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烘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烘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集 中 育 秧 点 建 设 项 目 建 议 书 2 编制单位: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 编制时间:2015 年 8 月 3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集中育秧点建设项目 1.1.2 建设单位 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 法人代表:赵小龙 1.1.3 项目建设地点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镇东村王背组 1.1.4 建设期限:2014 年 9 月2015 年 12 月 1.1.5 项目建设性质和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性质 本项目性质为新项目。2、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概述 1)项目建设高速插秧机 2 台,育秧机组 1
2、 套,碎土机 1 台,大中型拖拉机 1 台;2)配套秧盘 15000 张,播种机 1 台,撒肥机 1 台,旋耕机 1台,开沟机 1 台。项目建成后公司可使家庭农场的粮食机械化种植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年机械化种植能力达到1000 亩以上。1.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项目计划总投资 51.4 万元,全部为设备购置费用。4 2、资金筹措:项目投入资金总计 51.4 万元,其中:申请省种粮大户集中育秧点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50 万元,家庭农场自筹资金 1.4 万元。1.2 建设单位概况 1.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梅渚镇镇东村王背组,属于家庭农场,注册资金 150 万元
3、,家庭农场现有总资产 225.3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112 万元,2013 年实现销售收入 301.35 万元,现有员工 11 人。家庭农场的经营范围是农作物种植和销售。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土地承包面积1171.98亩,办公辅助设施118.23平方米。现有主要设备包括小型拖拉机1台套,统防统治大型机械设备4台套,喷药管2000多米,小型配套机械设备2台套。粮食种植机械化生产较低。1.3 编制依据和原则 1.3.1 编制依据 1、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依据 1)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2 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5 3、中华人民共和国
4、环境保护法(2002 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5、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2010)6、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7、郎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8、郎溪县农业机械化“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9、业主单位对项目的意见。2)技术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及数据;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 1-2007);农机机库建设标准建标200158 号;选址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气象、地理位置、交通、粮食供需条件及流量等资料
5、。1.3.2 编制原则 1、项目的方案设计,满足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的要求,以安全生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粮食种植费用和推动粮食生产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目的;2、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的原则;3、遵循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着眼发展的原则;6 4、在保证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省投资和降低运营费用;5、总图布置合理、交通运输流畅;6、合理利用资源、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以及公共利益;1.4 主要研究结论 1.4.1 主要结论概述 1、项目建成投产后,粮食机械化种植能力达到1000亩,预计达产后,年总成本费用17.79万元,利润12.21万元,投资利润率为
6、23.75%,大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利率,投资回收期2.9年。2、增加家庭农场收入,降低成本费用,对于确保项目区的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3、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转变了粮食机械化种植方式,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顺利实施,符合国家的产业和粮食政策。4、家庭农场集中育秧点建设项目对当地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直接的贡献。1.4.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财务数据及评价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财务数据 7 1 总投资 万元 51.4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51.4 流动资金 万元 0.00 2 投入总资金 万元 51.4 项目资本金 万元 51.4 贷款 万元
7、0.00 3 营业收入(经营期平均)万元 0 4 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期平均)万元 0 5 总成本费用(经营期平均)万元 17.79 6 利润总额(经营期平均)万元 12.21 7 所得税(经营期平均)万元 0 8 税后利润(经营期平均)万元 12.21 二 财务评价指标 1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23.75%2 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 Ic=12%3 投资回收期(税前)年 2.9 含建设期 4 投资利润率 23.75%8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粮食机械化种植设施建设,以适
8、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发挥社会公共服务性作用,实现粮食收购、储存、运输、销售、检测和信息处理等功能,并给与很大的财力支持和宽松的政策环境。由于财力有限,郎溪地区粮食机械化种植资金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欠帐太多,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基础建设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粮食传统种植方式落后,产量低,劳动力不足,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低,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同步,不利于国家粮食生产各项功能的发挥。目前,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加大了粮食机械化生产设施建设进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市场发展的需要。郎溪县现有机插秧总量辐射面相对较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市场流通,解决粮食产量问题作用有限。本项目的运营可改善
