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解读范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发布日期:2021-03-05信息来源:枝江市教研室办公室信息 徐国梁提供字号: 大 中 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解读主讲教师:王漫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我们对2021年课标的解读,既要关注到2021修订版课标与2001年实验稿的变化,捕捉十年课改实践之经历教训在国家课程文件中的表达,也要关注两份文件中没有变化、十年来一以贯之的东西。本讲座分两大局部,第一局部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根本理念进展解析;第二局部分类阐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及相应的教学要求,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习作,重点是“阅读局部。由于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与中
2、学有许多相通的东西,不同学段的教师也应开阔思路,了解自己所教学段之前后学段的目标要求,本讲座没有把小学与初中分开论述;另外,由于“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两局部,2021修订版与2001年实验稿的变化不大,限于本次讲座的时间,这里不再阐述。 一、从“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的高度把握语文教学1. 深刻理解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2021课标在“前言局部,对“课程性质做出了新的阐述。第2页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一句放在这段话的末尾。中间一句话,那么是对“根本特点的具体解释“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
3、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展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种改动,把2001年实验稿中模糊其辞的地方明确化、清晰化了。2001实验稿说的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这句话的问题,一是把“语文与“语文课程混淆在一起论述,二是仍然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习惯性的标签来给语文课程定性,却又不好明说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因为这种说法在学术界早就遭到了质疑。而2021课标的处理,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综合性、实践性;今后讨论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时,要辞别“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套路,要从“综合性
4、、实践性的角度来认识与分析语文课程教学的得失。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中摆脱出来,广阔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人文内涵;语言文字的运用过程,就时刻表达着人文精神。要大力纠正课改实践中,脱离语言文字、仅仅靠思想内容谈论人文性、在语言文字之外寻找与培养人文精神的积弊! 那么,所谓“综合性、实践性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在第3页最后一段,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开展。接着说:“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
5、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从这段话的前一句,可以归纳出语文学习综合性的三个方面:能力训练点的综合、语文与生活的综合、三维目标的综合。再看课标20页“教学建议局部的论述:二教学中努力表达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教师应努力改良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
6、生语文实践的时机。充分利用学校、家庭与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以上两段话中的第一段,再次阐发了“综合性的三个具体表现或要求;第二段话,那么是更具体地提出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要求;其中引人关注的,是提出了“专题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评价建议局部,课标再次强调27页: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语文课程评价要表达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防止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展评价。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把握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7、实践性,就是不要孤立地对待与进展阅读教学,而是要注意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等其他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减少琐碎分析与过多的讲解,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2. 语文课程的根本理念2021课标对语文“课程根本理念的阐述,继承了2001实验稿的根本框架与思想,在一些细节上又有补充。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程的根本目标“语文素养是2001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包括了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感,开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与运
8、用祖国语言文字与新课改强调的“人文修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与谐地开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两方面的内涵。这里不再赘述。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里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三条原那么我们用三个关键词,帮助教师们简要把握这三条原那么:1人文内涵。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其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既强调主流的“价值取向“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气,也提
9、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2实践取向。“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时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值得注意:此处删掉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这句话。这并不是说今后的教学就要返归传统的知识教学,而是防止过去十年对语文知识的片面理解、过度轻视与错误处理。3汉语特点。“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思维开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与整体把握的能力。强调语感,提出“整体把握,
