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药敏讲义.ppt





《医药卫生药敏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卫生药敏讲义.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药卫生药敏讲义主 题一.药敏试验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二.培养+药敏的目的三、自动化仪器与手工法的比较 四、如何理解MIC值及药敏结果?五、当前细菌感染的特点及对策 六、细菌的耐药机制 七、关于药敏试验的补充说明 八、一些特殊细菌的药敏 九、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应该怎样做药敏试验?11/7/20222一、药敏试验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菌株的迅速增多。尤其是广谱广谱及超广谱抗超广谱抗生素生素的普遍使用,造成耐药菌株大量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失败率及不良反应均有增加。因此,药敏试验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2、方面具有日益重要的实际意义。11/7/20223二.培养+药敏的目的 1、确定导致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对于不同的病原菌(G-杆菌或G+球菌,条件致病菌或急性传染病病原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2、确定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指导临床根据病人情况合理用药。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快速增长,单纯依赖经验选用药物经常无效,在更多的时候需要参考药敏实验的结果。3、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及院内感染的监控,减少耐药菌株的流行。11/7/20224三、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培养+药敏?n感染原因无法确定。n病原菌的耐药性无法确定,经验用药可能失败(尤其是免疫力低下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者、ICU病房、院内感染患者、接受导管
3、插入或其他创伤性治疗患者。)n病人对可用药物过敏,需要检测其他药物的耐药性。n病人个体情况要求对某些药物精确用药,需要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11/7/20225四、自动化仪器与手工法的比 较 1.1.结果分析智能化:结果分析智能化:仪器能够将具有特殊耐药机制的细菌报告,而这类细菌用药方案与常规不同。如ESBL、MRSA等等。此外,体外药敏结果可能与体内效果不一致时,对该结果提出预警。2.药敏组合更为合理、全面:药敏组合更为合理、全面:仪器做药敏时,按照不同类别细菌将抗生素合理组合,避免将不适用的抗生素报告给临床。如:红霉素用于报告对阳性球菌的药敏,但不能报告对阴性杆菌的药敏。同样,头孢
4、哌酮用于报告对阴性杆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但一般不报告对阳性球菌的药敏。3.药敏结果实现定量:药敏结果实现定量:同时报告MIC值以及由此得出的定性结论(敏感。中介、耐药)。11/7/20226五、如何理解MIC值及药敏结果?每种药物均提供定性和定量两种结果。定性:敏感(敏感(S S)表示该药物对该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使用常规剂量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中介(中度敏感,中介(中度敏感,I I)表示细菌对该药物治疗的敏感性低于敏感菌株,必须加大剂量以达到更高的血药浓度才能在特定的生理部位获得有效的临床效力;对于使用剂量有严格限制的药物则必须重复测试以确定敏感还是耐药。耐药(耐药(R R)表
5、示药物常规剂量所达到的药物浓度不能抑制或杀死细菌,即使加大剂量也不能达到治疗效果或者超过了人体的正常耐受水平。定量:MICMIC(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表示在体外达到抑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最低的药物浓度。临床治疗要求的血药浓度一般为MIC值(g/ml)的4-8倍。对于不同部位的不同药物,其浓度可能更高或更低。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11/7/20227六、当前细菌感染的特点及对策 n1、条条件件致致病病菌菌引起的感染增多,感染的病原菌难以事先预料。n2、由于耐药性的普遍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往往无法预知,经验用药经验用药经常无效。n3、多多重重耐耐药药菌菌株株增多。特别是院
6、内感染病人,ICU病房、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所发生的感染。具有特特殊殊耐耐药药机机制制的菌株不断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难题,对于部分细菌甚至出现没有合适的抗生素可以使用。11/7/20228 4、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在增加,并且速度也在加快。很多细菌对各种药物的MIC值在不断提高,表现出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不断降低。对于G+球菌,青霉素的剂量已经从最初的2万单位上升到几百万单位,仍然有耐药菌株出现。临床出现的葡萄球菌几乎全部对青霉素耐药。很多菌株(特别是G-杆菌),在使用抗生素治疗4天后,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对某敏感药物的耐药性。万古霉素是用于阳性球菌所致严重感染时的首选用药,在应用的3年后就已
7、经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菌株。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但如果无目的使用,对其耐药的葡萄球菌菌株将会很快出现。11/7/20229七、目前临床常见抗生素介绍 见WORD文档11/7/202210八、细菌的耐药机制(一)概述 1、细菌的耐药性的快速传播与抗生素大量使用形成抗生素选择压力抗生素选择压力有重要关系。2、自然界的微生物具有天然天然的或者通过突变突变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3、细菌也可以从外部获得耐药基因,这也是多重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手段。4、细菌的耐药基因耐药基因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者质粒上,并且可以在不同种群微生物之间传播。11/7/202211Spread of Resis