9、粮食机械化能力不足的状况,及时解决 9 家庭农场种植的粮食种植劳动力不足问题,保证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供应,提高农民收益,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项目的实施,可增加国家粮食产量,对于确保项目区的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提高国家粮食储备要求的需要。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10、。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项目建设可增加粮食产量,及时将家庭农场种植的粮食收获上来,改善家庭农场劳动力不足,提高农民收益,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2.1.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区粮食资源丰富 10 郎溪县是安徽省
11、产粮大县,耕地面积 43826.29 公顷。是一个以粮油经济为主导的农业县,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和油菜。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9 万亩,粮食产量 4 亿公斤以上。郎溪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新增1000 亿斤粮食县。2、项目基础条件好 项目建设单位具备现有设施条件完好,用地充足,道路、给排水等公用工程条件具备;建设单位有健全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社会信誉及财务状况良好,运营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建设单位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服务水平,可以达到项目建设的各项要求。3、交通条件优越 项目区交通
12、方便,公路运输四通八达,物流顺畅。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11 第三章 机械化需求分析 3.1 郎溪县机械化概况 3.1.1 郎溪县概况 郎溪县位于安徽东南部,风光秀丽,景色秀美,丘陵此起彼伏,河湖星罗棋布,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石佛山、龙须湖、高井庙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异彩纷呈,历史文化底蕴丰厚。郎溪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境内 8 万亩茶园连绵起伏,堆绿叠翠,30 余种国家、部级名茶馨香四溢,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和“全国茶树作物无公害用药示范基地县”。主要特产有历史名茶“瑞
13、草魁”、“古南丰”黄酒、金丝蜜枣、闷酱、雁鹅、银鱼、青虾、蟹、鳖等。主要矿产有萤石、黄砂、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叶腊石等,萤石储量 200 万吨,居华东之冠。郎溪县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捷,318国道、214 省道、宣杭铁路穿境而过。县城距南京禄口机场 80 公里。数字程控电话实现村村通,无线通信实现全覆盖,直拨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完善。建有 220 千伏变电站 2 座、110 千伏变电所 2 座、35 千伏变电所 8 座和大型自来水厂 1 座及中型水厂数座,县城和集镇用电、用水供应充足。12 郎溪县积极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港商、台商、苏浙沪客商纷至沓来、云
14、集郎溪、安家落户。郎溪,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正蕴育着无限商机。近几年,全县经济连续三年以 8%的速度增长,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3.1.2 郎溪县粮食种植情况 郎溪县耕地面积 43826.29 公顷。是一个以粮油经济为主导的农业县,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和油菜。其中水稻种植面积 26195 公顷,以一季稻为主。水稻主推品种为:杂交稻新粮优 5 号,粳稻五月粳。是安徽省粮油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新增 1000 亿斤粮食县。3.2 郎溪县机械化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1.5万千瓦。其中手扶拖拉机 9100 台;配套农机具 1.36 万
15、部;水稻收获机械589 台;水稻插秧机 362 台;农用运输车 528 台。全县机耕水平达到 93,机播水平达到 33,机收水平达到 93,机插面积7.8 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23.6%。全县农机驾驶员 1200 人,农机操作手 6530 人。农机维修网点共有 84 个,农机维修从业人员 215 人。全县油料供应站点 32 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19 个,水稻种植家庭农场 142 个,农机大户 167 户。13 3.3 机械化现状及需求情况 3.3.1机械化现状 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注册资金 150 万元,家庭农场现有总资产 225.3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112 万元,20
16、13年实现销售收入 301.35 万元,现有员工 11 人。家庭农场的经营范围是农作物种植和销售。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目前只有一些小型机械,初步实现粮食部分环节机械化,急需大中型农机具和集中育秧点。3.3.2 郎溪县机械化需求情况 郎溪县是国家粮食主产区,近三年来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商品量达到20万吨。项目所在地建在梅渚镇镇东村王背组。近几年来郎溪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而本单位作为粮食种植大户,只有一些小型机械,初步实现粮食部分环节机械化,只能由其它农机户代插秧,由于条件落后,管理存在风险,新建本项目尤为必要。郎溪县梅渚镇镇东村王背组作为本项目所在地,其周边乡镇均修有柏油公路或者
17、水泥路与其连通,机耕路完备,农田集中成片,设施齐全。所以新建本项目尤显重要。通过上述对郎溪县农机化的分析,综合家庭农场农机现状可以看出,郎溪县及项目所在地区周边的粮源丰富,但农机化尤其 14 是机械化育秧环节存在较大缺口。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经济与科技投入,郎溪县粮食产量在连年丰收,郎溪县农机化水平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以利于解决粮食种植机械化水平难题,更好地服务三农,维护农民利益。15 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场址选择 4.1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概述 1)项目建设高速插秧机 2 台,育秧机组 1 套,碎土机 1 台,大中型拖拉机 1 台;2)配套秧盘 15000
18、 张,播种机 1 台,撒肥机 1 台,旋耕机 1台,开沟机 1 台。项目建成后公司可使家庭农场的粮食机械化种植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年机械化种植能力达到1000 亩以上。4.2 场址现状 4.2.1 地点与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梅渚镇镇东村王背组,距郎溧仅 2.5 公里,距胥河码头 3 公里。公路运输条件十分便利,通讯设施完备,地理位置优越。4.2.2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厂区总用地面积 本项目所用土地属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自有土地,不涉及移民拆迁安置问题。项目所在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总占地面积1171.98 平方米,项目建设地点在家庭农场。4.3 场址建设条件 4.
