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专题二浮力新.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总复习》专题二浮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专题二浮力新.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 浮力和升力【考点说明】浮力在以往的考试中计算是很难的。但由于课标对浮力的计算有所降低,特别是不出现有关浮力与其它知识综合的计算问题,这一点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有所体现。关于浮力,要求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这部分知识中较以往相比,增加了升力的知识,要求联系实际解决有关升力的问题。【考点归类】【考查1】浮力的计算1称量法: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再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那么,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2压力差法: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公式 F浮=F向上- 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法:
2、根据公式F浮=G排液=液gv排求浮力的大小,适用于液体和气体。4漂浮和悬浮条件,即平衡法,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F浮=G物。例1:一个正方体铁块,在水下某深度时,上底面受到15N压力,下底面受到20N压力,则此时铁块受到浮力是_N;当铁块下沉到某位置时,上底受到压力增大至20N时,下底受到压力是_N。解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随着物体下沉,每个底面受到压力都要变大,但压力差不变,即F浮=F下底-F上底=20N-15N=5N,F下底=F上底+F浮=20N+5N=25N。答案:5 25。【考查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一、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总复习 中考 复习 专题 浮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