8、tance GenesRSRRSRTransformationRConjugation11/7/202212 细菌的耐药性产生的几种方式:n 1、产生能够导致抗生素失去活性的灭活酶或钝化酶类如-内内酰酰胺胺酶酶,导致-内酰胺类抗生素活性基团被破坏。随着第三代头孢类药物(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又产生了超超广广谱谱-内内酰酰胺胺酶酶(ESBLESBL),从而产生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的耐药性,并对所有-内酰胺类药物耐药。n 2、由于蛋蛋白白质质作作用用靶靶位位的改变,抗生素与细菌细胞结合的亲和力下降,由于抗生素必须借助于此类蛋白质才能进入细菌的胞体内,因此导致细胞内药物有效浓度降低,无法达到抑
9、菌效果。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P)即属此类。由于青青霉霉素素结结合合蛋蛋白白(PBP)与青霉素结合位点改变,导致与之结合的青霉素减少,因而转运至细胞内的青霉素达不到有效浓度。据文献报道,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约为5-30%。n 3、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抗生素不能或很少进入细菌细胞内,不能达到有效浓度。由此导致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如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11/7/202213 4、细菌的主主动动外外运运。某些细菌能够主动将进入细胞内的抗生素泵出胞外,不能在胞内蓄积至有有效效浓浓度度。如G+细菌对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等药物。5、细菌形成L L型型。L
10、-型细菌是在大量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时,细菌的细胞壁发生缺陷,从而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失去敏感性。6、细菌形成菌菌膜膜: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有时可以聚集成团,并分泌粘液形成一层生物膜将其包裹,从而对抗生素形成屏蔽作用,并能够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长期带菌,炎症久治不愈。菌膜主要由工业化制药生产和临床上插入导管造成,但也能在活组织如心内膜上形成。7、还有一些耐药机理尚未明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人们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不断深入,药敏试验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也越大 11/7/202214(二)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株支持信息和示例1.耐耐甲甲氧氧西西林林金金黄黄色色葡葡萄萄球球菌菌(MRSAMRS
11、A):对甲氧西林(现在多用苯苯唑唑西西林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低亲和力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从而导致与青霉素的结合力下降,青霉素无法对葡萄球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作用,从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以及含有-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等产生抵抗力。不论这些药物体外试验结果如何均应该报告耐药,因为临床资料已经证实它们对于MRSA的疗效不好。此外,MRSA对于其他药物也常呈现多重耐药,故对其治疗较为困难,治疗方案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截然不同。临床对于MRSA重症感染首选用药为万古霉素,尚未发现耐药菌株。但随着该药的广
12、泛使用,已发现对该药中度敏感的MRSA菌株,因此应该密切关注其发展趋势。11/7/202215 n2.耐耐甲甲氧氧西西林林的的凝凝固固酶酶阴阴性性葡葡萄萄球球菌菌(MRSCNMRSCN):耐药机制与MRSA相同,多重耐药性比MRSA更为严重。n3.3.产超广谱产超广谱-内酰胺酶肠杆菌(内酰胺酶肠杆菌(ESBLESBL):):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酸克雷伯氏菌等细菌,可以产生由质粒介导的-内酰胺酶,从而对于-内酰胺类抗生素特别是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头孢和氨曲南氨曲南等耐药,但是通常对于含有-内酰胺酶抑制剂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
13、巴坦等敏感,对于四代头孢可能敏感或耐药,对于亚胺培南(泰能)敏感。由于这种耐药机制由质粒介导,可以在不同种细菌之间传播,故其检出率逐渐升高。除了上述几种细菌以外,在其他肠杆菌甚至铜绿假单胞菌中均有发现。目前来看,复方-内酰胺类药物以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效果较好,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较高。11/7/202216 4.染染色色体体介介导导的的产产-内内酰酰胺胺酶酶菌菌株株(产产诱诱导导酶酶的的G-G-杆杆菌菌):临床常见的肠杆菌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费氏枸橼酸杆菌、粘质沙雷菌、普罗威登斯菌等以及铜绿假单胞菌能够产生由染色体介导的-内酰
14、胺酶(AmpC酶),平时可以处于沉默状态而不表达。在接触了-内酰胺类药物特别是头孢类药物后可以被诱导表达,从而对包括头孢三代在内的几乎所有-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即使含有-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物也对其无效。但对于四代头孢类如头孢吡肟(马斯平)敏感。亚胺培南(泰能)是强诱导剂,同时也是强杀菌剂,通常表现敏感,但过度使用有增加诱导酶菌株传播的危险性。5.5.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肠球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单独使用时)、克林霉素、磺胺类药物天然耐药。对于肠球菌肠球菌引起的急性心内膜炎及菌血症急性心内膜炎及菌血症,常用治疗方案为氨苄西林与庆大霉素的联合用药。这两种药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药卫生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