10、是2001年课标思想的延续。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谈根本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抽象的理念与状态,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2021课标,在保存实验稿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的学习需求的同时,新增内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并把实验稿中“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中的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它值得教师们在教学中努力践行。四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指课程格局,也涉及教学理念在这个条目下,2021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建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与感悟,注重整体把握与熏陶感染,又提出“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开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与运
11、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是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双重规定。传统语文的学习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网络都应成为阅读教学的考前须知。 二、 解读第二局部“课程目标与内容首先注意:2021课标把2001年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扩展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应该说,这意味着“课程目标与“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如果“课程目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与态度,那么,课程内容应该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支撑物。课程目标是“学会什么,课程内容是“具体学什么。比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课程目标,那么,提升朗读能力的各种具体的知识与方法,就应该是课程内容。遗憾的是,2021课标的
12、论述,并没有在课程内容上有很多实质性突破。但是,一线的教师,应该从课标第二局部标题的变化,意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说法,课程改革的出路就在于语文知识课程内容的核心的除旧纳新,要走出对教学法与课程资源的简单依赖。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共有10条,我们略做分类,帮助教师们整体把握: (一)识字与写字1. 全面把握识字教学的三个目标一是培养识字的兴趣与习惯,如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第二学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二是识字的具体要求。除了识字量的规定,还明确了具体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汉语拼音与汉字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构造
13、。三是强调“独立识字的能力,包括查字典。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学建议局部提出如下教学策略:“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时机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与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21页。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意教学生扩大识字量,无视了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这是亟待改良的。2. 修订版的变化:减轻负担,降低要求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16001800降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降为“800左右。第二学段的写字量由实验稿的“2000个左右降低为“1600个左右。“量的
14、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质的获得提供保障。修订稿结合着新增的?识字、写字教学根本字表?,还明确给出了“先认先写的300个字。先练写这300个字,其实与古人练字时先写“上大人,丘孔乙己有异曲同工之妙,“练习根本笔画,根本部件,根本构造,为写复杂的字作根本功准备。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根本字表中的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就可以少花时间与力气,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相关调研反映出来的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那么“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语文课程标准的开展历程说明,越是力图把汉字的“认、写、讲、用同时推进的时候,却恰恰是在削
15、弱、无视各种目标的特点与规律。开场练习写字应该注重的是写的质量,要求写字的数量不代表学生真正会写的字的数量,如果打好根底,学生会写的字可以远远超过要求写的字。期望切实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到达“四会的教学观念与做法。3.补充两个字表:根本字表300字,常用字表3500字。教师们在识字教学与评价中应该重视利用这两个字表。4. 加强“写字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反复出现在四个学段。21页:“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还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背景:社会各个方面强烈呼吁“写标准字,减少错别字,中小学的写字教
16、育有必要大力加强。 二阅读总目标第7条,关于“阅读的要求如下:“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与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开展感受与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段话一共6句,每句话说明一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句:阅读方法第二句:阅读根本能力第三句:阅读文体的规定。注意:“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是2021新增内容,表达了新课标对实用类文章阅读的重视,其具体要求在学段目标中有分解。第四句:文言文阅读要求。第五句:背诵的量化规定。积累第六句:课
17、外阅读的量化规定。 各学段的阅读目标均看分为四个局部:阅读方式、精读要求、文体阅读、其他。各学段“阅读目标的前两条,提出了四种根本的阅读方法或称阅读方式:朗读、默读、略读、浏览。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精读教学,特别是教材中所谓精读课文的教学,无视了“略读与“浏览作为独立阅读方式的重要性以及专门训练的必要性,也不注意培养默读习惯、进展速读训练,造成很多学生毕业后,不善于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与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所有文本与书籍都只能从头到尾通读;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还有很多初中生不会默读,所谓默读只是不出声地朗读,做不到“不指读、不回视、不动唇,无法在默读时控制注意力、进展认知
