皮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鉴定 果实 种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