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规范.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规范.pdf(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附件 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校本应用考核规范 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 3 第一部分 使用说明 本规范是教育部科技司 2018-2019 年教育信息化项目“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指标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用)研制,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 30 项微能力,分别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1.所属环境是指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教学环境类别,分别为: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教师实施集体教学。混合学习环境:
2、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开展集体学习。智慧学习环境:有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2.能力描述是对该项微能力的界定,及其在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表现的描述。3.提交指南和评价标准重在说明教师参与该项微能力的测评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要求以及证据的评价标准。依据微能力要求,教师需根据要求提交所有的测评证据,证据形式可能是教学设计、实施计划、课堂实录片段、教学资源、案例描述、教学反思、学生体会等。核心测评证据的评价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规范中详细列出了优秀和合格的评价标准,作品满足所有的评价指标才可获得相应等级;若提
3、交的证据材料不符合任务要求,或不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则评价等级为不合格。微能力的测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所有任务证据的等级均为优秀,则该项微能力的测评等级结果才为优秀;若任务证据中有任何一项不满足合格及以上要求,则最终测评结果为不合格。4 第二部分 测评能力体系 编号 维度 微能力 所属环境 A1 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多媒体教学环境 A2 教学设计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多媒体教学环境 A3 教学设计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多媒体教学环境 A4 教学设计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多媒体教学环境 A5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多媒体教学环境 A6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课
4、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环境 A7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多媒体教学环境 A8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多媒体教学环境 A9 学法指导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 多媒体教学环境 A10 学法指导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 多媒体教学环境 A11 学业评价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多媒体教学环境 A12 学业评价 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多媒体教学环境 A13 学业评价 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多媒体教学环境 B1 学情分析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混合学习环境 B2 教学设计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混合学习环境 B3 教学设计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混合学习环境 B4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混合学习
5、环境 B5 学法指导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混合学习环境 B6 学法指导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混合学习环境 B7 学法指导 家校交流与合作 混合学习环境 B8 学法指导 公平管理技术资源 混合学习环境 B9 学业评价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混合学习环境 B10 学业评价 档案袋评价 混合学习环境 C1 教学设计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智慧学习环境 C2 教学设计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智慧学习环境 C3 学法指导 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智慧学习环境 C4 学法指导 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 智慧学习环境 C5 学法指导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智慧学习环境 C6 学业评价 应用数据分析模型 智慧学习环境
6、C7 学业评价 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 智慧学习环境 5 第三部分 微能力测评规范 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能力描述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分析学情,从而 从多个方面分析学情,包括学生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等 精准确定教学的适切目标 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 提交指南和评价标准 1.学情分析方案:提交一份针对某一教学主题的学情分析方案,包括学情分析目的、内容(教学主题、教学对象、教学重点、学
7、习难点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以 PDF 形式提交。优秀 合格 方案要素完整,表述清晰;方案能够有效支持学情分析目的达成;工具设计/选用科学合理,操作便捷,分析结果易于导出使用;技术支持方式富有创新性,有学习与借鉴价值。方案要素完整,表述清晰;方案能够支持学情分析目的达成;工具设计/选用合理,操作便捷。2.学情分析报告:提交一份针对上述方案的学情分析报告解读视频,说明分析对象、工具应用过程与方法、结果呈现与分析等报告主要内容,视频时间不超过 5 分钟。优秀 合格 讲解内容完备、逻辑清晰;对工具应用过程有完整描述;应用图表呈现了分析结果,可读性强;对结果分析客观、合理、有逻辑,有助于确定教学目
8、标和突破教学重难点;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无冗余信息。讲解内容完备、逻辑清晰;对工具应用过程有完整描述;对结果的分析客观、合理;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实践建议 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一般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的分析。信息技术可以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学情分析效率。例如,为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教师在新课讲授前可运用在线问卷工具设计调查问卷,通过 QQ、微信、晓黑板等即时沟通工具组织学生填写问卷,快速收集和分析学生信息,有效了解学情,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又如,在复习课前,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如 MindMap、Inspiratio