18、监控。因此,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把“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的训练提上议事日程。2021课标大段增加了对朗读的论述,朗读教学,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的首要要求。朗读的意义,这里无须多加论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作为目的,要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作为手段,它是促进学生细读文本、深入理解、体验情感、揣摩语言、强化语感的有效策略。“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出现在小学到初中四个学段中,初中与小学的微妙区别在于:小学阶段要求的是“朗读课文,初中阶段去掉了“课文二字。这意味着,初中学生要在朗读能力上有所飞跃,而不只是朗读课文。朗读,是小学阅读
19、教学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形式。到了初中,其地位大为削弱。初中的一些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分析与肢解式琐碎提问占据了过多时间,教师因为担忧课时不够、“讲不完,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读与朗读时间,急于让学生“掌握课文分析的假设干结论,忽略了通过朗读体味文章情感、形象与语言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强调初中阅读课上加强朗读的内容。朗读训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比方内部技巧的“情景再现、逻辑层次、感情基调,外部技巧的“重音、停连、语气、节奏。有的教师只会一味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终究怎样读出感情、并且是恰如其分的感情,就缺少具体的指导。课标22页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
20、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29页的“评价建议也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根底,要防止矫情做作。这是2021课标新增的大段内容,既对朗读的具体要求做出了阐释,又特别提醒“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种提醒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不少小学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养成了学生“夸大的、大起大落、拿腔捏调的习惯,这种朗读腔,需要初中教师有意识地加以矫正。2. 精读要求学段目标的第3
21、、4条,表述的是“阅读根本能力的要求,也可以说是精读的质量要求因其指向课文、理解性阅读的要求理解,是阅读心智活动的中枢环节,此前的感受、此后的欣赏、评价,都要围绕着“理解。第一学段的要求很简单,只有1条: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第二学段有2条: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与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的要求是:3能联系上下文与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
22、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根本表达方法。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从以上小学三个学段的规定来看,主要目标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与“把握主要内容两个要求,也就是读懂文章“写了什么;第三学段才涉及到“区分词语感情色彩与表达效果、“了解表达顺序与表达方法等“如何写的问题。另外,第三学段也开场出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判断的对话要求。第四学段的精读目标也是2条:3在通读课文的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与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第3条的
23、关键词,是“理清思路、“分析内容领会主旨与“体味词句,这三点是阅读任何文本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做不到这三点,就谈不上根本理解;这3点指向“读懂作者,以把握作者的意图为根本准那么;第4条的关键词,是“心得与“质疑,指向“读出自己。实际上,“读懂作者与“读出自己正是积极阅读的根本原那么,也就是所谓的阅读对话:阅读,首先要尊重作者、读出作者原意;其次要调动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思想观点与文本对话,对文章的内容或形式,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是心得、启示、共鸣,或者是质疑、问难、颠覆。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住“阅读对话的根本原那么,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实现规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既训练他们依据文本准确理解的
24、能力,又给学生的思维开展提供创造性的空间。关于精读的质量要求,更具体的表述在“评价建议局部29页:“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与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与根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这段话区分出不同学段的层级要求,是2021修订版课标的一大进步。细读本段,可以发现一、二学段的教学重点在于把握大意与
25、词句理解“写了什么;第三段,开场关注“怎样写的问题表达顺序与根本表达方法;第四段初中,那么归纳为“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的根本理解与“文体阅读的能力。 3. 文体阅读第一学段:重视童话、故事、儿歌等儿童文学。低年级的学生多阅读想象性的作品,有助于思维的开展。第二学段:把叙事性作品的阅读目标进展单独表述,表达了对阅读内容的指向。根据这个学段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具有生动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三、四学段:新增“非连续文本、新闻与说明性文章。第四学段单独提出“文学作品。小学阶段没有明确区分文学作品与一般性文章,但第一学段的“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二、三学段的“阅读叙事性作品,都强
26、调了“感受这个关键词,而“感受可以视为文学作品阅读的根本要求。下面,我们重点解读第四学段79年级,初中的文体阅读目标:具体条目规定分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多种阅读方法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与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3在通读课文的根底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与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二阅读根本能力精读的要求4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5在阅读中了解表达、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三文体阅读要求。5、6:总说识别文体