19、3.1 地形、地貌 16 项目建设地点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土地平整,格天成方,适宜机械化作业。4.3.2 场地条件 新建项目位于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面积1171.98平方米。4.3.3 气候条件 项目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等特点。全区年平均温度为 15 6,最热月平均 28 1,最冷月平均 2 7,气温年较差 254,气候变化温和。,湿润气候区。雨量丰沛,年降水量在 1200-1500 毫米之间,气候湿润温和,无霜期长达 8个月。4.3.4 基础设施条件(1)能源供应条件 加油站距项目所在院
20、落 3 公里,燃油供应方便。(2)给水条件 供水水源为城镇自来水管网。院内自备有深水井,完全能满足用水需求。(3)交通条件 项目建设项目所在地境内公路主要为郎溧公里,距胥河码头 3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利。17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5.1、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技术方案依照项目区的经济社会条件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建立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系统为目的,运用生态学的物质循环转化原理生态位原理边缘效应原理进行设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震、防腐等安全要求。5.2、主要设备方案 1)主要设备选型原则 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是技术先进、可靠和
21、经济合理。具体包括:(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应与选择的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的要求,可获得最大效益。(2)适应产品品种和质量的要求。(3)采用连续化,大型化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4)降低原材料、水、电损耗,并满足环境保护要求。(5)强调设备的可靠性、成熟性,保证生产和质量稳定。不是使用不成熟或未经生产考验的设备。(6)符合政府或专门机构发布的技术标准要求。(7)在满足产品功能和生产过程的条件下,力求经济合理(含用料、操作和维护保养)。(8)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之间相互配套。18 2)主要设备 结合发展需要,购置育秧机、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施
22、肥机等设备。新增设备明细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 生产厂家 价 格 1 洋马插秧机 2ZGQ-60 2台 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 23.4万元 2 约翰迪尔拖拉机 JD5-904 1台 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 14.7万元 3 碎土机 2SC-360 1台 江苏云马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0.85万元 4 播种机 SYS-550C 1台 上海天崎机械有限公司 3.2万元 5 秧 盘 9寸硬盘 15000张 溧阳建丰塑料有限公司 7.5万元 6 撒肥机 FD-400 1台 扬州丰得农牧机械 0.32万元 7 旋耕机 1GQN-230A 1台 河南豪丰机械有限公司 0.65万元 8 开沟机
23、 1KG-230 1台 太仓市旋威农机有限公司 0.78万元 合计 51.4万元 三、技术流程 机耕施肥节水灌溉机械化育插秧机械植保机收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烘干。19 第六章 节 能 6.1.概述 节能是本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能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必须十分重视节能措施的落实。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1992)1959号文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的精神要求,在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要同步做好项目的节能技术工作。因此本项目要从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做好节能工作。6.2 工艺节能措施 1、满足工艺作业要求的前提下,简化工艺路线,采用节
24、能产品。2、满足产量的前提下,选用性能稳定、可靠、操作和维修保养简便,耗能低的先进设备,设备的装机容量配备合理,动力消耗低。3、操作、维修管理中,要求操作人员在各个生产环节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少设备故障,并及时排除故障,避免设备空转。6.3 管理节能措施 1、强化节能意识,定期在职工中举办节能讲座,同时开展在车间班组间举办节能竞赛;2、建立建全设备维护和维修制度,保证设备处于安全高效运行状态。20 3、建立建全各项节能规章制度并遵照执行。21 第七章 环境影响与保护 本地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项目区位于梅渚镇镇东村王背组,环境状况总体较好。7.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25、大气污染综合排风标准(GB16297-1996);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5、地面水质量标准GBITl484893;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l252390;8、其它有关的标准和规范。7.2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 新项目所在为耕地,只有少数居民,没有任何生产性企业,没有任何污染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运行阶段环境的影响。运营阶段大气、生活污水、固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大气: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污染大气环境。废水:人员相对集中,生活产生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固废:生活垃圾对环境