9、n 等)提供结构化的思维支持框架,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填写的思维导图捕捉学生系统知识框架中存在的漏洞,以便把握学情。6 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能力描述 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方法,从而 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 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媒体形式 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 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提交指南与评价标准 1.主题说明: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教学主题,描述其主要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以 PDF 形式提交。2.资源及资源信息
10、表:提交 2 份从英特网上获得的、可用于上述教学主题的数字资源,2 份资源必须是不同的媒体形式;以表格形式说明资源名称、资源媒体形式、来源渠道、在该主题教学中的作用或意义,以及科学性判断。文本以 PDF 形式提交。优秀 合格 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提交了两份不同形式的资源;资源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资源与主题契合,对支持达成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结合教学主题准确、清晰地说明了资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的判断依据。信息表填写完整准确;提交了两份不同形式的资源;资源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资源与主题较为契合,能够支持教学主题的学习;对资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做了简要分析。3.资源获取方法说明视频:选择其中一份数
11、字资源,以视频形式(可采用录像或录屏方式)介绍资源获取方法和步骤。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优秀 合格 资源获取方法恰当、步骤清晰、渠道合理;在获取过程中结合教学主题清晰准确地说明了资源检索的方法与资源判断的理由;获取方式与策略有借鉴与学习意义;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解说明确到位,无冗余信息。资源获取方法恰当、步骤清晰、渠道合理;对资源检索方法做了简要分析;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实践建议 数字教育资源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教师可根据不同媒体呈现形式利用搜索引擎、专题网站、区域资源网站、社交网络和专业图书馆等相应的途径获取所需资源,
12、如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获得多媒体材料,利用全景网、素材中国、昵图网等专业图片网站获取图片资源,在公开课、网易云课堂、TED 等视频资源平台获取视频课程资源,利用期刊网、百度文库、豆瓣读书获取文献、书籍类资源等。由于网络数字资源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来源复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用资源时需要评估数字资源的适用性,可从资源发布机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内容的科学性、契合度、时效性、教育意义等方面判断。7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能力描述 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从而 灵活组织、应用多种
13、媒体素材,提升教学内容的解释力 采用可视化方式清晰地展示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有序推进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 丰富师生互动的方式 提交指南和评价标准 1.主题说明:教师自主选择一个教学主题,描述其主要内容、面向对象、教学环境等。以 PDF 形式提交。2.演示文稿制作:针对上述教学主题,选择任意一种工具制作支持课堂教学的演示文稿。请转换成视频后提交。优秀 合格 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演示文稿逻辑清晰;采用图像、图表等可视化的表达方式提升内容表现力,有效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注重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课件设计美观大方、配色合理、排版简洁;演示文稿具有创新
14、性。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演示文稿逻辑较为清晰;媒体表现形式有助于内容表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课件设计较为美观、配色合理。3.演示文稿制作说明视频:以视频形式(可采用录像或录屏方式)描述演示文稿制作过程,并说明教学中如何使用。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优秀 合格 演示文稿制作工具选取合理,设计与制作的技巧娴熟;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了内容组织以及媒体优化的过程;结合教学主题和教学情景对演示文稿应用过程进行了清晰地设计,考虑了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以及师生互动的需要;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解说明确到位,无冗余信息。演示文稿制作工具选取合理,操作流畅;说明了内容组织以及媒体优化的
15、过程;结合教学主题和教学情景对演示文稿应用过程进行了设计;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实践建议 在教育教学中,演示文稿一般可以用作辅助说明课堂教学流程、呈现关键知识信息、整合呈现多种媒体素材等。演示文稿制作过程中,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呈现关键信息,避免添加与教学主题不相关的冗余信息,干扰学生学习注意力;要注重知识要点的整合提炼,注意避免教材文字堆砌和搬家;可通过表格、标志符号、图示、结构图接等可视化方式有逻辑地呈现内容结构;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内容布局和色彩搭配方式。Microsoft PowerPoint、WPS、Prezi、斧子演示等软件都是适合使用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
16、要注意避免照搬“演示文稿”内容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采用留白、动画效果、互动试题、超链接等方式丰富师生互动的形式。8 A4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能力描述 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从而 有序管理数字教育资源 形成属性和特征丰富的数字资源库 提高资源检索效率和利用效率 依据教学目标有效整合多种信息资源 提交指南和评价标准 1.成果展示:展示你日常所用两个资源管理文件夹(电脑本机或网络存储均可)截图,每个文件夹资源的呈现至少包括三级,且呈现资源丰富,分类合理,命名采用了一定的规则,管
17、理系统有序。2.方法介绍:以视频形式记录一种资源管理工具(如网盘、云笔记等)的使用过程,描述时需同步介绍具体操作,必要时说明操作缘由,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优秀 合格 工具操作娴熟;结合教育教学需求详细描述了资源管理工具的使用过程;分享了资源命名、分类存储和资源检索等使用方法和经验,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分享价值;对比分析了本地资源管理与网络资源管理的区别;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解说明确到位,无冗余信息。工具操作流畅;简要说明了资源管理工具的使用过程和使用方法;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实践建议 我们可以从纸质资源的数字化和数字资源存储的规范化两个方面管理数字教育资源。通过