27、知识角度7:文学作品阅读8: 实用文章阅读9:古诗文诵读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与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与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根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
28、论。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与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0随文学习根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与文化常识。四其他:语文知识、信息素养、课外阅读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与资料,帮助阅读。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方案,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第5、6条中的两个“了解,说明这两条是偏重知识性的目标:了解表达方式,了解文学体裁,都涉及到文体识别;“区分写实作品
29、与虚构作品的意义那么在于:不同性质的文本,在阅读方式、教育价值等方面,有显著区别。如下表所示:课标的7、8两条,正是对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分而论之。第7条阐述“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可概括为三点: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删去实验稿中“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一句,是降低了阅读要求。“关于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第3段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的能力。其中出现了依次递进的四个关键词: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关于阅读的评价建议开头即说:“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此处没有提“评价,难度似乎有所降低。第7段又指出:“文学作
30、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应加以鼓励。这是2001实验稿已有的内容。接着,2021课标大段补充了不同学段的具体评价要点:“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与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与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根底上对重要段落与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与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我们援引课标对四个学段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内容,是为了让教师们强化认识文学作品教学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深刻认识“感受、体验、领悟等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阅读
31、中的重要地位,不以过于抽象琐碎的分析,扭曲了文学阅读应有的状态;进而明确“感受等心理活动涉及的对象,即:形象、情感、语言。这三者,本是文学作品的根本特征,“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 也应该是文学阅读与文学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课堂实践中,不少教师试图落实新课改理念,大量使用“感受、“感悟等词语,但往往不清楚“感受、感悟的对象,使用策略也不得当,致使文学作品的阅读走样,这值得我们警觉。顺便指出,对于初中阶段文学作品的阅读,课标在“阶段目标与“教学建议中用的是“欣赏,但“评价建议中也出现了“初步鉴赏的字样。 “鉴赏比“欣赏的要求略高,不仅能感受出文学作品的美,还能说出其何以美,有一点理性分析的成
32、分。那么,初中生能否谈得上“文学鉴赏?这里不能展开讨论,有兴趣的教师可以翻阅参考资料上的文章。第8条阐述实用文章的阅读目标。其中,“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是2001实验稿已有内容;“阅读新闻与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根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是新增内容。实验稿原有的“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方法。一般可归为“说明性文章。课标对实用性文章的教学要求,一再提示我们:说明文、议论文、新闻等文类的教学目标,在于训练学生“把握观点、获取信息、思考判断的能力,绝不能因循旧套,把“识别说明方法、“套用论据类型与论证方法等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作为此类文本的教学重点。有关说明文、议论文教学的
33、详细建议,请看参考资料。2021课标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提出。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完整的一篇文章而言,由假设干片段组成的、不讲究排列顺序的一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材料可以是文字、图表等,材料呈现的信息与观点可以互不一样。专门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是源于2021年国际阅读素养测试PISA中,中国上海的学生成绩第一,但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中失分较多,暴露出中国学生长期缺少这方面的训练,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阅读要求。课标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其实仍着眼于“提取信息、概括
34、观点的实用作品解读原那么。不知教师们是否注意到:相对于“议论文与“说明性文章,课标并没有专门提出“记叙文的概念。这意味着,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所谓记叙文,其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性的“新闻,一类是文学性的散文或小说。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的记叙文,都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教,遵循第7条“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努力教出文学作品的情感与美感。特别是到了初中阶段,还去教“记叙六要素、“记叙顺序等知识,可能与小学严重重复,而且是无效的教学内容。第9条是古诗词、文言文的阅读要求,重在诵读、积累、感悟,提高文化修养、培养文言语感。我们认为,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古诗词背诵的数量多多益善,课标“附录1 关
35、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就把原来推荐的120篇扩大到136篇虽然总篇数240篇没有变化。文言文的教学,那么一定要遵循评价建议的要求:“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与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目前,有的地区中考的文言文命题还存在缺陷,比方仍然变相考察语法细节,只考教材或考试说明中的篇目,造成文言文教学死记硬背、死尅几个有限篇目,既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更是严重败坏了学生的文言阅读兴趣,使学生升入高中后面对数量、难度大为增加的文言文,感到巨大的学习困难。这些情况,需要提请广阔初中教师注意。 4. 其他要求学段目标的最后几条,是关于语文知