26、的影响。噪声:运营设备、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污染环境。22 7.3 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固废:生活垃圾每日用专用垃圾车清运到指定垃圾点处理。废水:生活污水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管网。大气: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行车路线,使其尽量少走弯路,减少尾气排放。噪声:各种设备均采用减振基础,选型时选用低噪音设备,必要时采用隔音吸音围护装置;运营设备、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控制设备空转时间,车辆合理通行减弱噪声。23 第八章 安全生产和消防 8.1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
27、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8)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10)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令第3号)。(11)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监管办字200139号)24(12)
2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13)关于加强重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222号)(14)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8.2 安全生产 8.2.1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1、具有危险性的主要有以下作业。在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的生产操作规程,否则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1)所有机电设备的操作;(2)吊装作业;(3)
29、电工作业;2、主要危险因素 火灾:因粮食属可燃物,在作业场所内当条件具备时,也可能发生火灾。其他:可能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这类事故的发生一般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或者是巡回检查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思想麻痹,或者是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可能产生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起重伤害、交通事故、触电事故等。25 8.3 主要防范措施 首先各专业设计应满足本专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及规程。8.3.1 采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工艺和设备 1、设备选型遵循以下原则:(1)设备必须安全可靠;(2)移动式设备必须高效;(3)设备必须满足设计产量要求,并应节省能耗;(4)设备必须有良好的密闭性,避免灰尘外扬。2、生产设备 各类胶
30、带采用抗静电阻燃胶带;皮带输送机等设置防止皮带打滑、跑偏的安全监控装置,紧急停止开关等装置。8.3.2 对危害部位和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1、总平面布置合理,道路转弯半径满足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并设置交通标志;2、仓房采光、通风符合国家标准;3、外露机械传动部位设置安全防护罩,保证安全生产;4、高度超过 15m 的建筑及变配电间均设有避雷装置;5、所有平台设有防护拦杆,以保证安全;6、加强职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8.3.3 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1、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生产作业安全控制严格执行 安全操作规程 LS1206-2005;26 3、
31、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岗位操作规程的学习,合格方能上岗;4、电工必须根据国家规定,持证上岗。8.4 消防 8.5.1 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2)农机机库设计规范(GB50320-2001);(3)消防技术汇编;(4)建筑灭火器设置设计规范GBJ140-90(2005 年版)。8.5.2 总平面与建筑单体 1、消防等级(1)各种类型平房仓火灾危险性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2)配电间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消防泵房火灾危险性为戊类,耐火等级均为二级。2、总平面及建筑单体 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总平面设计中从功能分区、建筑单体布置、道路设置等环节入手,
32、严格执行国家现行防火规范,采取了以下设计措施:(1)总平面设计按使用功能分区布置,将项目所在院落划分成粮食仓储区、生产辅助及办公生活区,各区分别布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以减少火灾发生及蔓延的可能性。(2)库内主、次干道及辅助车道形成环状,库内道路畅通,以利消防车辆的通行。(3)各建、构筑物之间均设有通道,其间距均满足防火间距的 27 要求,各建筑单体的安全出口数量及宽度均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8.5.3 消防给水 1、消防用水量 项目所在院落平房仓储存物品为粮食,按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有关规定,粮食仓库只设室外消火栓,平房仓室外消防用水量为 35
