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网络课堂作业第9,10,11,12章.pdf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网络课堂作业第9,10,11,12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网络课堂作业第9,10,11,12章.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9、10、11、12 章一、名词解释货币需求: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等),整个社会要有多少货币来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等手段流动性陷阱: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基础货币:指处于流通中通货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货币供给:指经济主体把创造的货币投入流通的过程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恰是准备金率的倒数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的放款、贴现和投资行为,在原生存款的基础上形成的存款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的变动与
2、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关系的曲线图形;当失业率降低时,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大;当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小时,失业率会上升;二者成反向变动关系。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可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创造能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二、简答1.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标准和内容构成是什么。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货币统计口径,但是无论存在着何等差异,其划分的基本依据和意义都是一致的。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以流动性的大小,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
3、作为标准。对于我国,货币统计口径划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2.简述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选择的标准。是央行为了实现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经济变革,一般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其选择标准有:1)可控性: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2)可测性:第一,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取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第二,有较明确的定义,同事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3)相关性:是指只要能达到中介指标,中央银行在实现或接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不会遇到障碍和困难;4)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
4、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只有选取那些受干扰程度较低的中介指标,才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达到最终目标;5)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3.何谓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并简述其优缺点指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可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其优点有:1)央行能以此项政策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情况;2)央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位;3)可持续“微调”;4)可持续操作;5)万一经济形势出现变化,可进行反向操作。其缺点有:1)因金融市场上其他民间债券增加而减轻其影响力;2)对大众预期影响较弱;3)要有一个健全、发达的金融市场;4)央行必
5、须拥有足够多的政府债券。三、论述1.阐述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货币供给模型为:M=Bm 其中 M 是最终创造出的货币量,B 是基础货币,m 是货币乘数。1)基础货币B,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B=R+C,R表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存款),C表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基础货币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即它是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组成部分,由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推动。在货币乘数m 一定时,基础货币的规模决定了货币供给量的规模。m 不变的时,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B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M;但商业银行可从需求方面影响基础货币。2)货币乘数m,
6、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一个比值,是一个包含众多影响B扩张因素的综合变量。?=MB=C+DC+R=CD+1CD+RD由公式可知,货币乘数取决于下列因素: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1D),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对其存款负债总额的比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直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上是一个由中央银行直接操作的外生变量。b)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2D),是除去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商业银行保有的超额准备金对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变动主要决定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c)现金漏
7、损率CD。由公众行为决定。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社会公众等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决定的。如果撇开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则B、R1D基本上代表了中央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R2D代表了商业银行和企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CD则代表了社会公众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其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活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论述货币乘数模型,并根据模型分析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乘数模型为:M=Bm 其中 M 是最终创造出的货币量,B 是基础货币,m 是货币乘数。?=MB=C+DC+R=CD+1CD+RD其中,基础货币 B 取决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而对公开市场
8、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的运用。同时,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行为也对B的规模起作用。CD也即通货与存款比例,取决于私人部门,包括居民个人和公司的持币行为。RD是由法定准备率rd 和超额准备率e 两者构成,特别是其中的e,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企业行为既有力地作用于R D,也间接影响B的形成。居民持币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居民持币行为会影响现金漏损率。1)财富效应;收入增长现金的增长速度下降2)预期报酬率变动的效应;现金与存款,存款利率变化影响C 3)金融危机;假若出现了银行信用不稳定的苗头,居民就会大量提取存款,通货比会因而增大4)非法经济活动。通过影响企业行为,进而影响通货比的
9、因素:企业对资本有所需求,进而对贷款有所需求,从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影响贷款需求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1)经营规模的扩大或收缩;2)经营效益的高低。商业银行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1)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成本和收益动机;风险规避动机2)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3.结合中央银行的业务分析其调控货币的基本手段。中央银行同商业银行一样,也具有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证券买卖,贷款和黄金、外汇储备业务等。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发行,经理国库,吸收存款,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业务)等。中央银行通过这些业务调整准备金、调整利率、发行央行票据、国
10、债市场正回购操作、窗口指导(告诫银行注意贷款规模和速度)等,来实施一般性政策工具等各项手段。其中央行实施的主要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三个:1)法定准备金率政策央行通过对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来直接调整货币乘数m,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这一政策能间接影响利率水平,但不能影响利率结构;它也缺乏伸缩性;并且,这一工具虽然有效但不可经常使用。2)再贴现政策央行通过改变中央与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其传导过程如下:中央银行认为需要紧缩信用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可能的两种反应:减少从中央银行的借款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下降直接地紧缩信用对工商企业贷款利率上升抑制工商企业贷款需求间接紧缩信用这一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财经学院 金融学 网络课堂 作业 10 11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