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docx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复习提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复习重点第一章 绪论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指对规划与建立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展分析、预测与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进展跟踪监测的方法及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几级?各单项环境要素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级、二级、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单。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目的?确定评价工作的深度5、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3项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气、水、噪声、生态及土
2、壤等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气、水、噪声、生态及土壤、固废等评价建立工程的环境影响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6、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体系组成有哪些?7个组成局部1. 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2. 环境保护法中的规定(1979.9.13试行;1989公布,现行)3. 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公布,2003.9.1实施4. 环境保护单行法5.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公布6.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7.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7、环境标准体系组成有哪些?三级五类两种执行规定。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 准样品标准
3、,国家环境根底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两种执行规定:强制性、推荐性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综合性排放标准及行业性排放标准不穿插执行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8项9、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原那么及要求有哪些?4条符合法律、法规与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与环保法律法规 符合各类规划:污染防治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开展总体规划、区域流域开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区规划、行业开展规划、各类保护区规划等。 及规划环评相符:如未开展规划环评,需进展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符合“一控双
4、达标 的要求:总量控制达标、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环境功能区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达标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管理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组成及其特点7个特点1. 规定对建立工程及规划进展环境影响评价2. 具有法律强制性3. 纳入工程根本建立程序与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过程4. 分类管理评价5. 资质审查与持证评价制度6. 公众参及制度7. 跟踪评价(规划)与后评价建立工程2、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3、环境敏感区的具体范畴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根本农田保护区、根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
5、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与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 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4、建立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程: 在工程建立、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目的:1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有效性进展验证;2对工程建立中或运行后发现或产生的新问题进展分析,提出补救或改良方案 组织者:建立单位。可在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要
6、求下组织,也可自主组织。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综合性规划与10个专项规划,各自的具体内容 一地三域(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立、开发利用规划):篇章或说明。十个专项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立、旅游、自然资源开发指导性专项规划篇章或说明;非指导性专项规划报告书6、各规划类别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与说明及评价要求二条、三条篇章或说明: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与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与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
7、与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跟踪评价工程: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目的:1有助于及时发现规划实施后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 2有利于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制订的环保措施得到更好的实施。 3有利于总结与积累经历,进一步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及制度。组织者:规划编制机关8、 对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两个等级评价范围:取得甲级评价资质的环评机构,可承当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与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取得乙级评价资质
8、的评价机构,可承当省级以下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但是都必须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评价范围之内开展工作,不允许超出评价范围承当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乙级评价资质中,有一类评价范围限定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资质10、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类别 登记类别第三章 工程分析1、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三种 1 物料平衡法 物料投入量T,等于产品中所含这种物料的量P及物料流失量Q之与。T=P+Q 2 排污系数法 Q=KW 3 实测法 Q=kCL Q废气或废水中某污染物的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实测的污染物算术平均浓度,废水mg/L或废气mg/m3
9、,现场测定; L烟气或废水的流量,m3/h ,现场测定; k单位换算系数,对于废气为10-9;对于废水为10-6。2、 燃煤、燃油SO2排放量的计算,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 燃煤SO2排放量 G=BS80%2(1-= 1.6BS(1- kg/h B燃煤量,kg/h;S煤的含硫量,%; 脱硫设施的SO2去除率 燃油SO2排放量 G2BS1- (kg/h)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 Y=BAD(1- Y烟尘排放量,kg/h;B燃煤量,kg/h A煤的灰分含量,%; D烟气中烟尘占灰分的百分数,%;其值及燃烧方式有关 3、工程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建立工程的生产工艺,查清楚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包括污染物种类、数
10、量、处理或处置方法、排放方式与排放种类,定量地给出污染物的排放量,估计其环境影响,提出减少其环境污染的措施。分类:污染型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生态影响型建立工程工程分析作用:工程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根底数据,为生产工艺与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与科学数据。4、 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的方法5种。采用类比分析法时,注意分析对象及类比对象之间的三个相似性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法,查阅资料法类比分析法: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5、 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的重点:以工艺过程为重点生态影响型工程工程分析的重点:主要造成生态环
11、境影响的工程作为重点分析对象6、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的内容9项1工程根本数据2污染影响因素分析3生态影响因素分析4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的储运5交通运输6公用工程7非正常工况分析 8环境保护措施与设施9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7、清楚“三本帐:改扩建后最终排放量、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掌握“三本帐之间的关系:改扩建后最终排放量=现有工程排放量技改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扩建工程排放量8、 建立工程工程分析的时段三个:建立期,生产运营期,效劳期满后生态影响型工程工程分析的时段四个:选址线期、设计方案期、建立期、运营期与运营后期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污染源调查及评价目的确定主要污染物与主要