18、扫描、拍照、录入等方式将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有利于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检索应用。现有数字资源应按照教学需要和使用习惯,根据一定的规则命名、有序分类存储。数字资源命名时尽可能详细地标注资源属性,如课件资源命名需体现课件的教学范围、试卷资源命名应体现年份或学期、地域或校名、年级或学段、考试类别、教材版本、学科名等。资源分类可根据内容、面向对象、任务等维度进行整理,如教师可以将自身制作的学科数字教育资源与收集到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将课程标准、教材、教案、制作和收集的数字教育资源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对本学科数字教育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借助电脑文件夹、云笔记、网盘等工具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管理,能够提
19、高资源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如利用云笔记的标签功能和快捷方式功能能够便捷的查找和获取资源。9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能力描述 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从而 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让学生感到切身相关,认同学习目标 建立所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间的关联 帮助建立学习信心、获得学习成就感 奠定良好的课堂学习基调 提交指南与评价标准 1.问题描述:针对日常教学中的某一主题,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当前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以及借助信息技术改进课堂导入的必要性。以 PDF 形式提交。2.课堂导入设计:针对选定的主题,请提交一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课堂导入设计,须清晰地说明导入目的和媒体资源/工具。以 PDF 形式提交。优秀 合格 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导入目的明确清晰,阐释充分,契合教学主题和学习需要;导入环节设计科学合理,媒体资源的应用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能够很好引入教学内容,有效支持导入目标达成;媒体资源/工具的应用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学习与借鉴价值。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引导;导入目的明确清晰,契合教学主题和学习需要;导入环节设计较为合理,恰当应用了媒体资源,能够很好引入教学内容;媒体资源/工具
21、选用合理、应用方式可操作性强。3.课堂导入片段:提交与课堂导入设计对应的课堂导入实录片段,一般不超过 5 分钟。优秀 合格 导入片段清晰完整,与课堂导入设计充分对应;针对教学主题选用的媒体资源/工具恰当,具有创新性;学生学习注意力与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奠定了良好的课堂学习基调;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的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学习价值;教师技术操作娴熟,媒体应用准备充分。导入片段清晰完整,与课堂导入设计一致;针对教学主题选用的媒体资源/工具恰当;学生学习注意力与兴趣得到一定激发;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的效果良好;教师技术操作熟练。实践建议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重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
22、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课堂讲课内容,并为课堂教学奠定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环节设计时,要结合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教学内容、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设计导入环节,例如在导入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动画速度、字体大小、变色、放大等方式引发学生有意注意;通过真实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呈现与学生和学习内容相关的事情和实际问题;运用随机抽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在难度适中的游戏体验中增强其自信心;通过统计图、投影等方式直观展示学生前期学习成果使其认同学习目标或获得成就感等。此外,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支持课堂导入时,要注意导入的内容与形式一定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要有助于学生找到学习内
23、容与预期学习目标的关联性。10 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能力描述 教师借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与优化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课堂讲授活动,从而 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形象化与直观化 通过多种方式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 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和关键问题 为学生参与知识理解和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支持 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 引发学生感知、记忆、想象、创造等思维活动 提交指南与评价标准 1.教学设计:请提交一份课堂讲授环节的教学设计,需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
24、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等。以 PDF 形式提交。优秀 合格 教学设计要素完备,表述清晰,设计科学合理,活动序列具有高度的连贯性;结合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清晰地阐明了技术工具选用的目的;技术工具的使用体现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为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对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学生有差异化的考虑;技术工具的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与借鉴。教学设计要素完备,表述清晰,设计合理,活动序列较为连贯;结合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特点阐明了技术工具选用的目的;技术工具的选用体现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2.课堂实录: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取课堂代表性实录片
25、段(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视频原则上不超过 10 分钟。优秀 合格 教师讲授准确生动、深入浅出;用形象化和直观化的方式表达教学内容或建立知识关联,有效支持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技术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不同起点的学生均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娴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学习与借鉴价值。教师讲授准确生动、深入浅出;技术有助于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技术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较为熟练,应用过程比较流畅。3.教学反思:该讲授活动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以 PDF 形式提交。11 实践建议 信息技术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 校本 应用 考核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