33、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 10 L/S,用水时间为 3h,总用水量为 35L/S,一次火灾需要消防水量为 378m3。2、消防给水系统 消火栓给水系统:供项目所在院落室内外消火栓消防用水,由 2 台(1 用 1 备)XBD35-60-HY(单台消火栓泵参数为 Q=35L/S,H=0.60MPa,P=45Kw)消火栓消防泵供给。3、消防供水设施及管网 消防供水采用临时高压供水系统,在项目所在院落新建消防泵房 1 座和 400m3 消防水池 1 座,消防水池内储存有 400m3 消防水供项目所在院落消防之用。室内消火栓采用单栓消火栓,每套消火栓内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在室外环状消防管网上设置室
34、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超过 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 150m。为了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在各建筑子项内按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28 4、管材 室内消防给水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法兰连接;室外消防给水管采用内衬防腐砂浆球墨铸铁管给水,柔性承插连接。8.5.4 消防电气 本工程变配电间、输电线路完整,供电网络安全可靠,各子项供电线路均用 YJV22 电力电缆,供电采用 TN-C-S 系统,接地保护系统完整可靠。消防泵房动力电源箱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电源采用阻燃电缆直埋引来,配电管线采用阻燃导线穿钢管暗敷。工艺固定设备配电线路选用 BV 型导线穿镀锌钢管明敷。电源插座箱
35、配电线路选用 BV 型导线穿镀锌钢管地下敷设。电气设备外壳均接地完好。29 第九章 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 9.1 组织管理 9.1.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根据国家建设投资体制的要求,本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育秧点主任作为项目法定代表人,负责履行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等生产经营职责或法律责任。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人员要从自己的职能出发,承担相关的责任,并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搞好协调配合。9.1.2 严格项目管理 整个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质量监督监理制和工程合同制。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把住质量关。9.1.3 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和竣工
36、验收 项目建设从立项、筹建和设备购置安装要层层把关,质量监督单位做到记录准确、资料齐全、搞好建档,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9.2 劳动定员 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后,需新增人员 3 人,其中管理人员 1 人。30 9.3 人员培训 该项目引进新设施的科技含量较高,需要工作人员的素质较高,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其他人员将进行必要的机具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后上岗。对全体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素质,掌握农机技术及安全知识。育秧点将定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开展消防训练,应经常请有关专家举办相关知识的讲座,加快员工的知识更新、提高素质。31 第十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计划 10.1 项目管理
37、 为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建设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本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等制度并按市场化经营运作。建设单位要不断实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家庭农场农机化能力和综合实力。10.2 项目实施计划 新建工程计划在 2015 年 9 月开工,2015 年 12 月前竣工,建设期 4 个月,做到当年投资、当年投入使用。32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融资方案 11.1 投资估算 11.1.1、编制说明 投资估算根据地区及国内工艺设备近期工程造价水平。11.1.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总费用为 51.4 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额 100%。11.
38、2 投资计划 固定资产投资在 4 个月内完成。项目投入资金总计 51.4 万元,其中:申请省种粮大户集中育秧点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50 万元,企业自筹资金 1.4 万元。11.3 融资方案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51.4 万元。其中企业自有资金投入 1.4 万元;省种粮大户集中育秧点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50 万元。33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12.1、年营业收入 通过调查,预测项目收入 30 万元。12.2、成本估算 1、各项原材料成本,按现行市场行情进行估算。2、投资采用平均年限法分类进行折旧摊销,摊销折旧 10 年。3、管理费用按销售收入的 1%计算。(包括办公用品)4、职工年平均工资 3.
