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整合训练(十一)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全员必做题1(2019云南曲靖一中高三试题)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感受器和效应器感受器 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A或或 B或或C或或 D或或【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破坏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前施加刺激,左后肢和右后肢都有反应,说明兴奋可以通过反射弧传递到左
2、后肢和右后肢的效应器,破坏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不收缩,说明破坏的部位是左后肢上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而右后肢收缩,说明破坏的是左后肢上的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综合得知:两次破坏的部位组合为:感受器和效应器或传入神经和效应器或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2(2019河北定州中学高三)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K通透性增大B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C在前膜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是突触后膜,其膜内外均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答案】C【解析】是突触小泡,其内容物神经递质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
3、上Na通道打开,对Na通透性增大,A错误;为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B错误;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使神经递质释放,其方式为胞吐,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特异性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的膜外,D错误3(2019辽宁盘锦高级中学高三试题)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处理方式、作用机理或对应结果,正确的是()A图甲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某种药物处理使Na通道未开放B如果某药物使Cl通道打开,会出现图丁所示结果C如果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会出现图乙结果D图乙和图丁结果的处理方法相同【答案】B【解析】图甲虚线的峰值降低,
4、说明处理后Na内流量减少,可能是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A错误;图丁虚线表示膜两侧的电位差变大,可能是处理后Cl内流导致的,B正确;图乙虚线没有波动,说明处理后Na内流受阻,可能是某种药物处理使Na通道未开放,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乙和图丁结果的处理方法不同,D错误。4(2019陕西民族学院附中高三检测)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
5、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说明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B、D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作用于靶器官,C错误。5(2019河北沧州一中高三试题)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6、答案】B【解析】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正确;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D正确。6(经典高考)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2)静
7、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 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 mV变为65 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3)在缺氧处理20 min时,给予细胞25 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_。(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_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答案】(1)缺氧时间(2)外降低(3)不能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4)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主动运输【解析】(1)从实
8、验目的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可以得出自变量是缺氧时间,因变量是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2)静息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据曲线图分析静息电位数值为负值,因此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定义为0 mV。据柱形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 mV变为65 mV时,缺氧时间由0 min变为20 min,阈强度由29 pA变为34 pA,即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变大,说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3)据柱形图分析,缺氧处理20 min时,阈强度大约为34 pA,因此给予细胞25 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
9、胞进行有氧呼吸,ATP主要由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减少,将影响需要消耗细胞内能量的主动运输,这可能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机制之一。重点选做题1(2019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综合)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髙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B单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载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D某些腺体的细胞可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答案】C【解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释放,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提高它们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加强对水的重新吸收,故A正确;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
10、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因为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故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不与载体结合,故C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可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也可直接作用于某些肌肉或腺体,故D正确。2(2019山东滕州一中高三试卷)如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细胞外钙浓度降低,对钠离子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肌肉收缩需要钙离
11、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C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人体中银环蛇毒时,会导致肌肉收缩D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答案】B【解析】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B正确;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人体中银环蛇毒时,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会导致肌肉不发生反应,C错误;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或抑制,D错误。3(2019辽宁盘锦高级中学高三试题)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图中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的量均增加C激素能促进激素的分泌,激素能抑制激素的分泌,所以说具有拮抗作用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对下丘脑不发挥作用,A错误;寒冷环境中激素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即减少,B错误;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不是同一生理过程,C错误;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4(2019山大附中高三诊断试卷)如图表示人体细胞的某些通讯方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传入神经元引起神经
13、中枢兴奋的过程与丙细胞相同B若b物质能降低血糖浓度,则乙细胞可能具有分泌功能C甲细胞释放a物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人体的细胞通讯离不开内环境的媒介作用【答案】A【解析】传入神经元是通过其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神经中枢兴奋的,此过程可用图中甲乙细胞之间的图示来表示,A错误;若b物质能降低血糖浓度,则b物质是乙细胞即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所以乙细胞具有分泌功能,B正确;甲细胞释放a神经递质,是通过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实现的,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神经递质还是激素类物质,实现细胞间的通讯均离不开内环境的媒介作用,D正确。5(2019广西柳州高三模拟)下图是与人体
14、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各部分中,位于膀胱壁内的有_。(2)图中和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因故损伤了和的成年人,最可能表现出下列的哪种情况?_。A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B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C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D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3)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_。(4)图中对下丘脑的“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_的变化,当这种刺激增强时,人的尿量将_。【答案】(1)感受器和效应器(2)C(3)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其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4)渗透压减少【解析】(1)膀胱内有感受压力的感受器,当膀胱内充满尿
15、液时,膀胱的内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传到排尿中枢,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2)因故损伤了和的成年人,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但是低等神经中枢脊髓所支配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因此,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故选C。(3)由于婴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因此,婴幼儿经常尿床。(4)在下丘脑中含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到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变化。当这种刺激增强时,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将减少。6在研究甲状腺功能的过程中,三位生物学家(甲、乙、丙)进行了如下实验。
16、甲:切除A动物的甲状腺,出现了肌肉震颤、痉挛(抽搐),体温下降,嗜睡等症状。乙:用B动物完成与甲同样的实验,只出现症状、,没有出现症状。丙:在研究C动物时,发现每个甲状腺旁边各有一个深色小组织块(甲状旁腺)。他切除了甲状腺,保留了甲状旁腺,得到与乙相同的结果。(1)乙在得知丙的研究结果后,推断A、B、C三类动物都有_,并通过观察证实了自己的判断;甲得知丙和乙的结果后,确定自己在实验中_。(2)科学家通过上述实验,推测甲状腺激素可能具有_的作用,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可能具有促进_吸收的作用。若补充一种脂质类物质_后,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能证明这种推断的正确性。(3)科学家继续对甲状旁腺进行
17、深入研究后,它的功能已基本清楚(如下图所示)。图中两种激素从腺细胞分泌后,通过_运输到靶细胞,并与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相结合,执行细胞膜的_功能。从图中可判断PTH和降钙素通过_作用,共同维持了血钙浓度的相对稳定。【答案】(1)甲状旁腺切除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2)促进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钙(Ca2)维生素D(3)体液(血液循环)信息交流拮抗【解析】(1)乙、丙对照表明:甲状旁腺与维持肌肉正常功能相关。甲得知丙和乙的结果后,确定自己在实验中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一并切除。(2)切除甲状腺出现体温下降,表明甲状腺激素有加强细胞代谢产热,维持体温的功能;出现嗜睡等症状,表明甲状腺激素有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功能。切除甲状旁腺出现肌肉震颤、痉挛(抽搐),由于肌细胞缺乏钙离子会出现类似症状,表明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可能具有促进肌细胞吸收钙离子的功能。补充一种脂质类物质维生素D,能够促进细胞对钙离子的吸收,缓解症状,证明了推断的正确性。(3)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并与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传递给靶细胞相关信息,调节细胞代谢,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PTH促进血钙上升,降钙素促进血钙下降,二者为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钙浓度相对稳定。第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