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综合测试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劳动法综合测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法综合测试试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0167劳动法 综合测试 列表本套测试试卷共 40 题,共 100 分。答题得分:60分【题型:名词解释】【分数:3分】 得分:2分1最低工资答:答: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应以法定货币按时支付,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在国外,除了政府可以制定最低工资之外,某些行业的组织也可以自行制定该行业的最低工资。答案: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
2、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题型:名词解释】【分数:3分】 得分:2分2劳动就业答:答:劳动就业简称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者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劳动就业的方式有3种,即劳动部门介绍就业、组织起来就业或自谋职业、高等学校毕业生由国家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以及本人的专长和志愿进行安排。对于各单位劳动力的再分配,采取劳动调配方式进行。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答案:劳动就业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
3、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题型:名词解释】【分数:3分】 得分:0分3社会保险答:答: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答案: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的,对遭遇年老、疾病、失业、生育、因工伤残或者患职
4、业病等社会风险的社会成员或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题型:名词解释】【分数:3分】 得分:1分4无效劳动合同答:答: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虽然签订,但是国家不承认其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一般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无效合同即使其成立,也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发生履行效力。 1 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按合同内容来划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按合同无效程度来划分,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类。答案: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对当事人全部或部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5、【题型:简答】【分数:5分】 得分:5分5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答:答:根据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答案:(1)合法原则。(2)公正原则。(3)调解原则。(4)及时处理原则。(5)三方原则。【题型:简答】【分数:5分】 得分:1分6简述劳动就业的特征。答:答:1、劳动就业必须出自公民自愿2、劳动就业的主体具有特定性3、劳动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
6、有益于社会的劳动4、劳动就业必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答案:(1)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2)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能力(3)就业必须是出自就业主体的自愿。(4)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5)就业必须使就业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题型:简答】【分数:5分】 得分:3分7简述劳动关系的特征.答:答:1.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 3.劳动关系主体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劳动关系的主体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以后,劳动
7、者要依法服从经营者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 4.劳动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答案:(1)劳动关系的主体特定,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2)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5)劳动关系以劳动力的给付为主要内容。【题型:分析】【分数:9分】 得分:5分8冯某,1993年10月10日出生,于2019年11月10日同某村办农药厂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冯某的试用期为一年,从事农药包装工作,每日8小时,必须遵守厂纪厂规
8、,实行计件工资,若冯某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应负违约赔偿责任,并且厂方不退还其签订劳动合同时缴纳的入厂押金。问: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这份劳动合同有哪些内容是违法的?答:答:李某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当时年仅14周岁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工作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缴纳入厂抵押金属于非法收费解除劳动合同应负违约赔偿责任于法无据。答案:签订|试用期|工作内容违法|劳动合同|遵守|厂纪厂规|计件工资|违约赔偿责任【题型:分析】【分数:9分】 得分:2分9乙市某建筑公司招收了一批农村合同工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为每个月800元人民币,由公司提供食宿。后来,工人们得知该市最低工
9、资标准为850元,企业支付一律不得低于该标准。于是,工人们向公司要求将工资涨到每月每人850元,但公司认为,公司除向工人每月支付的工资800元之外,还为工人提供食宿,加上加点加班工资,工人每人每月工资超过1150元,远远高于85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所以,拒绝了工人的要求。于是,双方产生争议。 问:(1)建筑公司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答:答:(1)不成立。因为按着劳动法第48条规定、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4条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第12条规定,该建筑公司将食宿费用及加班加点工资计入最低工资显然违反上述规定,因此,建筑公司拒绝工人们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工资的要求是不合法
10、的。答案:不成立|剔除|850元|补足|加付赔偿金|最低工资标准|争议|加点加班【题型:论述】【分数:15分】 得分:5分10试述最低工资标准的适用范围。答:答: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条 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另外,关于最低工资规定适用范围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这就意味着上述劳动者是受最低工资标准保护的,如果用人单位发放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是有权要求用人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法 综合测试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