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案.pdf
《七年级历史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教案.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集锦 15 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历史教案 1【学习目标】1。掌握“世袭制”“公天下”“家天下”“牧野之战”等历史概念。2。掌握夏启、夏桀、商汤、盘庚、商纣、周文王、周武王等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3。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学习重点】1、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2、西周的分封制。3、夏、商、周的更替。【
2、学习难点】分封制。【学习导航】你知道我国最早的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20 页“夏朝的兴衰”一目的内容,回答:模仿上面的知识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 2123 页“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子目的内容,找出子目包含的知识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你一定看过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剧中的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广大的英雄,他们帮助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你认为历武王伐纣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说说你的理由。2。思考一下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用什么办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
3、?(作用)【归纳整理】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 夏 商 西周【当堂检测、反馈矫正】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 3。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A。国人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实行分封制 D。盘庚迁都 5。暴君亡国,
4、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A。商汤 B。商纣 C。周文王 D。周武王 6。禅让制的依据是()A。财产 B。武力 C。德才 D。门第 7。说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 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的宫殿里 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 8。下列事件中,距今 4000 年左右的是()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盘庚迁殷 9。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中央集权制 课堂反思:
5、(写下你在这课中的收获和困惑)七年级历史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 24 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
6、的艺术成就。课时1 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故事法)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学生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7、。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书法条幅,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学生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过渡:随着对天象
8、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二、向学生展示网上的资料)(1)什么叫历法?(2)夏朝的历法的发明、商朝历法的特点、战国 24 节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历法和 24 节气,并让学生深入思考他们的作用。让学生课下继续搜集 24 节气的谚语。三、扁鹊 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补充扁鹊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屈原 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说明: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
9、强奋斗的精神。)五、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提供一些资料供学生了解。六、整合知识:纲要知识图(可让学生自己画,小组互相交流)七、总结认识:(总结出今天的收获,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1、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想进一步了解?你打算怎样继续去了解呢?2、对于这些知识,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吗?3、约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附:板书设计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战国时测出 24 节气。5、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6、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
10、诗歌体裁,称为楚辞。7、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七年级历史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2。过程与方法(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
11、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左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发
12、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学生:自学教材。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s 教师活动 E 学生活动 6 设计意图 b 导入新课 H 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 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r 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新知(授新课)g1。我国最早的人类 g 展示
13、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图”,提出问题。(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的体质有哪些特征?(3)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观察并抢答:(1)云南元谋县。(2)牙齿硕大、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4)会不会制造工具。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2。北京人(1)北京人的发现 活动与探究 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动脑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图片)(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分组并让学生讨论
14、回答问题:同学们互相观察一下,你们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提出问题: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根据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讲述北京人劳动的情景。讨论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火对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3。动动手:今天我们学习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把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标识在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播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的动画。七年级历史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统一文字、货
15、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万里长城,灵渠;秦朝疆域。二、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课外书籍的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正确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通过对秦始皇及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人物、事件的方法,从而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通过思考和分析“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使学生明确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三、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秦始皇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对中国历史的巨大贡献。但他的残暴统治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埋下了秦朝短命的祸根。他所采取的一
16、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中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一个是中央集权制的概念,一个是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关系。把对“中央集权制”概念的理解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考虑初中一年级学生对这一政治术语的学习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关系这个问题,则更属于政治学范畴的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把这个比较艰深的问题转化为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加以掌握,也是个难点。地位分析:“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一课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7、。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局面;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一方面维护了统一的成果,加强了秦的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又暴露了秦朝统治者特别是秦始皇的专横、残暴。正是这种严酷统治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这些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教法建议:1关于秦灭六国的讲授。方法一:教师可利用幻灯片秦灭六国图,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六国先后灭于秦,在公元前 221 年,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方法二:教师可在导入本课时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建议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战国七雄
18、的方位图。教师可利用这个方位图,边讲边擦,灭一国,擦一国,直到六国全被擦掉,只剩秦国。指出在公元前 221 年,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2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内容的讲授。教师可用谈话法,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用图示在黑板上归纳出或出示幻灯片-秦中央重要官职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职,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中央集权。3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目。教师可利用幻灯片,或模型、实物,与学生讨论国家统一后,文字、货币统一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此举与巩固统一的关系,突破
19、难点。至于焚书坑儒,教师讲明焚书、坑儒的概念,指出此举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可。讲课时可配合使用幻灯片。4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从商到秦的文字演化,用示意图表示出来(教师可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注意提醒篆字的写法):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5如何讲授秦疆域图与国家的疆界四至。秦朝疆域图是我们在历史课是接触到的第一幅历史疆域图,如何通过疆域图了解一个国家的疆界四至呢?(1)指导学生从图例中了解秦朝国土在图中的颜色,并准确地找出秦的都城和国界线。(2)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识图方法,找出秦朝疆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最远到达的地点,准确地说出这些地点的名称。(
20、3)为了便于掌握,可以在地图旁边设计一个秦疆域的简单示意图,如:秦灭六国“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第二,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主要包含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阐述了秦朝中央集权制与以前分封制的关系,分析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对后世历代政治制度的影响。通过学习本目,学生可以对什么是中央集权制,秦朝中央集权制是如何建立的,对后世
21、历代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有比较明确的了解。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难点: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关系。教学思想: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利用课件和幻灯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手段: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复习:1我国从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3为什么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导入:战国时期,七国割据称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奴隶制被废除,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
22、的封建国家。因此,七国中秦国最有实力统一六国。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灭六国(前 230-前 221 年)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出处吗?(学生回答: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从公元前 230 年兼并韩国开始,到公元前221 年兼并齐国,十年间,六国先后灭于秦,在公元前 221 年,秦完成了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提问: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讨论回答:略)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君的风采。出示幻灯片:秦始皇画像及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让学生讲述对秦始皇画像的印象和感
23、受。)嬴政(公元前 259-公元前 210 年),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 岁(公元前 246 年)即秦王位。22 岁(公元前 238 年)亲政后,平定了宦官醪暧发动的叛乱,免除了相国吕不韦的职务。任用李斯、王翦等进行统一战争。于公元前 221 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都城定在了咸阳。李白的诗句描述了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姿和气概。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可以说从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怎么做才能够巩固统一呢?仿效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明智之举?请大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为秦王嬴政设计一个统治方案。(提醒学生注意:秦应该或者完成哪些方面的统一,例如最基本
24、的日常生活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巩固这种统一局面?)下面我们看看秦始皇是怎么做的。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秦中央重要官职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职。)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他们都由皇帝任命,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在地方,秦朝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
25、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秦始皇通过这一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总之,这种君主专制,皇帝独裁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以及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秦开创后,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这种政治体制。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教师可出示相关的秦统一六国货币图、文字图(见媒体资料),由学生讨论回答:统一的必要性;使用圆形方孔钱的优点;我国文字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