12、污染源2、污染源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3、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内容一级评价工程调查内容:(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2点源调查内容重点(3线源调查内容(4面源调查内容(5体源调查内容(6其他须调查内容:建筑物下洗7颗粒物的分布。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还应调查其密度及粒径分布二级评价工程调查内容可适当从简;三级评价工程可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情况。(2) 现状监测:监测因子筛选6条 拟建工程排放的特征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 拟建工程排放的特征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中规定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对于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
13、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作为监测因子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及出处 选择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因子 在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因子 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监测制度:一级评价工程应进展二期冬季、夏季监测; 二级评价工程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展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 三级评价工程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监测布点:一级评价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不少于6个;三级评价可布置2-4个,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或有近3年监测资料可不再布点监测。监测点位:极坐标布点法(3) 所依据的现行标准:名称、标准号、级别、功能区划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
14、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21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类功能区: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与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与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21,将GB 3095-1996中的三类区并入二类区;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调整了PM10、二氧化氮、铅、苯并a芘等的浓度限值。 包含常规污染物6种(SO2、NO2、CO、O3、PM10、PM2.5), 其他污染物4种(TSP、NOx、Pb、BaP)。4评价
15、方法有哪几种?环境质量指数法单因子指数,综合指数4、如何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确定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及类别日报、实时报,首要污染物、超标污染物如何确定?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评价因子筛选类别常规因子、特征因子、其他因子2评价因子筛选原那么:按等标污染负荷值大小排序,选择排位在前的因子,但对那些毒害性大、持久性的污染物如重金属、苯并a芘等应慎重研究再决定取舍;受工程影响的水体中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或已无负荷容量的污染物;经环境调查已经超标或接近超标的污染物;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预测的敏感污染物。(3) 现行标准:名称、标准号、级别、功能区划分。 ?地表水环境质
16、量标准?GB3838200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993。同时掌握: 排放到GB3838-2002类水体的,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排放到GB3838-2002、类水体的,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排放到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4不同评价等级一般情况现状调查的时期5现状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4、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1现行标准:名称、标准号、级别、功能区划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9-93分为5类,含有
17、39项指标2根据建立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建立工程分为哪三类?类:工程建立、生产运行与效劳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立工程;类:工程建立、生产运行与效劳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立工程;类:同时具备I类与类建立工程环境影响特征的建立工程。 3评价方法:标准指数法,污染指数法。5、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及评价1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测量法 内容:影响声传播的环境要素:主要气象特征、地形、地貌 ;声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 现状;敏感目标;现状声源:评价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边界噪声超标
18、状况及受影响人口分布与敏感目标超标情况 。有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的改扩建工程,应说明现有厂界噪声的超标、达标情况及超标原因。 监测布点原那么:布点应覆盖整个范围,包括厂界与敏感目标,当敏感目标高于三层建筑时, 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声源,且声源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点评价范围内有明显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建立工程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布点原那么。(2) 现行标准:名称、标准号、级别、功能区划分。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GB3096-20210 类标准适用于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 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住宅、医
19、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 类标准适用于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 类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 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与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第五章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1、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一般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
20、法、综合指数法、专家评价法2、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糊数学法如何确定环境质量级别3、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法如何确定环境质量级别4、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灰色聚类法如何确定环境质量级别2、3、4方法至少掌握一种。5、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如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方根法、与积法至少掌握一种方法第六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选用的一般步骤:确定预测因子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确定污染源参数,列出污染源计算清单 落实污染气象参数 确定地形复杂程度 设定预测情景2预测因子: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建立工程的特征污染物与预测区域内污染严
21、重的因子;数量不要太多,35个,但对排放大气污染物种类较多的工程,可适当增加。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考虑排放源高度,主导风向,地形,环境敏感区 计算点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地形复杂程度简单地形:距离污染源中心点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的地形与复杂地形:距离污染源中心点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地形。 、预测情形污染源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预测计算点、常规预测内容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及评价等级有关,包括预测计算点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最大地面日浓度、最大地面年浓度、非正常排放、施工期:对于一、二级评价,应当
22、包括: 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长期气象条件:长期气象条件一级评价工程为近五年内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二级评价工程为近三年内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3、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重点是点源扩散模式无界高斯烟羽扩散模式:4、 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卫生防护距离的概念、适用范围与确定方法,当二者涵盖范围不一致时,如何确定防护距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