36、识、信息检索能力、课外阅读等其他方面的要求。2021课标与实验稿没有什么实质变化,我们不再展开论述。关于语文知识,特别在25页的“教学建议中专条第6条论述,对“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详加阐释。需要注意的是:课标此处提到的语文知识,仍然囿于传统的陈述性知识语法修辞知识与文学知识,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而非知识性课程,陈述性知识不是学习的主要目标,能力与素养提升才是目标。然而,任何能力的提高,都少不了相关的程序性知识的支撑;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种种困境,不是知识多了,恰恰是程序性知识的严重缺失,是已有知识的严重僵化。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关注语文知识的除旧更新,用有效的知识指导语文能力的训练。关于课外
37、阅读的要求,提醒教师们: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提高的必经之路,教师一定要把课外阅读的指导纳入明确的教学方案。正如“教学建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时机,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气氛。课标“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对2001推荐的作品有所调换,请大家细心比拟,这里不再罗列。 “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精神我们先把2021课标“实施建议中最主要的两局部“教学建议“评价
38、建议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梳理如下: 关于朗读、默读、精读、文学阅读等方面的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我们已经在上文与“目标合并论及。这里,我们根据“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总体性、原那么性要求,再做些阐释。1 深刻理解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对话本质教学建议一开头就强调:“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开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前一句,有助于我们遵循阅读的自然功能来展开教学,防止陷入语文教师的“职业化、备课式阅读用违背阅读本质意义的东西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程序。后一句,那么提示我们高度重视阅读的对话原那么。任何积极的阅读都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那
39、么介入了教师与教科书编者的声音。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介入,主要是为不成熟的读者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缩小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或者作为读者之一,为文本的开放式理解多提供一些意见。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结论上,不应以教师的理解作为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标准答案特别是文学作品。而“教科书编者的介入,那么是2021课标新增内容。这表达了课标对教科书编者意图的尊重与重视。在“教学建议总论局部的第一条“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中,增加“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放在原有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之前,同样暗示了某种导向。尊重教科书编者,有
40、一定道理。这是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独立的文本价值;一旦作为语文教材,又有其特定的教学价值从什么角度认识与挖掘它的教学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特定的教科书把它编排在某个位置,配以特定的助读系统与练习系统,就有了自己的意图。比方?背影?一文,是解读到父子矛盾还是只须感受亲情,是作为回忆性散文或人物描写的例文还是全面解读的定篇,不同教材会有不同处理,教学时要适当考虑。当然,尊重教科书编者的前提,是编写根本合理、能够让人承受;否那么,教师与学生就有理由质疑与颠覆,比方把?风筝?放在“亲情单元作为亲情主题来理解。2. 关于“多角度、有创意阅读正是基于阅读对话的理念,2021课标继承2001年
41、以来的思想,高度强调“多角度、有创意阅读。22页用专门一个段落指出:“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提醒“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与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两句话,正提醒了“阅读对话的根本原那么:既要激活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读出自己的心得看法,甚至可以反思质疑;也要尊重文本的根本规定,防止“微言大义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与“架空分析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阅读对话,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文本规定性与读者开放性的辩证统一。3阅读教学应躲避的问题教学建议第2段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
42、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与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段话是在总结10年课改实践中的普遍误区,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三个特别提示,即三个“不应或“防止,需要教师们认真体会与反思,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躲避。三 习作写作最后,我们简单介绍2021课标对习作-写作的规定。1.总体目标第8条,提出了写作的根本要求8个字“明确具
43、体、文从字顺。也就是说,只要言之有物、文字顺畅,就到达了义务教育阶段书面表达的目标。这一点,启示我们:第一,写作教学的要求不要过高,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第二,写作教学,必须从内容的充实入手,不要过多强调形式技巧,特别是不应让学生“背范文、“学八股。2.综观写作教学的各条论述,可以把教学原那么概括为:真话、交际、自由、创意。即: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注重写作的交际功能;鼓励自由表达与创意的表达。3.在写作内容上,除了会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修订稿继续强调要鼓励写想象的内容,在各个学段目标的陈述中一以贯之: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与想象;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与想象作文;第四学段“运用联想与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在想象世界中,儿童可以自由地探索,可以暂时摆脱来自外在或自我心理的压力,探索活动也没有固定的结果或答案,儿童可以使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象世界。另外,从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而言,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体验、适应现实生活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在想象世界的体验也同样重要。第 2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