39、5 万元,包括工资性补贴及福利。5、维修费按设备折旧费的 10提取,计 5.14 万元。以上各项目费用合计为 17.79 万元。12.3、利润估算 根据本报告拟定的项目收益成本费用等水平,通过相关工作表格计算分析,整个项目建成后,运营利润12.21(税后利润)。四、财务指标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新增农田机械化作业面积可达 1000 亩,服务收入可达 30 万元,利润达 12.21 万元。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投资100%=12.21/51.4100%=23.75%投资回收期=总投资/(年利润+折旧)=51.4/(12.21+5.14)2.9 年.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项目建成后 3
40、 年内即可收回全部投资。34 2、财务评价结论 预计达产后,年总成本费用17.79万元,利润12.21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3.75%,大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利率,投资回收期2.9年。从本项目静态和动态财务效益指标分析来看,其投资收益率高,生存能力强,抗风险能力较强,该项目在财务上具有可行性。35 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分析 随着项目实施,项目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将促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显著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民劳动强度大幅减轻。13.1、本项目通过购置产品生产,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对行业的优化及整体技术
41、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13.2、本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当地运输、宾馆、餐饮、交通、电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本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13.3、本项目实施后,可吸纳直接就业人数为 2 人,间接就业人数近 20,能部分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发展地方经济、顺应富民强市、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13.4、社会评价结论 经过综合分析论证可见,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而带动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能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效益显著。13.5、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机械化技术,可在提高防效的情况下,大量减少项目区农药的施用量培肥地力,增加有
42、机质含量,并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这对保护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社会效益显著。36 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 14.1、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有了巨大发展。但是,农业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风险尚存,农业依然是高风险产业。防范风险,必须依赖于一套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农业机械化则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出路。14.2、农业面临的风险 1、资源风险 此处的“资源”,特指农业自然资源,它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前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主要有土地
43、、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等。通常,人们把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五大类,或将其分为非耗竭性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耗竭性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风险,则是指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索取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带来的危害。农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各种资源的存在和有效供给,是农业安全的前提。1)人均耕地不足。“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乃农业赖以发展之根本。2)农业生态恶化。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看,现实中的农业技术可分为合理利用 37 资源承载力的技术和超越资源承载力极限的技术
44、两种类型。过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耗大量非再生资源又产生大量废弃物农药残毒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业生态的日益恶化,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可控性不可抗拒性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的频繁性,可能造成农业生产在地区季节年度之间的巨大反差,给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近年来,农业市场风险增加,已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已经制约了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14.3、农业机械化
45、是化解农业风险的关键 农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投入的增加(包括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制度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其中,后两种力量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并称为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对农业发展作用日益增大。历史用事实反复论证了一个铁的定律: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具有了农业高新技术,就控制了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当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发达国家达到 7080,我国也达到了 42,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 38 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在,农业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高科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
46、使农业发生革命性变化。14.4、防范风险措施 1、制度安排与政策机制。它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农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现有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增大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本,使生态农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如何在坚持和稳定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本,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涉及到政策的基本走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离开了政府扶持,农业机械化就难以进行,真正把农业机械化摆在重要的位置,为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2、市场调节机
47、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更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遵循价值规律,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长远意义上说,离开了市场机制,农业机械化的研究开发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就难以发展。市场需求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3、资金投入机制。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农业机械化产出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投资主体对高新农机具的投入数量。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资主体。首先,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其次,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投资高新技 39 术农业。由此而形成相互依存各有侧重的投资机制。4、科技创新机制。科技创新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构建
48、科技创新机制,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抓住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与重点,选择关系到培育农业机械化发展生长点与传统农业机械化发展改造等关键的高新技术。对这些技术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时效,强调效益。5、推广应用机制。新的推广应用机制应突出两条,一是由政府行为逐渐转变为社会行为,二是农户成为推广应用的主体。社会在进行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应以农户为中心,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广应用机制。因为农户是技术的最终需求者,而不是技术的被动接受者。6、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农民收入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极低,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和市场经济观念仍较淡薄,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发展“险上有险”。7
49、、人才培育机制。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要通过体制改革环境优化观念转变,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要实行重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40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15.1 研究结论 一、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集中育秧点建设项目有利于扩大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顺利实施。该项目的开办,符合国家的产业和粮食政策。二、郎溪县梅渚镇龙梅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集中育秧点建设项目对当地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直接的贡献。三、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生产种植。项目建成后可以推动本地区粮食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四、固定资产投资在 4 个月内完成。其中申请国家省种粮大户集中育秧点建设专项补助资金50 万元,自筹资金 1.4 万元。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粮食安全政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说明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5.2 建议 一、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在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尽快对本项目进行工程设计,制订出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尽早开展本项目建设的相关工作。二、项目建设单位应尽快落实资金筹措方案,使建设资金提前到位,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三、项目单位应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严格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